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3 配电系统
4.3.1 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由双重电源供电,其中一路电源或变压器中断供电时,另一路电源或变压器应能承担全部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的负荷、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
2 配变电所选址应深入或接近负荷中心,并不应与诊疗设备用房、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病房等相贴邻;
3 除消防负荷外的一级负荷的两路电源宜在末端配电箱处或用电设备处自动切换;
4 除消防负荷外的二级负荷的两路电源可在配变电所或总配电箱处切换。
4.3.2 正常运行情况下,用电设备受电端的电压允许偏差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一般照明的电压允许偏差值应为±5%,视觉要求较高的场所的电压允许偏差值应为-2.5%~+5%;
2 应满足诊疗设备对电压允许偏差值的要求。
4.3.3 当配电变压器不能达到设备对供电电压质量要求时,可配置有载调压变压器。
4.3.4 地震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电气设备应采取抗震措施。
4.3.1 第3款 两路是指由两台变压器分别供电。用电设备处自动切换是指设备自带电源切换装置。
第4款 总配电箱处是指建筑物无配变电所时,电源入户处的第一个配电箱。
4.3.2 第1款 视觉要求较高的场所一般指手术室、化验室等。
4.3.3 采用变压器有载调压方式可避免设备末端分别设置调压装置,这样可减少用地及费用。
4.3.4 电气设备抗震一般考虑下列措施:
1 变压器采取防止位移的措施;
2 高、低压柜固定安装,柜内装置固定安装,防止震脱;
3 在刚性母线和设备之间作柔性连接;
4 地震时有可能产生碰撞的器件,采用防震垫加强绝缘。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代号
- 2.1 术语
- 2.2 代号
- 3 医疗场所分类
- 4 供配电系统
- 4.1 一般规定
- 4.2 负荷分级
- 4.3 配电系统
- 4.4 应急电源
- 4.5 电能管理系统
- 5 低压配电
- 5.1 一般规定
- 5.2 手术部配电
- 5.3 医疗场所配电
- 5.4 医疗场所局部IT系统
- 5.5 导体选择
- 6 常用诊疗设备配电
- 6.1 一般规定
- 6.2 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
- 6.3 医用X射线设备
- 6.4 医用高能射线设备
- 6.5 医用核素设备
- 7 线路敷设
- 7.1 一般规定
- 7.2 特殊场所的布线要求
- 7.3 竖井及设备间
- 8 电气照明
- 8.1 一般规定
- 8.2 照度及照明质量
- 8.3 照明方式及种类
- 8.4 应急照明
- 8.5 照明控制
- 8.6 医用标识照明
- 8.7 照明节能
- 9 防雷、接地及安全防护
- 9.1 一般规定
- 9.2 防雷
- 9.3 接地
- 9.4 电击防护
- 9.5 电磁兼容
- 9.6 谐波防治
- 10 智能化集成系统
- 11 信息设施系统
- 12 建筑设备及诊疗设备监控系统
- 12.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 12.2 诊疗设备监控系统
- 13 公共安全系统
- 14 呼叫信号系统
- 14.1 一般规定
- 14.2 候诊呼叫信号系统
- 14.3 护理呼叫信号系统
- 14.4 病房探视系统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