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D 结构和构件测量方法
D.0.1 结构和构件的主体倾斜、异形构件截面尺寸、构件挠度、构件垂直度宜按本附录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D.0.2 测量仪器设备在作业前与作业过程中,应根据现场作业环境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校正。
D.0.3 结构和构件的主体倾斜检测宜选用平距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平距法检测宜使用免棱镜全站仪;观测时,测站点宜选在与倾斜方向一致的方向线上距照准目标1.5倍~2.0倍目标高度的固定位置;测站点的数量不宜少于2个;
2 在每测站安置全站仪时,上下观测点应沿建筑主体竖直线,在顶部和底部上下对应布设;测出每对上下观测点标志间的水平位移分量,再按矢量相加法求得倾斜量和倾斜方向;
3 对于高层建筑,每测站宜适当增加沿建筑主体竖直线的观测点,确定倾斜方向。
D.0.4 结构和构件的主体倾斜宜区分施工偏差造成的倾斜、变形造成的倾斜、装饰层造成的倾斜等。
D.0.5异形构件截面尺寸可使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进行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作业前准备、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作业技术规程》CH/Z 3017的规定;
2 结构构件表面应光滑;宜使用全站仪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共同识别的测量标志;
3 坐标系统可选相对坐标系;扫描站数应尽量少;
4 应按数字线划地图中特征线的方法制作数据成果;
5 数据成果宜取3个,可用平均值作为截面尺寸的检测结果。
D.0.6 构件挠度宜使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站仪测站点应安置构件跨中轴线正下方,宜选取构件两个相对端点、跨中为观测点;
2 宜使用观测点的高程值为观测值;测量挠度值为跨中高程与相对端点高程平均值的差值;
3 检测时宜消除施工偏差、装饰层、截面尺寸变化造成的影响。
D.0.7 构件垂直度可使用免棱镜全站仪选用平距法进行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站仪操作应按符合本标准第D.0.3条的规定;
2 上下观测点应沿建筑主体竖直线通长布置;
3 检测时应区分构件垂直度和构件层间位移。
D.0.8 进行内业数据处理前,现场检测应对数据进行核对与判别。
顶部
- 上一节:附录C 建筑振动的测试
- 下一节:附录E 构件承载力可靠指标与变异系数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建筑结构检测分类
- 3.2 检测工作基本要求
- 3.3 检测方法和抽样方案
- 3.4 结构和构件的检测
- 3.5 检测结论与判定
- 3.6 建筑结构的评定
- 4 混凝土结构
- 4.1 一般规定
- 4.2 原材料的质量及性能
- 4.3 构件材料强度
- 4.4 混凝土的性能
- 4.5 构件的缺陷与损伤
- 4.6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
- 4.7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 4.8 混凝土结构性能评定
- 5 砌体结构
- 5.1 一般规定
- 5.2 砌筑块材
- 5.3 砌筑砂浆
- 5.4 砌体的力学性能
- 5.5 砌筑质量与构造
- 5.6 结构构件的损伤
- 5.7 砌体结构的评定
- 6 钢结构
- 6.1 一般规定
- 6.2 钢材的力学性能
- 6.3 连接
- 6.4 节点
- 6.5 尺寸与偏差
- 6.6 变形与损伤
- 6.7 构造与稳定
- 6.8 涂装防护
- 6.9 结构性能实荷检验与动测
- 6.10 既有钢结构的评定
- 7 钢管混凝土结构和钢 混凝土组合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检测
- 7.3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检测
- 7.4 钢管混凝土结构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评定
- 8 木结构
- 8.1 一般规定
- 8.2 木材性能
- 8.3 木材缺陷
- 8.4 制作与安装偏差
- 8.5 连接与构造
- 8.6 变形损伤与防护措施
- 8.7 既有木结构的评定
- 9 既有轻型围护结构
- 9.1 一般规定
- 9.1 一般规定
- 9.2 雪荷载
- 9.3 风荷载
- 附录A 间接测试方法测试结果的修正和验证
- 附录B 结构动力测试方法和要求
- 附录C 建筑振动的测试
- 附录D 结构和构件测量方法
- 附录E 构件承载力可靠指标与变异系数
- 附录F 结构性能的静力荷载检验
- 附录G 游离氧化钙潜在危害的检测推断
- 附录H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测定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