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4 3D墙板施工
7.4.1 墙体3D板的安装应根据排板图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装墙板前,应复核和校正基面标高、预埋插筋的位置、数量、伸出长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墙板应从墙身转角处开始安装,插筋与3D板钢丝网片之间应采用绑扎连接;
3 3D板拼缝处的钢丝网和聚苯板之间应插入ø10、长度不小于600mm、间距不大于500mm的校平钢筋,且应为HRB335级带肋钢筋。应检查、校正墙板垂直度。
7.4.2 3D墙板之间连接或拼缝处应附加增强网,门窗开口处应增设U形网和45度斜向平网。增强网应与3D板钢丝网片绑扎连接。
7.4.3 管线应布置在3D板的钢丝网和聚苯板之间。对直径超过15mm的管线,应根据管线走向,在聚苯板上预先开管线槽。当管线安装需剪断局部钢丝网时,断口处应用平网加固。
7.4.4 安装墙体3D板时,应加墙撑,墙撑高度应大于或等于3D板高度的2/3。墙板喷射混凝土前,3D板的另一侧应加支撑。墙撑的拆除应在3D板两侧第一层喷射混凝土养护强度达到本规程第7.4.5条规定后才能进行。
7.4.5 细石混凝土面层采用喷射混凝土工艺时,每次分层完成的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应大于20mm,并应待第一层施工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再喷墙板另一侧细石混凝土,依次再喷射另一侧第二层混凝土,直至设计厚度,然后用刮尺校准刮平、打毛、养护。
7.4.6 当采用人工抹灰时,每次抹灰厚度宜为15mm~25mm。
7.4.7 预埋管线、预埋件部位的混凝土或砂浆,应密实。
7.4.1 墙板安装从墙角处开始,可使安装一开始就处在有刚度状态;复核墙板与基础联系的预留插筋其规格、位置数量等是否符合要求,主要是确保墙体与基础的可靠连接。
拼接处采用校平钢筋可提高拼接缝钢丝网片两侧的平整度。
7.4.2 3D板拼接处、门窗开口处等都是节点薄弱环节,采用不同附加网可加强整体性。
7.4.3 凡安装管线或其他原因剪断钢丝网片处,用附加平网进行加固,是保证墙体质量的措施。
7.4.4 高度大于3.0m的3D板墙,为防止喷射混凝土时墙面刚度不足,影响混凝土质量,故在喷射混凝土施工时,对墙体加设临时支撑。
7.4.5、7.4.6 为保证混凝土面层质量,面层厚度应分层分次到位。当墙面一侧喷浆完成后,应养护一段时间,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然后再喷另一侧的混凝土,这样,可避免后道喷射产生的压力对已喷射一侧混凝土面层的影响。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3 混凝土层施工
- 下一节:7.5 3D楼板(屋面板)施工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材料
- 3.1 聚苯板
- 3.2 钢丝网架
- 3.3 配件
- 3.4 混凝土
- 4 建筑设计
- 4.1 3D板混凝土构件基本构造
- 4.2 平立面设计
- 4.3 3D板混凝土构件建筑构造
- 4.4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 5 结构构造
- 5.1 连接节点构造
- 5.2 3D楼板(屋面板)的加强措施
- 6 结构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3D楼板(屋面板)计算
- 6.3 3D墙板计算
- 7 施工
- 7.1 一般规定
- 7.2 施工准备
- 7.3 混凝土层施工
- 7.4 3D墙板施工
- 7.5 3D楼板(屋面板)施工
- 8 质量验收
- 8.1 一般规定
- 8.2 3D板混凝土构件分项工程
- 附录A 3D板混凝土构件常用规格和增加构件承载力的方法
- A.1 3D板混凝土构件常用规格
- A.2 增加构件承载力的方法
- 附录B 过梁和组合过梁
- 附录C 结构设计计算用表
- 附录D 抗震计算要点
- 附录E 3D板混凝土构件工程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