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2 3D楼板(屋面板)的加强措施
5.2.1 当3D楼板(屋面板)采用加设受力钢筋作加强措施时,受力钢筋应与钢丝网片绑扎牢固。板底的细石混凝土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钢筋放置在聚苯板板底预留的槽孔时,板底的细石混凝土厚度不应小于45mm(图5.2.1a);
2 当钢筋放置在板底钢丝网片下侧时,板底的细石混凝土厚度不应小于50mm(图5.2.1b)。
图5.2.1 3D楼板(屋面板)加设受力钢筋的设置
1—楼板(屋面板)面;2—楼板(屋面板)底;3—加设的受力钢筋;4—聚苯板预留钢筋槽孔
5.2.2 当3D楼板(屋面板)采用在板间增加钢筋混凝土小梁或肋的加强措施时,小梁或肋的宽度不应小于100mm,且应在加小梁或肋处板的上下两侧附加平网,平网宽度应为肋宽加两侧各150mm,并应在上下钢丝网片内侧附加连接钢筋,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长度应为1000mm(图5.2.2)。
图5.2.2 3D楼板(屋面板)间增加钢筋混凝土小梁或肋的构造
1—钢筋混凝土小梁或肋;2—平网;3—附加连接钢筋
5.2.1 3D楼板(屋面板)加强的受力钢筋放置的位置有两种:
1 在3D楼板(屋面板)底的面网下侧,此时底部混凝土层厚度应加大,以保证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
2 在3D楼板(屋面板)底的面网上侧,此时聚苯板底部应在工厂生产时预留钢筋槽。
5.2.2 在室内空间跨度较大或楼面荷载较重时,结构设计中可采取在板间增设钢筋混凝土小梁或肋的措施。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1 连接节点构造
- 下一节:6 结构设计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材料
- 3.1 聚苯板
- 3.2 钢丝网架
- 3.3 配件
- 3.4 混凝土
- 4 建筑设计
- 4.1 3D板混凝土构件基本构造
- 4.2 平立面设计
- 4.3 3D板混凝土构件建筑构造
- 4.4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 5 结构构造
- 5.1 连接节点构造
- 5.2 3D楼板(屋面板)的加强措施
- 6 结构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3D楼板(屋面板)计算
- 6.3 3D墙板计算
- 7 施工
- 7.1 一般规定
- 7.2 施工准备
- 7.3 混凝土层施工
- 7.4 3D墙板施工
- 7.5 3D楼板(屋面板)施工
- 8 质量验收
- 8.1 一般规定
- 8.2 3D板混凝土构件分项工程
- 附录A 3D板混凝土构件常用规格和增加构件承载力的方法
- A.1 3D板混凝土构件常用规格
- A.2 增加构件承载力的方法
- 附录B 过梁和组合过梁
- 附录C 结构设计计算用表
- 附录D 抗震计算要点
- 附录E 3D板混凝土构件工程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