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8 填充墙体施工
8.8.1 小砌块填充墙的砌筑除应按本规程第8.4节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节要求。
8.8.2 小砌块堆放要求除符合本规程第8.3.3条的规定外,应充分利用在建框架结构的空间,将小砌块按每层的使用量分散堆放至各层楼面的墙体砌筑位置处。
8.8.3 轻骨料小砌块用于未设混凝土反梁或坎台(导墙) 的厨房、卫生间及其他需防潮、防湿房间的墙体时,其底部第一皮应用C20混凝土填实孔洞的普通小砌块或实心小砌块(90mm×190mm×53mm)三皮砌筑。
8.8.4 填充墙与框架或剪力墙间的界面缝连接应按下列要求施工:
1 沿框架柱或剪力墙全高每隔400mm埋设或用植筋法预留2φ6拉结钢筋,其伸入填充墙内水平灰缝中的长度应按抗震设计要求沿墙全长贯通。
2 填充内墙砌筑时,除应每隔2皮小砌块在水平灰缝中埋置长度不得小于1000mm或至门窗洞口边并与框架柱(剪力墙)拉结的2φ6钢筋外,尚宜在水平灰缝中按垂直间距400mm沿墙全长铺设直径为φ4点焊钢筋网片。网片与拉结筋可不设在同皮水平灰缝内,宜相距一皮小砌块的高度。网片应按本规程第8.4.13条的要求进行制作与埋设,不得翘曲。铺设时,应将网片的纵、横向钢筋分置于小砌块的壁、肋上。网片间搭接长度不宜小于90mm并焊接。
3 除芯柱部位外,填充墙的底皮和顶皮小砌块宜用C20混凝土或LC20轻骨料混凝土预先填实后正砌砌筑。
4 界面缝采用柔性连接时,填充墙与框架柱或剪力墙相接处应预留10mm~15mm宽的缝隙;填充墙顶与上层楼面的梁底或板底间也应预留10mm~20mm宽的缝隙。缝内中间处宜在填充墙砌完后28d用聚乙烯(PE) 棒材嵌塞,其直径宜比缝宽大2mm~5mm。缝的两侧应充填聚氨酯泡沫填缝剂(PU发泡剂)或其他柔性嵌缝材料。缝口应在PU发泡剂外再用弹性腻子封闭;缝内也可嵌填宽度为墙厚减60mm,厚度比缝宽大1mm~2mm的膨胀聚苯板,应挤紧,不得松动。聚苯板的外侧应喷25mm厚PU发泡剂,并用弹性腻子封至缝口。
5 界面缝采用刚性连接时,填充墙与框架柱或剪力墙相接处的灰缝必须饱满、密实,并应二次补浆勾缝,凹进墙面宜5mm;填充墙砌至接近上层楼面的梁、板底时,应留空隙100mm高。空隙宜在填充墙砌完后28d用实心小砌块(90mm×190mm×53mm)斜砌挤紧,灰缝等空隙处的砂浆应饱满、密实。
6 填充墙与框架柱或剪力墙之间不埋设拉结钢筋,并相离10mm~15mm;墙的两端与墙中或1/3墙长处以及门窗洞口两侧各设2孔~3孔配筋芯柱或构造柱,其纵筋的上下两端应采用预留钢筋、预埋铁件、化学植筋或膨胀螺栓等连接方式与主体结构固定;墙体内应按本条第2款的要求,在砌筑时每隔2皮小砌块沿墙长铺设φ4点焊钢筋网片;墙顶除芯柱或构造柱部位外,宜留10mm~20mm宽的缝隙,并按本条第4款的要求进行界面缝施工。填充外墙尚应在窗台与窗顶位置沿墙长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系带,并与各芯柱或构造柱拉结。连系带宜用U型小砌块砌筑,内置的纵向水平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2φ12。
8.8.5 小砌块填充墙与框架柱、梁或剪力墙相接处的界面缝的正反两面,均应平整地紧贴墙、柱、梁的表面钉设钢丝直径为0.5mm~0.9mm、菱形网孔边长20mm的热镀锌钢丝网。网宽应为缝两侧各200mm,且不得使用翘曲、扭曲等不平整的钢丝网。固定钢丝网的射钉、水泥钉、骑马钉(U形钉) 等紧固件应为金属制品并配带垫圈或压板压紧。同时,在此部位的抹灰层面层且靠近面层的表面处,宜增设一层与钢丝网外形尺寸相同由聚酯纤维制成的无纺布或薄型涤棉平布。
8.8.6 小砌块填充墙内设置构造柱时,应按本规程第8.7节的规定进行施工。
8.8.7 填充墙中的芯柱施工除底部设清扫口外,尚应在1/2柱高与柱顶处设置。芯柱纵向钢筋的下料长度应为1/2柱高加搭接长度,数量应为两根,并应同时放入中部的清扫口。一根纵筋应通过底部清扫口与本层楼面的竖向插筋或其他方式固定;另一根纵筋应在砌到墙顶时通过中部清扫口向上提升,在顶部清扫口与上层梁、板底的预留筋或其他方式连接。底部清扫口应在清除孔道内砂浆等杂物后先行封模;中部清扫口应在芯柱下半部的混凝土浇灌、振捣完成后封闭,并继续浇灌直至顶部清扫口下缘。顶部清扫口内应用C20干硬性混凝土或粗砂拌制的1∶2水泥砂浆填实。
8.8.8 小砌块填充外墙当采用带有锚栓的外保温系统时,其小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U5.0级且外壁厚度不得少于30mm。
8.8.9 内嵌式填充外墙当采用复合保温小砌块砌筑时,宜将整个墙体外挑,其挑出宽度不得大于50mm,且应沿墙底全长用经防腐处理的金属托条支承。托条宜采用一肢宽度为40mm~50mm、厚度不小于5mm的不等边角钢或高强铝合金件,且与主体结构的梁、柱或墙固定。
8.8.10 填充外墙采用夹心复合保温小砌块砌筑时,宜采取外贴式外包框架外柱;当采用内嵌式砌筑时,应按本规程第8.8.9 条的要求将整个墙体外挑。
8.8.11 填充外墙采用夹心墙时,190mm厚度的外叶墙不宜外挑并外包框架柱。框架柱外侧应按设计要求粘贴保温板或其他保温材料。保温夹心层(空腔)与90mm厚度的内叶墙可日后施工。内叶墙与框架柱连接应按本规程第8.8.4条第1款要求施工;当采用内嵌式砌筑时,应将190mm厚度的外叶墙外挑,并按本规程第8.8.9条要求施工。保温夹心层(空腔)与90mm厚度的内叶墙可日后施工;当90mm厚度墙作外叶墙、190mm厚度墙为内叶墙时,应采取不外挑的外贴式外包框架外柱或按内嵌式填充外墙进行砌筑,其施工要求应符合本规程第8.5.4条的规定。严禁内嵌式填充外墙将90mm厚度外叶墙外挑。
8.8.12 框架结构中的楼梯间、通道、走廊、门厅、出入口等人流通过的交通区域,该范围内的填充墙两侧墙面应分层抹1∶2水泥砂浆钢丝网面层,总厚度宜为20mm。钢丝网的规格、尺寸应符合本规程第8.8.5条的要求。
顶部
- 上一节:8.7 构造柱施工
- 下一节:8.9 单层房屋非承重围护墙体施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材料和砌体的结构设计计算指标
- 3.1 材料强度等级
- 3.2 砌体的结构设计计算指标
- 4 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设计
- 4.1 建筑设计
- 4.2 建筑节能设计
- 5 小砌块砌体静力设计
- 5.1 设计基本规定
- 5.2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 5.3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 5.4 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
- 5.5 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 5.6 受剪构件承载力计算
- 5.7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 5.8 一般构造要求
- 5.9 砌块墙体的抗裂措施
- 5.10 框架填充墙的构造措施
- 5.11 夹心复合墙的构造规定
- 5.12 圈梁、过梁、芯柱和构造柱
- 6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静力设计
- 6.1 设计基本规定
- 6.2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 6.3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6.4 构造措施
- 7 抗震设计
- 7.1 一般规定
- 7.2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 7.3 抗震构造措施
- 8 施工
- 8.1 材料要求
- 8.2 砌筑砂浆
- 8.3 施工准备
- 8.4 墙体施工基本要求
- 8.5 保温墙体施工
- 8.6 芯柱施工
- 8.7 构造柱施工
- 8.8 填充墙体施工
- 8.9 单层房屋非承重围护墙体施
- 8.10 配筋小砌块砌体施工
- 8.11 管线与设备安装
- 8.12 门窗框安装
- 8.13 墙体节能工程施工
- 8.14 雨期、冬期施工
- 9 工程验收
- 9.1 一般规定
- 9.2 小砌块砌体工程
- 9.3 配筋小砌块砌体工程
- 9.4 填充墙小砌块砌体工程
- 附录A 单排孔普通混凝土砌块灌孔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 附录B 小砌块砌体的热惰性指标计算方法
- 附录C 小砌块夹心砌体热阻计算方法
- 附录D 孔洞中内插、内填保温材料的复合保温小砌块砌体的热阻和热惰性指标
- 附录E 墙体传热系数及热惰性指标计算方法
- 附录F 影响系数φ
- 附录G 填充墙砌体植筋锚固力检验抽样判定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