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2 施工质量控制


7.2.1 建筑施工单位应针对热桥处理、气密性保障等关键环节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现场实际操作示范。

7.2.2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工程施工时,应选用配套供应的保温系统材料和专业化施工工艺。对外保温结构体系,其型式检验报告中应包括外保温系统耐候性检验项目。

7.2.3 围护结构保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保温施工应在基层处理、结构预埋件安装完成且验收合格后进行。外墙保温施工前,外门窗应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

    2 保温层应粘贴平整且无缝隙,其固定方式不应产生热桥;采用岩棉带薄抹灰外保温系统时,岩棉带的宽度不宜小于200mm。

    3 围护结构上的悬挑构件、穿墙和出屋面的管线及套管等部位应进行热桥处理。

    4 装配式夹心保温外墙板的竖缝和横缝均应做热桥处理。

7.2.4 外门窗(包括天窗)应整窗进场。外门窗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装前结构工程应已验收合格且门窗结构洞口应平整。

    2 外门窗与基层墙体的连接件应进行阻断热桥的处理。

    3 门窗洞口与窗框连接处应进行防水密封处理。

    4 窗底应安装窗台板散水,窗台板两端及底部与保温层之间的缝隙应做密封处理;门洞窗洞上方应安装滴水线条。

7.2.5 当设计有外遮阳时,应在外窗安装完成后且外保温尚未施工时确定外遮阳的固定位置,并安装连接件。连接件与基层墙体之间应进行阻断热桥的处理。

7.2.6 围护结构气密性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气密性材料的材质应根据粘贴位置基层的材质和是否需要抹灰覆盖气密性材料进行选择;

    2 建筑结构缝隙应进行封堵;

    3 围护结构不同材料交界处,穿墙和出屋面管线、套管等空气渗漏部位应进行气密性处理;

    4 气密性施工应在热桥处理之后进行。

7.2.7 装配式结构气密性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外墙板内叶板竖缝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密封方式,横缝应采用高强度灌浆料密封。

    2 装配式框架结构外墙板内叶板竖缝和横缝均宜采用柔性保温材料封堵,并应在室内侧进行气密性处理。

    3 外叶板竖缝和横缝处夹心保温层表面宜先设置防水透汽材料,再从板缝口填充直径略大于缝宽的通长聚乙烯棒。板缝口宜灌注耐候硅酮密封胶进行封堵。

    4 装配式夹心外墙板与结构柱、梁之间的竖缝和横缝应在室内侧设置防水隔汽层,再进行抹灰等处理。

7.2.8 施工过程中宜对热桥及气密性关键部位进行热工缺陷和气密性检测,查找漏点并应及时修补。

7.2.9 机电系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电系统安装应避免产生热桥和破坏气密层;

    2 风系统所有敞开部位均应做防尘保护;

    3 机组安装及管道施工过程中应做消声隔振处理。

7.2.10 主要材料及设备进场时,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并符合设计要求。主要材料及设备宜包括下列内容:

    1 保温材料;

    2 外门窗、建筑幕墙(含采光顶)及外遮阳设施;

    3 防水透汽材料、气密性材料;

    4 供暖与空调系统设备;

    5 照明设备;

    6 太阳能热利用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备等。

7.2.11 各道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上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和影像资料。隐蔽工程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外墙基层及其表面处理、保温层的敷设方式、厚度和板材缝隙填充情况;锚固件安装与热桥处理;网格布铺设情况;穿墙管线保温密封处理等。

    2 屋面、地面基层及其表面处理、保温层的敷设方式、厚度和板材缝隙填充质量;防水层(隔汽、透汽)设置;雨水口部位、出屋面管道、穿地面管道的处理等。

    3 门窗、遮阳系统安装方式;门窗框与墙体结构缝的保温处理;窗框周边气密性处理,连接件与基层墙体间的断热桥措施等。

    4 女儿墙、窗框周边、封闭阳台、出挑构件、预埋支架等重点部位的施工做法。

7.2.12 在建筑主体施工结束,门窗安装完毕,内外抹灰完成后,精装修施工开始前,应按本标准附录E的规定进行建筑气密性检测,检测结果应满足本标准气密性指标要求。

7.2.13 设备系统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联合试运转和调试,并应对供暖通风空调与照明系统节能性能以及可再生能源系统性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条文说明
7.2.1 近零能耗建筑施工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及其他相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此外,近零能耗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标准高于普通建筑,每个细部节点需要针对性的精细化设计与更专业化的施工操作,相对于传统施工方式,施工工艺更加复杂,对施工程序和质量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需要选择施工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专业队伍承担。在欧美,近零能耗建筑项目开发与建设的整个过程是由掌握核心技能且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专业团队进行设计、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相比之下,国内专业团队在近零能耗建筑各方面水平仍停留在初级阶段,需要对现场工程师、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等进行专项施工培训,帮助相关人员快速掌握相关关键技术、熟悉相关的施工工艺,以实现近零能耗建筑专业化施工,保障工程质量。这也成为近零能耗建筑项目流程中不可缺失的关键环节。
    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外门窗安装、地面保温施工、外墙外保温施工、屋面保温施工、暖通空调系统安装、气密性措施施工(包括因施工工艺选择产生的可能影响房屋气密性的孔洞的处理方案)等技术内容;重点包括外墙和屋面保温做法、外门窗安装方法及其与墙体连接部位的处理方法,以及外挑结构、女儿墙、穿外墙和屋面的管道、外围护结构上固定件的安装等部位的处理措施;并提供与设计单位书面确认的热桥位置及断热桥措施施工详图和施工工艺,室内气密层位置及处理措施施工详图和施工工艺。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实际操作示范,对现场工程师、施工人员、监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专项施工培训包括了解材料和设备性能,现场实际操作示范,掌握施工要领和具体施工工艺,经培训合格后方准上岗。
7.2.2 围护结构保温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主材保温材料外,锚栓、胶粘剂、玻纤网等辅材质量以及其是否与主材匹配,直接影响保温工程质量。特别对外保温系统,应进行外保温系统耐候性检验,并满足要求。
7.2.3
    1 围护结构保温施工前,应具备以下条件:
    1)基层墙体已验收合格。墙体基面上的残渣和脱模剂应清理干净,并采用抹灰等方式找平,墙面平整度超差部分应剔凿或修补,基层墙体上的施工孔洞应已堵塞密实并进行防水处理。墙体基面的尺寸允许偏差见表5。
    2)穿透保温层的设备或管道的连接件、穿墙管线应采用断热桥做法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
    3)屋面保温施工前,底层防水层应已施工完成并通过验收。铺设保温层的基层应平整、干燥、干净;穿过屋面结构层的管道、设备基座、预埋件等应已采用断热桥措施安装完成并通过验收。
    4)地面保温施工应在主体结构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基层地面应平整坚实,弹出标高线。
    2 当发现有较大的缝隙或孔洞时,保温层应拆除重做。如果仅为保温板外部表面缝隙或局部缺陷,可用发泡保温材料进行填补。防火隔离带与其他保温材料应搭接严密或采用错缝粘贴,避免出现较大缝隙,如缝隙较大,应采用发泡严密封堵。变形缝施工时应先垫衬适当厚度保温板,并填塞发泡聚乙烯圆棒(条)后再用建筑密封膏密封;或者在变形缝内垫适当厚度保温板后采用固定变形缝配件进行密封。
    保温层应采用断热桥锚栓固定。断热桥锚栓安装应至少在保温板粘贴24h后进行。当基层墙体为钢筋混凝土时,锚栓的锚固深度不宜小于50mm;当基层墙体为加气混凝土块等砌体结构时,锚栓的锚固深度不宜小于65mm。安装锚固件时,应先向预打孔洞中注入聚氨酯发泡剂,再立即安装锚固件。
    3 墙体外结构性悬挑、延伸等宜采用与主体结构部分断开的方式,如女儿墙、阳台板和空调室外机安装板。围护结构上悬挑构件的预埋件与基层墙体之间的保温隔热垫块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宜小于50mm。当悬挑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时,连接件宜采用断桥隔热形式,不应出现结构性热桥。
    应对管线穿外墙部位进行封堵,并应妥善设计封堵工艺,确保封堵紧密充实。穿透围护结构的管道(包括电线或电缆)的预留洞口或套管直径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大于管道直径至少100mm,以满足保温密封要求。PVC管道、金属管道与墙体洞口周围缝隙宜采用岩棉填实,也可采用填缝PU发泡胶。墙体两侧管道使用适合管道直径的密封套环或包裹防水密封胶带,并用专用胶贴在墙体洞口四周,密封好管道后再进行抹灰。穿墙(楼板)管道与保温层连接处应安装止水密封带。
    出屋面管道应进行断热桥和防水措施处理,预留洞口应大于管道外径并满足保温厚度要求。伸出屋面外的管道应设置套管进行保护,套管与管道间应设置保温层。
    外墙金属支架安装时,应在基墙上预留支架安装位置,金属支架与墙体之间设置不小于20mm的硬性隔热材料,并完全包覆在保温层内。以雨水管为例,先将特制金属构件固定在基墙上,金属构件与墙体间设置隔热材料;金属构件包裹在保温层内。
    4 装配式夹心外墙板竖缝应采用同材质同厚度的保温条填充。保温条要求切割面平整,安装后控制保温层缝隙小于2mm。保温条安装时可在每层墙板顶部设置支撑木块,防止其下滑。保温条应填满竖向缝隙,且与墙面同高度。横缝可采用聚氨酯现场发泡或块状保温材料进行填充。
7.2.4 外门窗安装要点:
    1 门窗结构洞口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2 外门窗口保温要点:
    1)保温板应覆盖部分窗框,覆盖宽度不小于20mm,如果开启扇外侧安装纱窗,留出纱窗的安装位置。
    2)应在门窗洞口四角保温板上沿45°方向加铺400mm×200mm增强玻纤网。增强玻纤网应置于大面玻纤网的内侧。
    3)保温板与窗框之间的缝隙应用专用收边条密封或填塞膨胀止水带后再用密封材料密封。
    4)当设计有窗台板时,外保温与窗台板两端及底部之间的缝隙应先用膨胀止水带填塞,再进行密封处理。
    5)窗洞口阳角部位宜采用角网增强。
    3 室内侧粘贴气密性材料,避免水蒸气进入保温材料;室外侧采用防水透汽材料处理,以利于保温材料内水汽排出。粘贴的气密性材料、防水透汽材料在门窗框型材四角应预留出15mm~20mm的富余量,以便更好地与基层墙体粘结,实现气密层连续。防水透汽材料和气密性材料施工环境温度宜在0℃以上。
7.2.6 气密性保障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在施工工法、施工程序、材料选择等各环节均应考虑,尤其应注意外门窗安装、围护结构洞口部位、砌体与结构间缝隙及屋面檐角等关键部位的气密性处理。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在外墙面和屋面上开口;如确需开口,应尽量减小开口面积,并应协商设计制定气密性保障方案,保证气密性。
    1 当基层为混凝土、砂浆等材料且需抹灰覆盖气密性材料时,宜采用无纺布基底的气密性材料。粘贴气密性材料前应清理基面,粘结基面应平整干燥,不得有灰尘、油污。发泡聚氨酯、普通胶带等材料不得作为气密性材料使用。
    2 当建筑为框架结构时,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的交界处应粘贴气密性材料,且室内抹灰厚度不应小于20mm;当建筑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时,外墙上的模板支护螺栓孔应用水泥砂浆封堵,并在室内粘贴气密性材料进行密封;当建筑采用预制构件时,预留的吊装孔应用水泥砂浆封堵,并在室内粘贴气密性材料进行密封。预制构件的拼缝处应粘贴气密性材料。
    3 混凝土梁、柱、剪力墙与填充墙的交界处应粘贴气密性材料,并用工具自起始端滑动压至末端,气密性材料应与基层粘贴紧密,不留空隙。所用工具不得有尖角破坏气密性材料。粘贴于水泥墙面上的最小宽度为50mm,密封膜自身的最小搭接长度为50mm。气密性材料粘贴完成后,应进行室内抹灰,抹灰层应覆盖气密性材料和填充墙,抹灰厚度应不小于20mm,并应有相关的抗裂措施,满足室内装修相关标准的规定。
    1)外门窗安装部位气密性处理要点:
    ① 窗框与结构墙面结合部位是保证气密性的关键部位,在粘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膜时要确保粘贴牢固严密。支架部位要同时粘贴。
    ② 在安装玻璃压条时,要确保压条接口缝隙严密,如出现缝隙应用密封胶封堵。外窗型材对接部位的缝隙应用密封胶封堵。
    ③ 门窗扇安装完成后,应检查窗框缝隙,并调整开启扇五金配件,保证门窗密封条能够气密闭合。
    2)围护结构开口部位气密性处理要点:
    ① 纵向管路贯穿部位应预留最小施工间距,便于进行气密性施工处理。
    ② 当管道穿外围护结构时,预留套管与管道间的缝隙应进行可靠封堵。当采用发泡剂填充时,应将两端封堵后进行发泡,以保障发泡紧实度,发泡完全干透后,应做平整处理,并用抗裂网和抗裂砂浆封堵严密。当管道穿地下外墙时,还应在外墙内外做防水处理,防水施工过程应保持干燥且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③ 管道、电线等贯穿处可使用专用密封带可靠密封。密封带应灵活有弹性,当有轻微变形时仍能保证气密性。
    ④ 电气接线盒安装时,应先在孔洞内涂抹石膏或粘结砂浆,再将接线盒推入孔洞,保障接线盒与墙体嵌接处的气密性。
    ⑤ 室内电线管路可能形成空气流通通道,敷线完毕后应对端头部位进行封堵,保障气密性。
    4 气密层施工处理应在热桥处理后,内部装修前实施。由于近零能耗建筑对气密性要求较高,且气密层破坏之后修复难度大,气密层施工应在热桥处理后进行,避免气密层因热桥处理相关工序破坏。气密层施工在内部装修前施工的目的是方便在施工面未隐蔽时,进行气密性检测或检查,以便在发现缺陷的位置进行整改。装配式建筑外墙板存在大量的板缝,板缝既是保温薄弱环节又是气密性薄弱环节。装配式建筑外墙板通常采用夹心保温板或者预制板+外保温形式。对于夹心保温板,其保温层在内叶板和外叶板之间,内叶板通常作为气密层。在外墙板施工时应预先完成无热桥处理以保证保温层的连续,然后进行气密性施工。对于预制板+外保温形式,应对预制板缝进行完善的气密性处理。
7.2.7 近零能耗建筑装配式夹心保温外墙板竖缝和横缝气密性处理,应根据建筑结构形式的差异采用适宜的气密性措施。
    1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外墙板内叶板板缝建议采用现浇混凝土方式,此方法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还使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混凝土浇筑前应采用防水胶带或防水卷材对夹心保温层拼缝粘贴牢固,以防止浆料进入保温层缝隙中。横缝采用高强度灌浆料密封前,内叶板板缝两端设置水泥砂浆围挡或弹性密封材料,以防止灌浆料漏浆。
    2 装配式框架结构外墙板内叶板板缝填充保温材料仍较难达到近零能耗建筑高气密性要求的,还应在室内设置气密性材料,填充材料应符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的相关规定。
    3 外叶板竖缝和横缝处夹心保温表面设置防水透汽层,可防止雨水进入夹心保温层,影响其热工性能。防水透汽层宜采用涂刷防水透汽材料方式,此方式便于施工且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聚乙烯棒填充时入缝深度不应大于2.5cm。耐候硅酮密封胶应符合《硅酮建筑密封胶》GB/T 14683-2016相关规定。耐候硅酮密封胶施工前,应在竖缝左右侧粘贴2cm~3cm宽的壁纸,且施工完成后48h内,禁止触摸耐候硅酮密封胶。
    4 气密性材料粘贴的方法对粘贴部位平整度要求高,对于外墙板与结构柱、梁等之间不平整缝隙处可采用涂刷防水隔汽层方法,该方法施工方便、耐久性好。
7.2.8 施工过程中,宜借助红外摄像仪,对外门窗与墙体连接部位、外挑结构、女儿墙、管道穿外墙和屋面部位以及外围护结构上固定件的安装部位等典型热桥部位处理效果进行检查。对门窗与墙连接等典型部位或典型房间进行局部气密性检测,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改善补救。施工过程中气密性检测可采用压差法或示踪气体法。
7.2.9 机电系统施工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外,还应重点控制以下环节:
    1 穿出气密区域的管道和电线等均应预留并做好断桥和气密性处理,避免因机电系统施工产生新热桥和影响围护结构的气密性。
    水系统管道、管件等均应做良好保温,尤其应做好三通、紧固件和阀门等部位的保温,避免产生热桥。
    2 施工期间风系统所有敞开部位均应做防尘保护,包括风道、新风机组和过滤器。
    3 新风机安装应固定平稳,并有防松动措施,吊装时应有减振措施。风管与新风机应采用软管连接。室内管道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处应设置隔声垫,防止噪声产生及扩散,也可避免产生热桥。
    室内排水管道及其透气管均应进行隔声处理,可采用外包保温材料的方式进行隔声。
7.2.10 本条规定对主要材料及设备进场时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1 外墙保温材料进场检查项目见表7。
    2 外门窗、建筑幕墙(含采光顶)及外遮阳设施进场检查项目见表8。

    3 重点检查外门窗用防水透汽膜、防水隔汽膜的类型、规格及性能是否符合设计或相关标准要求。
    4 需重点核查新风系统热回收装置、冷(热)源机组、空调(供暖)末端设备等产品的节能性能检测报告。
    5 照明设备进场检查项目包括:照明光源初始光效、照明灯具镇流器能效值、照明灯具效率、照明设备功率、功率因数和谐波含量值。
    6 太阳能热利用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备进场检查项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的安全性能及热性能、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发电功率及发电效率。
7.2.13 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照明节能工程安装调试完成后,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系统节能性能检验并出具报告。受季节影响未进行的节能性能检验项目,应在保修期内补做。
    1 供暖通风空调与照明系统节能性能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室内平均温度;
    2)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水力平衡度;
    3)照度与照明功率密度。
    2 可再生能源系统性能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热工性能检验应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得热量、太阳能集热系统效率、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总能耗及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
    2)地源热泵系统整体验收前,应进行冬、夏两季运行检测,并对地源热泵系统的实测性能作出评价。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GB/T51350-2019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