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3 细部构造
5.3.1 屋面细部构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檐口、檐沟和天沟、女儿墙和山墙、水落口、变形缝、伸出屋面管道、屋面出入口、设施基座等细部节点部位应增设防水附加层,平面与立面交接处的卷材应空铺;
2 细部节点应采用高弹性、高延伸性防水和密封材料;
3 细部节点的密封防水构造应使密封部位不渗水,并应满足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的要求;
4 在与室内空间有关联的细部节点处,应铺设保温层。
5.3.2 天沟、檐沟的防水保温构造(图5.3.2)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檐沟、天沟及其与屋面板交接处应增设防水附加层;
2 防水层应由沟底翻上至沟外侧顶部。卷材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涂刷2~3遍或用密封材料封严;
3 檐沟外侧顶部及侧面均应抹保温砂浆,其下端应做成鹰嘴或滴水槽;
图5.3.2 天沟、檐沟的防水保温构造
1—保温层;2—密封材料;3—压条钉压;4—水落口;5—防水附加层;6—防水层
5.3.3 女儿墙、山墙防水保温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女儿墙和山墙泛水处的防水卷材应满粘,墙体和屋面转角处的卷材宜空铺,空铺宽度不应小于200mm;
2 低女儿墙和山墙,防水材料可直接铺至压顶下,泛水收头应采用水泥钉配垫片钉压固定和密封膏封严;涂膜应直接涂刷至压顶下,泛水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压顶应做防水处理(图5.3.3-1);
3 高女儿墙和山墙,防水材料应连续铺至泛水高度,泛水收头应采用水泥钉配垫片钉压固定和密封膏封严,墙体顶部应做防水处理(图5.3.3-2、图5.3.3-3);
4 低女儿墙和山墙的保温层应铺至压顶下;高女儿墙和山墙内侧的保温层应铺至女儿墙和山墙的顶部;
5 墙体根部与保温层间应设置温度缝,缝宽宜为15mm~20mm,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
图5.3.3-1 低女儿墙、山墙防水保温构造
1—压顶;2、3—密封材料;4—保温层;5—防水附加层;6—防水层
4 保温层在天沟、檐沟的上下两面应满铺或连续喷涂。
图5.3.3-2 高女儿墙 (无内天沟)、山墙防水保温构造
1—金属盖板;2、3—密封材料;4—保温层;5—防水附加层;6—防水层;7—外墙保温
图5.3.3-3 高女儿墙(有内天沟)、山墙防水保温构造
1—金属盖板;2、3—密封材料;4—保温层;5—找坡层;6—防水附加层;7—防水层;8—外墙保温
5.3.4 屋面变形缝处防水保温构造(图5.3.4)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屋面变形缝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
2 防水层和防水附加层应连续铺贴或涂刷覆盖变形缝两侧挡墙的顶部;
3 变形缝顶部应加扣混凝土或金属盖板,金属盖板应铺钉牢固,接缝应顺流水方向,并应做好防锈处理;变形缝内应填充泡沫塑料,上部应填放衬垫材料,并应采用卷材封盖;
4 保温材料应覆盖变形缝挡墙的两侧。
图5.3.4 屋面变形缝处防水保温构造
1—衬垫材料;2—保温材料;3—密封材料;4—泡沫塑料;5—盖板;6—防水附加层;7—防水层
5.3.5 屋面高低跨变形缝处防水保温构造(图5.3.5)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高低跨变形缝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
2 变形缝挡墙顶部水平段防水层和附加层不宜粘牢;
3 变形缝内应填充泡沫塑料,并应与墙体粘牢;
4 变形缝应采用金属盖板和卷材覆盖,金属盖板水平段宜采取泛水处理,接缝应用密封材料嵌填;
5 变形缝挡墙侧面和顶部以及高跨墙面应覆盖保温材料。
图5.3.5 屋面高低跨变形缝处防水保温构造
1—金属盖板;2—保温层;3—防水附加层;4—防水层;5—密封材料;6—泡沫塑料
5.3.6 屋面水落口处防水保温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落口距女儿墙、山墙端部不宜小于500mm,水落口杯上口的标高应设置在沟底的最低处;
2 以水落口为中心、直径500mm范围内,应增铺防水附加层,防水层贴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50mm,并应用防水涂料涂刷;
3 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部位应留宽20mm、深20mm凹槽,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图5.3.6-1、图5.3.6-2);
4 保温层应铺至水落口边,距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的范围内均匀减薄,并应形成不小于5%的坡度。
图5.3.6-1 直排水落口处防水保温构造
1—水落口;2—保温层;3—防水附加层;4—防水层;5—找坡层
图5.3.6-2 侧水落口处防水保温构造
1—保温层;2—找坡层;3—防水附加层;4—防水层;5—水落口
5.3.7 屋面出入口处防水保温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屋面出入口泛水距屋面高度不应小于250mm;
2 屋面水平出入口防水层和附加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踏步下,屋面踏步与屋面保护层接缝处应采用密封材料封严(图5.3.7-1);
3 屋面垂直出入口防水层和附加层收头应钉压固定在混凝土压顶圈梁下(图5.3.7-2);
4 屋面水平出入口保温层应连续铺设或喷涂至混凝土踏步处,立面处应粘牢;
5 屋面垂直出入口保温层应连续铺设或喷涂至混凝土压顶圈梁下。
图5.3.7-1 屋面水平出入口处防水保温构造
1—密封材料;2—保护层;3—踏步;4—保温层;5—找坡层;6—防水附加层;7—防水层
图5.3.7-2 屋面垂直出入口处防水保温构造
1—上人孔盖及压顶圈梁;2—保温层;3—防水附加层;4—防水层
5.3.8 伸出屋面管道防水保温构造(图5.3.8)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伸出屋面管道泛水距屋面高度不应小于250mm;
2 在管道根部外径不小于100mm范围内,保护层应形成高度不小于30mm的排水坡;
3 管道根部四周防水附加层的宽度和高度均不应小于300mm,管道上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紧固,并应采用密封材料封严;
4 板状保温层应铺至管道根部,现喷保温层应连续喷涂至管道泛水高度处,收头应采用金属箍将现喷保温层箍紧。
图5.3.8 伸出屋面管道防水保温构造
1、3—密封材料;2—金属箍;4—套管;5—伸出屋面管道
5.3.9 屋面设施基座的防水保温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防水层和保温层应包裹设施基座的上部,在地脚螺栓周围应做密封处理(图5.3.9);
图5.3.9 屋面设施基座的防水保温构造
1—预埋螺栓;2—保温层;3—防水附加层;4—防水层;5—密封材料
2 在屋面保护层上放置设施时,设施基座区域保护层应采用细石混凝土覆盖,其厚度不应小于50mm,设施下部的防水层应做卷材附加层。
5.3.10 瓦屋面檐沟防水保温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檐沟处防水附加层深入屋面的长度不宜小于200mm;
2 保温层在天沟、檐沟上下两侧应满铺或连续喷涂;
3 应采取防止保温层下滑的措施,可在屋面板内预埋多排φ12锚筋,锚筋间距宜为1.5m,伸出保温层长度不宜小于25mm,锚筋穿破防水层处应采用密封材料封严(图5.3.10)。
图5.3.10 瓦屋面檐沟防水保温构造
1—屋面瓦;2—锚筋;3—保温层;4—防水附加层;5—防水层;6—压条钉压
5.3.11 瓦屋面天沟防水保温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天沟底部沿天沟中心线应铺设附加防水层,每边宽度不应小于450mm,并应深入平瓦下;
2 天沟部位应设置金属板瓦覆盖,在平瓦下应上翻,并应和平瓦结合严密(图5.3.11)。
图5.3.11 瓦屋面天沟防水保温构造
1—防水金属板瓦;2—预埋锚筋;3—保温层;4—防水附加层;5—防水层
5.3.12 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温复合板间的板缝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接缝底部应附加一层宽度不小于300mm的防水衬布,防水衬布上应满涂粘结密封胶(图5.3.12);
图5.3.12 聚氨酯防水保温复合板板缝构造
1—找平层;2—防水衬布;3—防水密封胶填板缝;4—聚氨酯防水保温复合板;5—保护层
2 接缝应采用专用防水密封胶填缝。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材料
- 4.1 一般规定
- 4.2 防水材料
- 4.3 保温材料
- 5 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设计要求
- 5.3 细部构造
- 6 施工
- 6.1 一般规定
- 6.2 找坡层、找平层施工
- 6.3 防水层施工
- 6.4 保温层施工
- 6.5 保护层施工
- 7 既有建筑倒置式屋面改造
- 7.1 一般规定
- 7.2 设计
- 7.3 施工
- 8 质量验收
- 8.1 一般规定
- 8.2 基层工程
- 8.3 防水与密封工程
- 8.4 保温工程
- 8.5 细部构造工程
- 8.6 保护层工程
- 附录A 倒置式屋面工程防水、保温材料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
- 附录B 倒置式屋面工程防水、保温材料现场抽样检验要求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