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2 混凝土结构
4.2.1 混凝土结构及构件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框架宜采用现浇结构;
2 腐蚀性等级为强时,屋架、屋面梁和工作级别等于或大于A4的吊车梁,宜选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3 腐蚀性等级为强、中时,柱截面宜采用实腹式,不应采用腹板开孔的工形截面。
4.2.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腐蚀性等级为强、中时,宜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锚固系统应采用连续封闭的防腐蚀体系或孔道灌浆。防腐蚀材料的耐久性能应与体外束所属的环境类别和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相一致。
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采用整体结构,不应采用块体拼装式结构。
3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不应采用直径小于6mm的钢筋和钢丝作预应力筋。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钢绞线,单丝直径不应小于4mm。
4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采用连续全封闭的防腐蚀体系,不应采用抽芯成形孔道和金属套管。
5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锚固端宜采用埋入式构造。
4.2.3 在腐蚀环境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混凝土耐久性基本要求应符合表4.2.3的规定。
表4.2.3 结构混凝土材料的基本要求
注:1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最低强度等级应按表中提高一个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0.06%;
2 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时,混凝土耐久性基本要求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或进行专门研究。
4.2.4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应符合表4.2.4的规定。
表4.2.4 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
注:裂缝控制等级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
4.2.5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4.2.5的规定。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为护套或孔道管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除应符合表4.2.5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护套或孔道直径的1/2。
表4.2.5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注: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时,保护层厚度可减少5mm。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应参见有关标准或进行专门研究。
4.2.6 楼板上的管道、设备留孔,孔洞的边梁与孔洞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当工艺要求必须将边梁布置在孔洞边缘时,梁底面及侧面应按本标准第5.2.7条的规定进行防护。
4.2.7 主要承重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6mm。
4.2.8 浇筑在混凝土中并部分暴露在外的吊环、支架、紧固件、连接件等预埋件,应采取与腐蚀环境相适应的防腐蚀措施,并宜与受力钢筋隔离,需在梁上设置永久性起重吊点时,应预埋耐腐蚀套管。
4.2.9 混凝土结构外露的钢制预埋件和连接件的防护,应根据腐蚀性等级、重要性和检查维修难易程度按下列要求分别采取下列措施:
1 采用树脂或聚合物水泥的混凝土包裹,混凝土的厚度宜为30mm~50mm;
2 采用树脂或聚合物水泥的砂浆抹面,砂浆的厚度宜为10mm~20mm;
3 采用树脂玻璃鳞片胶泥防护,胶泥的厚度宜为1mm~2mm;
4 采用防腐蚀涂层防护,涂层的厚度宜为200μm~320μm;
5 采用耐腐蚀金属制作。
4.2.10 先张法外露的预应力筋应采用树脂或聚合物水泥的混凝土进行封闭,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的锚固端,当采用暴露式布置时,应采用树脂或聚合物水泥的混凝土包裹,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且锚固端部位应防止腐蚀性介质和水积聚。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钢绞线应控制单丝直径。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增加对防腐蚀设计十分重要,目前国际上都有加厚保护层的趋势。但厚度也不能增加过多,因为保护层太厚时,受弯构件横向裂缝会加大,涂料防护层也易脱落。
直接预埋在梁上的起重吊点,其腐蚀情况也较为严重,会造成吊点周围混凝土的开裂。在梁上预埋耐腐蚀的套管,钢吊索便可穿过套管固定,既便于更换,对梁又无不良影响,效果较好。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腐蚀性分级
- 3.2 总平面及建筑布置
- 3.3 防护层设计使用年限
- 4 结构和构件
- 4.1 一般规定
- 4.2 混凝土结构
- 4.3 钢结构
- 4.4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 4.5 砌体结构
- 4.6 木结构
- 4.7 地基
- 4.8 基础
- 4.9 桩基础
- 5 建筑防护
- 5.1 地面
- 5.2 结构及构件的表面防护
- 5.3 门窗
- 5.4 屋面
- 5.5 墙体
- 6 构筑物
- 6.1 储槽、污水处理池
- 6.2 室外管架
- 6.3 排气筒
- 7 材料
- 7.1 一般规定
- 7.2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
- 7.3 耐腐蚀块材
- 7.4 金属
- 7.5 塑料
- 7.6 木材
- 7.7 树脂类材料
- 7.8 水玻璃类材料
- 7.9 沥青类材料
- 7.10 防腐蚀涂料
- 附录A 常用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 附录B 常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 附录C 防腐蚀涂层配套
- 附录D 树脂砂浆和树脂混凝土线收缩率试验检验方法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