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1.2 检测控制项目
11.2.1 炼钢、精炼车间应设下列主要检测控制项目:
1 炼钢和精炼设施应设钢水测温取样装置,以设备类型、钢种需求、工艺要求为依据,组合采用定碳、定氧、定氢等功能。
2 炼钢出钢侧和精炼受、出钢侧应设统一的钢水称重,有过跨时可设独立称重。
3 上料、投料应设皮带秤称重,应设料仓料位检测、中间料斗和汇总斗称重。
4 铁水预处理:应设铁水称重、测温、液位检测。应设氮气压力检测、调节。应设储粉仓料位、流态化气路压力检测。应设喷吹罐称重,各流态化和喷吹氮气压力检测。应设冷却水温度压力流量检测。
1) 转炉本体:应设铁水、废钢称重。应设设备冷却给水压力、给回水温度、温差、流量、流量差检测。应设氮封压力、流量检测,压力调节、切断。
2) 转炉顶吹:应设喷吹气体压力、流量检测、调节、切断,并可设预开度控制方式。
3) 氧枪:应设卷扬张力检测。应设冷却给水压力、给回水温度、温差、流量、流量差检测、切断,并应设氧枪安全联锁信号系统。
4) 转炉底吹:应设喷吹气体总管压力检测、调节、切断,支管压力、流量检测和流量调节,并可设模式控制。
5) 副枪:应设卷扬张力检测。应设冷却水、氮气温度、压力、流量检测。
5 电炉EAF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铁水、废钢称重;
2) 应设各冷却给水总管温度、压力检测,上炉壳及冷却壁、短网系统、导电横臂、液压站和变压器的各回水支管及炉盖冷却回水总管的温度、温差、流量检测;
3) 宜设下炉壳炉底测温;
4) 带有底吹时,应执行第4款第4项的规定;
5) 带有氧气喷吹系统时,应执行第4款第2项的规定,并应设氧枪冷却给水压力、给回水温度、温差、流量、流量差检测、切断;
6) 对带有烟气余热利用、喷碳、连续给料的装置,应增设相应检测控制项目设计。
6 精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包炉LF:应设炉盖和短网侧冷却供水温度、压力、流量检测,冷却回水流量检测,水冷部件回水温度检测。底吹应执行第4款第4项的规定。
2) 合金微调CAS-OB:应设设备冷却给水温度、压力、流量检测,回水流量、流量差检测。应设底吹氩总管压力检测,支管流量调节、切断。带有顶吹氧OB时,应执行第4款第2、3项的规定。
3) 炉后钢包吹氩站:应设底吹氩总管压力检测,支管流量调节、切断。
4) AOD:应设铁水、废钢称重。应设耳轴、炉口等设备冷却给水压力、给回水温度、温差、流量、流量差检测、切断。应设烟道冷却给回水温度、温差、压力检测、切断,烟道冷却回水支管流量检测。应设侧吹氧气、氮气、氩气压力、流量检测,流量调节、切断。应设低压氮气总管压力检测、切断,低压氮气支管压力、流量检测、流量调节。带有顶吹氧时,应执行第4款第2、3项的规定。
5) VD:应设真空室真空度检测。应设设备冷却给水温度、压力检测,回水流量检测。带有底吹时,应执行第4款第4项的规定。
6) VOD:应设真空室真空度检测,烟气温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检测。应设设备冷却给水温度、压力检测,回水流量检测。带有底吹时,应执行本条第4款第4项。吹氧系统应执行本条第4款第2项,应增设吹氧管冷却介质压力、流量检测,流量调节、切断。
7) RH/RH-TB:应设真空槽内温度、真空度检测。应设提升氩气、氮气温度、压力检测,流量调节。应设烟气温度、流量检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检测。应设设备冷却给水温度、压力检测,回水流量检测。应设真空料斗称重,真空度检测,破真空阀控制。带有底吹时,应执行第4款第4项的规定。带有顶吹氧TB时,应执行第4款第2项的规定,并应增设吹氧管冷却介质压力、流量检测,流量调节、切断。
8) 真空泵:蒸汽喷射和机械真空泵,均应设各级真空度测量和真空阀的控制。对蒸汽喷射方式应增设蒸汽温度、流量、压力检测和压力调节。应增设各级冷凝器冷凝水温检测,一级冷凝器冷凝水液位、压力、流量检测,冷凝水总管温度、压力、流量检测。应增设热井液位、排水、排污压力、流量检测。
11.2.2 炼钢、精炼车间公辅设施应设下列主要检测控制项目:
1 余热回收和蓄热器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钢铁企业热力设施设计规范》GB 50569的有关规定。
2 烟气除尘与回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蒸发冷却器:应设出口烟温检测控制,喷水压力检测,流量调节、切断,蒸汽温度、压力、流量检测。
2) 烟道上升段:应设烟温检测。
3) 转炉炉口:应设炉口微差压检测控制。不宜设自动吹扫控制。
4) 灰仓转运系统:应设灰仓温度、压力、灰位检测。
5) 干法除尘:应设除尘器进出口烟温、出口压力检测,绝缘子气封流量检测。应设煤气冷却器液位检测控制,出口烟压检测,喷淋冷却水温度、压力、流量检测。
6) 湿法除尘:应设各设备进出烟温、压力、差压检测,浊环给水总管水温、压力、流量检测,氮气和喷水压力、流量检测,压力调节,反冲洗控制,液压站冷却水温度、压力、流量检测。
7) 风机房与放散回收:应设风机前后煤气温度、压力、差压检测。应设风机后一氧化碳、氧气含量分析,吹扫,三通切换阀、旁通阀、回收/点火放散控制,水封逆止阀及其液位检测控制。应设供冷却水、蒸汽、氮气、煤气压力检测。应设风机及其电机系统监控,宜设风机前流量检测。
3 各烘烤装置应含燃料计量仪表。
4 车间除尘应设除尘器入口温度、压力检测,除尘器差压检测。主要除尘点可设排烟阀控制,并可纳入相应控制室。
5 钢渣处理间应设给水流量检测。
6 水泵站:应设冷却泵组总管温度、压力、流量检测,补水流量检测,水池、安全水塔(箱)液位检测。可设上塔泵组总管流量检测,排污量检测,水质监测仪表。
7 能源介质检测控制应设车间级能源介质总检测控制,并可设工序级能源介质检测控制。
8 煤气柜及其加压站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的有关规定。
11.2.3 风机、布袋除尘器、冷却塔、变压器、液压站、钢包、铁包烘烤等仪表宜随工艺设备成套。
11.2.4 氧枪、浸渍管、喷枪制备、维修、烘烤等配套设施的仪表,宜执行上述炼钢、精炼主体设备仪表标准。
11.2.1 顶吹、底吹的喷吹气体视工艺要求可以由单一气体检测控制系统,也可以是多种气体检测控制系统。
第4款第2项预开度控制方式:为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在氧气压力控制系统内设置阀门的计算规定开度控制;在氧气流量控制系统内设置固定开度控制。
第4款第3项氧枪安全联锁信号系统:卷扬张力异常,氧枪支管压力异常,氧枪冷却水给水压力过低,给回水温差、流量差过高等信号组成氧枪安全联锁信号系统,一旦这些信号超过工艺设备的允许范围,应立即报警,并发出信号与电气联锁,提枪,检修,以保护氧枪设备,保证转炉正常生产。
第4款第4项转炉底吹喷吹气体的模式控制:在系统中预置模式控制表,表中包含每个炉次的各个阶段供给的气体种类和强度,系统按预置表内容运行,实现快速切换供气管路,供给不同的气体,并设定各种喷吹气体流量设定值,完成流量控制。
11.2.2 第7款设车间级,还是设工序级能源介质总检测控制,应视厂级能源中心的有无与规模而定。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1.1 仪表选型设计
- 下一节:11.3 仪表动力源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铁水预处理
- 4.1 工艺设计
- 4.2 粉剂
- 4.3 工艺设备
- 4.4 工艺布置
- 5 转炉炼钢
- 5.1 总体工艺设计
- 5.2 原材料准备及供应
- 5.3 工艺设备
- 5.4 车间布置
- 6 电炉炼钢
- 6.1 工艺设计
- 6.2 原材料准备及供应
- 6.3 工艺设备
- 6.4 电炉车间布置与厂房
- 7 炉外精炼
- 7.1 工艺设计
- 7.2 原材料准备及供应
- 7.3 工艺设备
- 7.4 工艺布置
- 8 炉渣处理
- 8.1 总体工艺设计
- 8.2 转炉渣
- 8.3 电炉渣
- 8.4 精炼渣和铸余渣
- 8.5 铁水预处理渣
- 8.6 不锈钢渣
- 8.7 工艺设备
- 8.8 工艺布置
- 9 机修与检化验
- 9.1 机修
- 9.2 检化验
- 10 电力
- 10.1 负荷分级及供电电源
- 10.2 供配电系统
- 10.3 无功补偿及电能质量
- 10.4 变(配)电所及电气室
- 10.5 供配电及传动设备
- 10.6 电气工程
- 11 仪表
- 11.1 仪表选型设计
- 11.2 检测控制项目
- 11.3 仪表动力源
- 11.4 仪表防护与安全
- 12 电信
- 13 自动化控制与信息化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基础自动化
- 13.3 过程控制
- 13.4 信息化
- 14 给水排水
- 14.1 一般规定
- 14.2 炼钢工艺用水水质及用水条件
- 14.3 供水系统
- 14.4 水处理设施
- 14.5 安全供水
- 14.6 水质稳定
- 14.7 补充水
- 14.8 水质分析及监测
- 15 热力
- 15.1 一般规定
- 15.2 转炉余热锅炉系统
- 15.3 电炉余热锅炉系统
- 15.4 炉外精炼热力设施
- 15.5 蒸汽供应
- 15.6 压缩空气供应
- 16 采暖通风空调及除尘
- 16.1 一般规定
- 16.2 采暖
- 16.3 通风
- 16.4 空调
- 16.5 除尘
- 17 燃气
- 17.1 一般规定
- 17.2 转炉煤气净化回收系统
- 17.3 燃气介质阀站和管网
- 18 建筑与结构
- 18.1 一般规定
- 18.2 主厂房
- 18.3 设备基础
- 18.4 工艺平台
- 18.5 公辅设施建筑
- 19 总图运输
- 19.1 厂址选择
- 19.2 厂区平面布置
- 19.3 运输
- 19.4 绿化
- 20 安全与环保
- 20.1 安全
- 20.2 消防
- 20.3 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 21 节能
- 22 工程与技术经济
- 22.1 工程经济
- 22.2 技术经济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