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3 涂料涂层
13.0.1 本章适用于涂料涂层的施工质量验收。
13.0.2 涂料涂层的检查数量应符合本规范第4.1.2条的规定。
13.0.3 涂料类品种、规格和性能的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从每次批量到货的材料中,根据设计要求按不同品种进行随机抽样检查。样品大小可由施工单位与供货厂家双方协商确定;
2 当抽样检测结果有一项为不合格时,应再进行一次抽样复检。当仍有一项指标不合格时,应判定该产品质量为不合格。
(Ⅰ)主控项目
13.0.4 涂料类的品种、型号、规格和性能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材料检测报告和现场抽样的复验报告。
13.0.5 涂料类的涂装施工条件、涂装配套系统、施工工艺和涂装间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13.0.6 涂层的厚度应均匀一致,涂层的层数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涂层厚度小于设计规定厚度的测点数,不应大于10%,且测点处实测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厚度的90%。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和采用磁性测厚仪检查。
(Ⅱ)一般项目
13.0.7 涂层表面应平整、色泽应一致,并应无流挂、起皱、脱皮、返锈、漏涂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采用5倍~10倍放大镜检查。
13.0.8 涂层的附着力应符合设计规定,涂层与钢铁基体的附着力(划格法)不应大于2级。涂层与钢铁基体的附着力(拉开法)不应小于5MPa。
检验方法:采用涂层附着力(划格法)或附着力(拉开法)仪器检查。
检查数量:设备每10m2检测3处,每处测点不得少于3个。管道每隔50m检测一处,每处测点不得少于3个。
13.0.9 当进行涂料涂层针孔检测时,设备涂料涂层的针孔漏点每平方米不得多于2个,管道每5m涂层针孔漏点不得多于1个。检测电压应根据涂料产品技术要求确定。
检验方法:采用涂层高电压火花检测仪或低电压漏涂检测仪检查。
(Ⅰ)主控项目
13.0.4 涂料的品种和质量是涂料类防腐蚀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品种的涂料性能差别很大,即使用同一品种不同厂家的涂料,其性能也不完全一致。采用不合格的涂料会导致质量事故,为此将涂料的品种和质量列为主控项目。
13.0.5 涂装配套系统、施工工艺及涂刷间隔时间等都是涂料性能要求的,在现场施工时应按涂料性能要求进行。否则会发生涂层咬底、中间层结合不牢等缺陷,故列为主控项目。
13.0.6 涂层的层数和厚度直接影响到涂层的使用寿命,故应满足设计的规定。考虑到因施工的不均匀性,涂层难免出现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厚度,这虽然不会立即造成质量事故,但会影响使用寿命。为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此条规定。
(Ⅱ)一般项目
13.0.7 涂层外观质量的检查是衡量涂料产品质量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涂层表面的平整和色泽直接影响到涂层的装饰效果。流挂、起皱、无脱皮、返锈、漏涂等缺陷表明产品质量和施工质量有问题,直接影响防腐蚀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13.0.8 涂层附着力的检查是控制涂料类防腐蚀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涂层附着力主要使用的标准方法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286、《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GB/T 529和《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的规定。
这些方法适用于单层或复合涂层和基层表面附着力的检查,也适用于涂层层间附着力的检查。涂层附着力检验是破坏性的,检查之后要求及时进行修补。
涂层和基层的附着力是涂层质量好坏的关键。涂层的附着力是指涂层牢固地附着在被涂物上而不剥落的能力。涂层间化学键力,涂层和被涂物间分子作用力,涂层和被涂物之间的静电引力等都是决定涂层附着力的关键。为了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常需提高成膜树脂的极性,并控制碳键聚合物的分子量。一般情况使它在成膜前分子量不太大,而在形成固化涂层时转化为高分子量的体型结构,这样可以提高涂层的附着力。涂层的附着力除由树脂结构起决定作用外,还与被涂物的材质和基体表面处理有密切关系。例如:铁红底涂料对铝表面附着力很差,而对除锈良好的钢铁表面有很好的附着力。一旦涂层附着力不好,会出现裂纹、起皱、脱皮等现象,工程投入使用后,腐蚀介质渗入,导致整个涂层的损坏,丧失防腐蚀能力。
13.0.9 涂层针孔质量在检查时宜选用涂层高电压火花仪或低电压漏涂检查仪检查方法。两种方法的区别在涂层上使用高压火花仪法,会导致涂层受损;使用低压漏涂法不会导致涂层受损,但检查针孔误差大。在选用高压火花仪使用前要对涂层的总厚度和涂层的绝缘性进行考虑,选择合适的测量电压。对于检查出的针孔及缺陷应按要求及时进行修补。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施工质量验收的划分
- 3.2 施工质量验收
- 3.3 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及组织
- 4 基体表面处理
- 4.1 一般规定
- 4.2 喷射或抛射处理
- 4.3 手工或动力工具处理
- 5 块材衬里
- 5.1 一般规定
- 5.2 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质量要求
- 5.3 胶泥衬砌块材
- 6 纤维增强塑料衬里
- 6.1 一般规定
- 6.2 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质量要求
- 6.3 衬里
- 7 橡胶衬里
- 7.1 一般规定
- 7.2 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 7.3 衬里
- 8 塑料衬里
- 8.1 一般规定
- 8.2 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 8.3 软聚氯乙烯板衬里
- 8.4 氟塑料板衬里设备
- 8.5 塑料衬里管道
- 9 玻璃鳞片衬里
- 9.1 一般规定
- 9.2 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质量要求
- 9.3 衬里
- 10 铅衬里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 10.3 衬铅
- 10.4 搪铅
- 11 喷涂聚脲衬里
- 12 氯丁胶乳水泥砂浆衬里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质量要求
- 12.3 衬里
- 13 涂料涂层
- 14 金属热喷涂层
- 15 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
- 附录A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附录B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 附录C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 附录D 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记录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