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1 一般规定
8.1.1 放线前应编制架线施工技术文件。
8.1.2 放线过程中,对展放的导线或架空地线应按本规范第3.4.1条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导线或架空地线的型号、规格直符合设计要求。
2 对制造厂在线上设有损伤或断头标志的地方,应查明情况妥善处理。
8.1.3 跨越电力线、弱电线路、铁路、公路、索道及通航河流时,应编制跨越施工技术措施。导线或架空地线在跨越档内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表A.0.7的规定。
8.1.4 放线滑轮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轮槽尺寸及所用材料应与导线或架空地线相适应。
2 导线放线滑轮轮槽底部的轮径,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放线滑轮基本要求、检验规定及测试方法》DL/T 685的规定。展放镀锌钢绞线架空地线时,其滑轮轮槽底部的轮径与所放钢绞线直径之比不宜小于15。
3 张力展放导线用的滑轮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放线滑轮基本要求、检验规定及测试方法》DL/T 685的规定外,其轮槽宽应能顺利通过接续管及其护套。轮槽应采用挂胶或其他韧性材料。滑轮的磨阻系数不应大于1.01。
4 对严重上扬、下压或垂直档距很大处的放线滑轮应进行验算,必要时应采用特制的结构。
5 应采用滚动轴承滑轮,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确保转动灵活。
8.1.5 架空绝缘导线的架设应选择在干燥的天气进行,气温应符合绝缘线制造厂的规定。
8.1.6 绝缘导线应在放线施工前后进行外观检查和绝缘电阻的测量,绝缘电阻值应合格,绝缘层应无损伤。
8.1.7 放、紧线过程中,导线不得在地面、杆塔、横担、架构、绝缘子及其他物体上拖拉,对牵引线头应设专人看护。
8.1.8 对已展放的导线和地线应进行外观检查,导线和地线不应有散股、磨伤、断股、扭曲、金钩等缺陷。
8.1.1 本条规定了架线前应有经过批准的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指导文件。完整有效的架线包括放线、紧线及附件安装等。
8.1.2 本条为新增条文。规定了外观检查应按照本规范第3.4.1条进行。
8.1.3 本条附录A中表A.0.7是根据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第12.0.16条的规定。
8.1.4 本条统一修改“滑车”为“滑轮”,规范了前后词语不一致,表达更为确切。
8.1.5 本条为新增条文。目前绝缘导线应用越来越多,因此增加绝缘线施工要求,本条款依据现行行业标准《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L/T 602第7.1.1条的规定。
8.1.6 本条为新增条文。强调绝缘导线在放线施工前后应进行绝缘电阻的测量,由此判断绝缘导线是否完好。
8.1.7 本条为新增条文。本条款依据现行行业标准《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L/T 602第7.1.3条的规定。
8.1.8 本条为新增条文。规定了应对已展放的导线和地线及时进行外观检查。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原材料及器材检验
- 3.1 一般规定
- 3.2 基础
- 3.3 杆塔
- 3.4 导地线
- 3.5 绝缘子和金具
- 4 测量
- 5 土石方工程
- 6 基础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现场浇筑基础
- 6.3 钻孔灌注桩基础
- 6.4 掏挖基础
- 6.5 混凝土电杆基础及预制基础
- 6.6 岩石基础
- 6.7 冬期施工
- 7 杆塔工程
- 7.1 一般规定
- 7.2 铁塔组立
- 7.3 混凝土电杆
- 7.4 钢管电杆
- 7.5 拉线
- 8 架线工程
- 8.1 一般规定
- 8.2 非张力放线
- 8.3 张力放线
- 8.4 连接
- 8.5 紧线
- 8.6 附件安装
- 8.7 光缆架设
- 9 接地工程
- 10 杆上电气设备
- 10.1 电气设备的安装
- 10.2 电气设备的试验
- 11 工程验收与移交
- 11.1 工程验收
- 11.2 竣工试验
- 11.3 竣工移交
- 附录A 对地及交叉跨越安全距离要求
- 附录B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杆塔上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统一格式
- 附录C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工程类别划分表
- 附录D 66kV及以下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查及验收记录表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