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 水压试验
8.0.1 钢管、岔管水压试验和试验压力值应按图样或设计技术文件规定执行。
8.0.2 钢管、岔管水压试验前,应制订安全措施和安全预案。
8.0.3 试验用闷头应通过设计计算确定。
8.0.4 试压时水温应在5℃以上。
8.0.5 呼吸管的一端应安装在钢管、岔管内试验状态下的最高位置。
8.0.6 当高程差大于100m的钢管段做水压试验时,宜在钢管段上端顶部设置真空破坏阀。
8.0.7 水压试验应在钢管、岔管制作或安装完成及质量检测合格后进行。充水前,应对工卡具、临时支撑件、支托、起重设备等解除拘束处理,且应对结构上的焊疤、划痕等缺欠进行修补打磨处理。
8.0.8 钢管、岔管水压试压时,应分级加载,每级均应做检测。加载至额定工作压力,保持30min以上,检测压力表指针保持稳定,无指针颤动现象等异常情况,才允许继续加压。加压速度以不大于0.3MPa/min为宜,当压力大于10MPa以上时,加压速度不大于0.2MPa/min为宜。升至最大试验压力,保持30min以上,此时压力表指示的压力应无变动。然后下降至工作压力,保持30min以上。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无渗水、混凝土裂缝、镇墩异常变位和其他异常情况。
8.0.9 钢管、岔管水压试验完成后,通过增压系统的溢流控制阀以不大于0.5MPa/min的速度分级卸至钢管内水的自重压力,再打开钢管段上端的呼吸管阀门后,进行排水作业。
8.0.10 试验系统在试验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处理时,应通过增压系统的溢流控制阀将系统压力卸至自重压力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8.0.11 需要焊接、热切割、碳弧气刨、热矫形等作业时,应先将管内水排空。
8.0.1 水压试验分为工作压力试验、超压试验两种。水压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钢管、钢岔管的设计、制作及安装等的强度,以及制作安装的严密性。同时对塑性好、有屈服现象的低碳钢和低合金钢即含有铁素体类型的钢可消除一定的焊接残余应力。水压试验不仅是检查焊缝、进入孔、伸缩节及其各类阀门是否渗漏水,检查混凝土有无裂纹、镇墩有无异常变位等,而且也是验证勘测、设计、施工等是否符合安全质量要求。水压试验过程中应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避免发生突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8.0.2 水压试验安全措施和安全预案,是一个涉及技术和安全很重要的一个程序环节。至于由哪个单位来制订(业主制订或设计单位制订或施工单位制订),这个在条文中未作规定,因为这属于管理范畴,而不属于技术范畴。当由施工单位制订时,则应由业主主持,会同设计、监理对其进行审核后,才能进行实施。
8.0.3 当钢管管口直径大、压力载荷大时,应采用椭球形闷头或碟形闷头。因为椭球形闷头或碟形闷头是一种比较能适应各种直径及较大工作压力的闷头。它与平板闷头、圆锥形闷头比较用料节省。过去由于制作椭圆形闷头或碟形闷头是采用模压或锻打的办法加工,受设备的限制,制作困难。近年来采用旋压法、爆炸法成形,使得椭圆形闷头或碟形闷头的加工在某些意义上来说,比平板闷头、圆锥形闷头的加工更为方便和经济了。
当制作大型椭球形闷头和碟形闷头受设备条件限制时,可采用圆锥形闷头。圆锥形闷头大头端应设置加劲环,以抵抗锥形管体产生的分压拉应力,防止钢管压瘪。小头端部可为平盖闷头,亦可为椭球形闷头。闷头材质宜选择低碳钢和低合金钢制作,这样制作工艺较为简便。因为椭球形和碟形闷头在制作时要进行热加工,而高强钢材质的闷头在热加工时将会导致金相组织的改变,从而改变其力学性能。而采用热处理方法采恢复高强钢的原状态的力学性能,很为繁琐麻烦,且受到设备等的条件限制。当椭球形闷头或碟形闷头受到外协工期不可控时,可自制平盖闷头。只是后者比前者需要的钢板量要大一些。
由于小直径的钢管或岔管做水压试验比较容易,打压闷头也便于制作,所需投资也不是很大,所以便于实施。然而随着钢管直径的增大做水压试验变得越加困难。而大直径的钢管往往是资质比较高的设计和施工单位设计和制作安装,技术力量强,施工和检验设备齐全,选材慎重,施工严谨,经验丰富,钢管质量得到保证。大直径的钢管要做水压试验不仅技术上存在一定难度,同时耗资比较大,工期较长,当确实有一定困难时,应经各方论证后确定是否可以免做水压试验。
8.0.4 不锈钢或不锈钢复合钢板制作的钢管、岔管等,当采用自来水(含氯)做水压试验时,水压试验后又无法立即清除干净水渍时,应控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25mg/L,这主要是氯离子C1-与铬Cr容易发生反应,导致某些不锈钢产生贫铬区而出现晶界腐蚀和点蚀。尤其是采用氯化处理的自来水进行水压试验时,对这点尤为注意。
8.0.5 呼吸管又叫排(补)气管。由于结构和场地原因,使得呼吸管不便安装在钢管或岔管顶部位置时,可在便于安装、观察位置穿过钢管或岔管壁,再焊接一根小钢管在钢管或岔管内部将呼吸管口引到最高顶部位置进行排气和补气。
当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偏低、压力表量程过大时,将会导致读数不准。当压力表和百分表使用前不进行检定校准时,读数可能就不是真实数据。
8.0.6 在水压试验钢管段上端顶部设置真空破坏阀的目的,是防止误操作或下端突然漏水时,钢管段上端顶部的呼吸管未打开或来不及打开而使钢管上段没有即时得到空气补充而形成真空汽化导致蒸汽爆炸,从而酿成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8.0.8 水压试验应在钢管、岔管制作或安装完成,并按规定进行几何尺寸及焊接接头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水压试验管内充水前,应对工卡具、临时支撑件、支托、起重设备等可能改变结构本身拘束边界条件的设施,进行解除拘束处理,且应对结构上的焊疤、划痕等缺欠进行修补打磨,并进行全面检查。充水速度不宜过快,高水头的管道宜采用分级充水的方式进行,以便及时发现钢管因充水而产生的质量问题。充水速度过快可能会使旁通管出口流速过高而使管内防腐涂层遭受破坏,充水速度过快也可能会使呼吸管排气时卷出水来,产生空气排净的假象。当充水操作不当、管内空气尚未排尽时,在随后的加压中将会导致压力表指针的颤动、读数不准,打压结束后打开排气阀排水时,将会排出的不是水,而排出的是发出尖啸的压缩空气导致管道的振动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充水结束后,打压之前应对钢管重要部位进行一次有无渗漏水检测。
水压试验时外加压力的加压速度以不大于0.3MPa/min为宜,而在10MPa压力以上,加压速度以不大于0.2MPa/min为宜。如果加压速度过快,将使钢管的某些变形会在某一定压力的过程中出现突变,使钢管引起冲击或振动,也使压力不能平稳。当压力高的时候,如果升压速度快,产生的动压比较大,容易对钢管及其附属设备产生危害,降低寿命,所以应避免压力波动。但是,加压速度太慢,会因钢管的某些细小的渗漏而使压力加不上去。管内容积大时,加压速度太慢,还会使水压试验工期不必要的延长。
8.0.9 本条主要规定了打压结束后怎样放空管内水。当不将钢管道上端的呼吸管上的呼吸阀打开补气时,而直接就排水,这样将会造成管内真空导致管道失稳,甚至发生真空汽化爆裂的危险。
8.0.11 管内水排空、水汽干燥后才能进行焊接、热切割等作业,以免焊接时产生焊缝气孔等焊接缺欠。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7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质量检测
- 下一节:9 包装、运输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基本规定
- 3 制作
- 3.1 直管、弯管和渐变管的制作
- 3.2 岔管制作
- 3.3 伸缩节制作
- 4 安装
- 4.1 一般规定
- 5 焊接
- 5.1 一般规定
- 5.2 焊接工艺要求
- 5.3 焊接工艺评定
- 5.4 焊接接头检测
- 5.5 缺欠处理
- 6 焊后消应处理
- 7 防腐蚀
- 7.1 表面预处理
- 7.2 涂料涂装
- 7.3 涂料涂层质量检测
- 7.4 金属喷涂
- 7.5 金属涂层质量检测
- 7.6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施工
- 7.7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质量检测
- 8 水压试验
- 9 包装、运输
- 10 验收
- 10.1 过程验收
- 10.2 完工验收
- 附录A 钢板性能标准和表面质量标准
- 附录B 线膨胀量计算和大气露点换算表
- 附录C 钢管焊接材料选用
- 附录D 焊接工艺评定力学性能试验
- D.1 对接接头试件制备
- D.2 对接接头力学性能试样的形状和尺寸
- D.3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和合格标准
- D.4 角焊缝试件
- 附录E 预焊接工艺规程和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格式
- 附录F 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
- 附录G 涂料配套性能及涂层厚度
- 附录H 金属涂层厚度和结合性能的检测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