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3.2 岔管制作
3.2.1 岔管的画线、切割、卷板的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3.1节中的有关规定。
3.2.2 球形岔管的球壳板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球壳板曲率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2-1的规定。
表3.2.2-1 球壳板曲率的允许偏差
2 球壳板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2-2的规定。
表3.2.2-2 球壳板几何尺寸允许偏差(mm)
3.2.3 岔管不宜采用带垫板的焊接接头。
3.2.4 肋梁系岔管和无梁岔管宜在制作场内进行整体预组装或组焊,预组装或组焊后岔管的各项尺寸应符合表3.2.4的规定。
表3.2.4 肋梁系岔管和无梁岔管的组装或组焊后的允许偏差(mm)
3.2.5 月牙肋或梁的分段弦长方向应与钢板的压延方向一致。月牙肋或梁当需拼装对接时,拼装对接焊缝应避开其最大横截面位置8°~10°圆心角值,且不应小于800mm弧长,其余位置拼接段不应小于500mm弧长。当不满足本条前述规定时,可将其三段等分,且每段不应小于500mm。
3.2.6 球形岔管预组装或组焊后球岔各项尺寸的允许偏差除应符合本规范表3.2.4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表3.2.6的规定。
表3.2.6 球形岔管组装或组焊后的允许偏差
3.2.7 岔管预组装后,应做好标识,应具有可追溯性。
3.2.4 肋梁系岔管和无梁岔管的施工,要考虑到施工运输、吊装、地质地貌、运输线路、运输桥涵等条件,才能采用是在制作场整体组焊,或在制作场预组装后解体成运输单元体或瓦片,再运输进入岔管安装位置进行安装。在本规范表3.2.4序号2和序号3中的允许偏差,考虑到岔管通常都是在制作场施工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制作,几何尺寸比较容易保证,为了防止岔管安装时对装难度加大,为此,将岔管相对于直管而言,允许偏差带进行了缩窄处理。
3.2.5 月牙肋或梁的分段弦长方向应与钢板的压延方向一致,主要是防止钢板的各向异性,下料时其弦长顺钢板的压延方向一致,这样受力性能会更加得以可靠保证。之所以要求避开月牙肋或梁系最大横截面8°~10°圆心角值而进行焊缝对装拼接,是由于在其最大横截面处受力最大。而焊接接头又是其性能的薄弱部位,所以应该避开最大受力处。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3.1 直管、弯管和渐变管的制作
- 下一节:3.3 伸缩节制作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基本规定
- 3 制作
- 3.1 直管、弯管和渐变管的制作
- 3.2 岔管制作
- 3.3 伸缩节制作
- 4 安装
- 4.1 一般规定
- 5 焊接
- 5.1 一般规定
- 5.2 焊接工艺要求
- 5.3 焊接工艺评定
- 5.4 焊接接头检测
- 5.5 缺欠处理
- 6 焊后消应处理
- 7 防腐蚀
- 7.1 表面预处理
- 7.2 涂料涂装
- 7.3 涂料涂层质量检测
- 7.4 金属喷涂
- 7.5 金属涂层质量检测
- 7.6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施工
- 7.7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质量检测
- 8 水压试验
- 9 包装、运输
- 10 验收
- 10.1 过程验收
- 10.2 完工验收
- 附录A 钢板性能标准和表面质量标准
- 附录B 线膨胀量计算和大气露点换算表
- 附录C 钢管焊接材料选用
- 附录D 焊接工艺评定力学性能试验
- D.1 对接接头试件制备
- D.2 对接接头力学性能试样的形状和尺寸
- D.3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和合格标准
- D.4 角焊缝试件
- 附录E 预焊接工艺规程和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格式
- 附录F 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
- 附录G 涂料配套性能及涂层厚度
- 附录H 金属涂层厚度和结合性能的检测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