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2 接地与等电位联结
8.2.1 当建筑物设总接地端子时,可采用相同材质及规格的导体加以延伸,使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能以最短的路径连接至作为参考地电位的接地装置。
8.2.2 保护接地连接线、功能接地连接线宜分别接向总接地端子。
8.2.3 等电位联结线宜为铜质,可置于槽盒内或明敷,且应便于接线。当功能性接地线和等电位联结线采用裸导体明敷时,应在穿墙、板处及支撑物处做绝缘处理。
8.2.4 建筑物中的下列部件应做等电位联结:
1 管道的金属部分;
2 信息/数据传输电缆的屏蔽层和铠装;
3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的可导电外壳;
4 辅助等电位联结线。
8.2.5 当一个建筑智能化系统涉及几幢建筑物时,建筑物间的接地装置宜做等电位联结。当建筑物接地装置间不能实现电气连通时,应通过使用光缆等传输手段将不同建筑物间的智能化系统进行有效隔离。
8.2.6 等电位联结网络宜按楼层分别设置。每层内的等电位联结网络可连接成闭合环路,其安装位置应便于日后的实际使用。
顶部
- 上一节:8.1 一般规定
- 下一节:8.3 防静电及电磁屏蔽接地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电磁环境规划
- 3.1 一般规定
- 3.2 电磁环境评价与限值
- 4 供配电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电网电能质量
- 4.3 电气设备的谐波电流发射限值
- 4.4 电气设备的谐波抗扰度
- 4.5 供配电系统谐波及其防治
- 4.6 供配电系统电压异常及其防治
- 5 建筑智能化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系统设计
- 5.3 系统供电
- 5.4 线路敷设
- 6 防静电工程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民用建筑
- 6.3 一般工业建筑
- 7 电磁屏蔽工程设计
- 7.1 一般规定
- 7.2 技术要求
- 8 接地工程设计
- 8.1 一般规定
- 8.2 接地与等电位联结
- 8.3 防静电及电磁屏蔽接地
- 8.4 高频电子系统接地
- 9 工程施工
- 9.1 一般规定
- 9.2 供配电系统
- 9.3 建筑智能化系统
- 9.4 防静电工程
- 9.5 电磁屏蔽工程
- 9.6 高频电子系统接地
- 10 工程检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电磁环境检测
- 10.3 电能质量检测
- 10.4 电磁屏蔽效能检测
- 10.5 防静电检测
- 11 工程验收
- 11.1 一般规定
- 11.2 验收条件及验收组织
- 11.3 验收
- 附录A 变压器K系数和降容系数D的计算方法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