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1 一般规定
6.1.1 防静电环境可根据静电电位限值划分为三级:一级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00V,二级不应大于200V,三级不应大于1000V。
6.1.2 防静电环境等级划分应符合表6.1.2的规定。
表6.1.2 防静电环境等级
6.1.3 防静电工程设计应根据其使用特点确定设置范围。
6.1.4 静电放电(ESD)接地连接点与接地体之间各搭接处的接触电阻不应大于0.1Ω。
6.1.5 防静电地面及装修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静电地面构造应具备将静电电荷迅速、安全泄放到大地的接地通路;
2 防静电地面的对地电阻值应符合表6.1.5-1的规定;
表6.1.5-1 防静电地面的对地电阻值
3 防静电地面面层的表面电阻值和摩擦起电电压限值应符合表6.1.5-2的规定;
表6.1.5-2 防静电地面面层的表面电阻值和摩擦起电电压限值
4 防静电地面应符合防静电均匀性要求;
5 防静电环境装修设计中,门窗、柱、墙、顶棚的选材应符合静电耗散性要求。
6.1.6 防静电环境的管道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工程应根据静电序列选择有利于消除静电的材料;
2 金属管道应全程电气连通,且管道两端均应接地;
3 非导体材料制成的管道应在管外或管内绕以金属丝网,并将金属丝网接地;
4 金属管道应与附近的其他金属物件做等电位联结。
6.1.7 防静电环境的空调与通风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空调与通风系统应按静电耗散的环境湿度要求进行自动控制,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RH~60%RH,必要时应设自动增湿和除湿装置;
2 空调系统应选择金属风管,风管及附属装置应电气连通并接地;
3 空调系统管道保温层的表层材料应选择金属箔材,并应接地;
4 通风系统的柔性风管和吸风罩应选择金属材料或其他符合导静电要求的材料制作,不得选用表面电阻率大于1×1012Ω/m2的非金属材料制作。
6.1.6 静电序列是根据两种物质相互接触时产生静电的极性,将各种物质依次排成的序列。根据这个序列,前后两种物质接触时,前者带正电,后者带负电。可用各种物质的功函数不同或物质的极性基团不同来解释。带电极性等情况还与温度、杂质等因素有关。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物体互相摩擦时,一定是一种物体带正电荷,另一种物体带负电荷。静电序列是指从正负电荷着眼,把物质按照由带正电到带负电的顺序整理成的推列次序。下面是一个摩擦带静电序列(从正到负):
(+)玻璃、有机玻璃、尼龙、羊毛、丝绸、赛璐珞、棉织品、纸、金属、黑橡胶、涤纶、维尼纶、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
在以上序列中。玻璃最容易失去电子,聚四氟乙烯最容易得到电子。序列中任何一物质与它后面的物质摩擦,前者带正电,后者带负电。例如有机玻璃与丝绸摩擦,有机玻璃带正电,丝绸带负电;丝绸与涤纶摩擦,丝绸带正电,涤纶带负电。
对接触起电的物体,应该尽量选用在带点序列中位置相邻近的,可减少静电荷的产生;在静电序列中相隔较远的两种物体相接触产生的接触电位差也较大。
静电序列与下列物理和化学因素有关:
(1)不同异种物质的配伍;
(2)物质的化学结构;
(3)物质表面的性质,如被污染的程度、氧化的状况、吸附的能力;
(4)物质表面的物理状态,如温度的高低,发生应变的状态——扭转、弯曲;
(5)两物质的接触方式,如摩擦、撞击等。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电磁环境规划
- 3.1 一般规定
- 3.2 电磁环境评价与限值
- 4 供配电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电网电能质量
- 4.3 电气设备的谐波电流发射限值
- 4.4 电气设备的谐波抗扰度
- 4.5 供配电系统谐波及其防治
- 4.6 供配电系统电压异常及其防治
- 5 建筑智能化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系统设计
- 5.3 系统供电
- 5.4 线路敷设
- 6 防静电工程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民用建筑
- 6.3 一般工业建筑
- 7 电磁屏蔽工程设计
- 7.1 一般规定
- 7.2 技术要求
- 8 接地工程设计
- 8.1 一般规定
- 8.2 接地与等电位联结
- 8.3 防静电及电磁屏蔽接地
- 8.4 高频电子系统接地
- 9 工程施工
- 9.1 一般规定
- 9.2 供配电系统
- 9.3 建筑智能化系统
- 9.4 防静电工程
- 9.5 电磁屏蔽工程
- 9.6 高频电子系统接地
- 10 工程检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电磁环境检测
- 10.3 电能质量检测
- 10.4 电磁屏蔽效能检测
- 10.5 防静电检测
- 11 工程验收
- 11.1 一般规定
- 11.2 验收条件及验收组织
- 11.3 验收
- 附录A 变压器K系数和降容系数D的计算方法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