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3 墙面
4.3.1 墙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墙面施工应在完成基底打磨与清理的粉尘作业、现场清洁、表面涂界面剂和涂刷涂料后进行。
2 旧墙面应在基底清理干净后再涂界面剂,然后用腻子刮平。
3 对于送风和回风静压箱空间,暴露表面的钢筋混凝土宜采用清水混凝土。
4.3.2 瓷板墙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选用大尺寸直角边瓷板,其表面应乎整、洁净、色泽一致,无裂痕和缺损。
2 瓷板的基底应平整,瓷板与基底之间的浇注材料应饱满密实。
3 瓷板拼缝应乎直,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要求时,拼缝宽度不应大于1mm。
4 瓷板墙面的阴阳角应用弧形瓷条过渡。
5 瓷板上的孔洞应切割吻合、边缘整齐,并应密封。
6 瓷板嵌缝应用添加抑菌剂的中性密封胶嵌实。
4.3.3 涂料墙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底表面应打磨平整、清理干净,无浮尘。
2 涂料应具有耐水、耐磨和耐酸碱特性。当有防霉要求时,应在涂料中加入抑菌剂,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漆膜耐霉菌测定法》GB 1741的规定,进行人工施菌培养,并达到规定的要求。
4.3.4 金属夹心板墙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装配式金属夹心板的钢板名义厚度不应小于0.5mm,与整体充填材料粘贴牢固、无空鼓、脱层和断裂。
2 金属夹心板墙面的内部充填材料应使用难燃或不燃材料,不得使用有机材料。
3 金属夹心板施工安装时,应首先进行吊挂件、锚固件等,与主体结构和楼面、地面的预设件固定。所有这些金属件都应作防腐、防锈处理。
4 金属夹心板安装前应严格画线、编号,墙角应垂直交接。
5 安装过程中不得剥离金属夹心板表面保护膜,不得撞击板面。
6 正压洁净室应在金属夹心板正压面用中性密封胶密封缝隙。当负压洁净室不能在负压面密封时,应在缝内嵌密封条挤紧,并应在室内面涂密封胶。
7 金属夹心板不宜在现场开洞。板上各类洞口应切割方正、边缘整齐,对其中的填充材料的切割边缘应用密封胶均匀镶嵌密封。
8 金属夹心板墙面的金属面与骨架之间应有导静电措施。
4.3.5 整体金属壁板墙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支撑和加强龙骨架应位置正确,与墙面、地面、加强部位的连接应牢固。龙骨架及各种金属件均应作防腐、防锈处理。
2 金属面板与骨架的连接应留够面板间热胀冷缩的量。金属面板背面应贴绝热层,与骨架之间应有导静电措施。
3 对焊接、连接部位应作好防腐、防锈处理。
4 每间洁净室如需现场喷涂,每层喷涂应一次完成。
4.3.6 非金属面板墙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金属面板应符合建筑防火要求,材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规定。
2 饰面板应色泽一致,板画应无裂缝、划痕、凹凸和褪色等缺陷。
3 非金属面板不应在土建墙上直接粘贴施工。
4 非金属面板施工时,应按材质要求预留伸缩缝。
4.3.7 卷材墙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墙面基底应平整、干燥。
2 卷材应表面光洁,无缺陷,色泽一致。
3 应处理好和踢脚板及吊顶的连接。
4 卷材的粘贴、接缝、环境温湿度宜符合本规范第4.2.4条第5款的要求。
4.3.1 一般要求:指明地面一般要求,但其重点是表面质量。
4.3.2 瓷板墙面:过去习惯称瓷砖墙面,而按现行建筑装饰施工的专业规范,改称瓷板墙面,因为这种“砖”是很薄的。由于瓷板墙面均有缝,而缝中打胶有长菌的可能,所以考虑加抑菌剂,规范组的实验已证明这是可行的。
4.3.3 涂料墙面:有耐酸碱要求的,应经96h浸泡不起泡脱落,耐洗刷达到300次以上无明显变化。防霉涂料的要求属于0级——施菌培养7d不长菌。
4.3.4 金属夹心板墙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金属夹心板墙面:由于这些年生产厂不断降低钢板面层厚度,甚至只有0.3mm,因此强调必须不小于(考虑到板的正负误差,实际厚度可能在0.47mm左右)为0.5mm。
2 如果夹心板内充填的是有机可燃材料,非常容易引发火灾,国内外均有火灾实例,同时火灾发生后往往由于有机材料产生的毒烟置人于死地。在相关规范(如《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中也有同样规定。
4 壁板安装前,应严格在地面弹线并标注尺寸,安装时如误差较大应对配件单体进行调整或更换,防止累积误差出现壁板不能闭合甚至倾斜扭曲的现象。
6 为了确保密封,正压室应在正压面封胶,负压室在室外负压不好封,强调负压缝内嵌封,然后再在室内负压面封。
4.3.5 整体金属壁板:主要应防止焊接连接后的伸缩,骨架在墙后应防腐防锈,同时为了表面观感,喷涂应一次完成。
4.3.6 非金属面板:为避免非金属面板在墙上粘贴粘不满、涂不光,以及热胀冷缩等问题,根据非金属面板施工的一般特点,提出不宜粘贴,可采用挂贴。其中有机饰面板有伸缩问题,应留足够的伸缩缝。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建筑结构
- 3.1 一般规定
- 3.2 结构施工要求
- 3.3 分项验收
- 4 建筑装饰
- 4.1 一般规定
- 4.2 地面
- 4.3 墙面
- 4.4 吊顶
- 4.5 墙角
- 4.6 门窗
- 4.7 缝隙密封
- 4.8 分项验收
- 5 风系统
- 5.1 一般规定
- 5.2 风管和配件制作
- 5.3 风管安装
- 5.4 部件和配件安装
- 5.5 风口的安装
- 5.6 送风末端装置的安装
- 5.7 分项验收
- 6 气体系统
- 6.1 一般规定
- 6.2 管材及附件
- 6.3 管道系统安装
- 6.4 管道系统的强度试验
- 6.5 管道系统的吹除
- 6.6 气体供给装置
- 6.7 分项验收
- 7 水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2 给水
- 7.3 排水
- 7.4 热水
- 7.5 纯化水与高纯水
- 7.6 分项验收
- 8 化学物料供应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储存设施
- 8.3 管道与部件
- 8.4 分项验收
- 9 配电系统
- 9.1 一般规定
- 9.2 线路
- 9.3 电气设备与装置
- 9.4 分项验收
- 10 自动控制系统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自控设备的安装
- 10.3 自控设备管线的施工
- 10.4 自控设备的综合调试
- 10.5 分项验收
- 11 设备安装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净化设备安装
- 11.3 设备层中的空调及冷热源设备安装
- 11.4 生物安全柜安装
- 11.5 工艺设备安装
- 11.6 分项验收
- 12 消防系统
- 12.1 一般规定
- 12.2 防排烟系统
- 12.3 防火卷帘、防火门和防火窗
- 12.4 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
- 12.5 分项验收
- 13 屏蔽设施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屏蔽体
- 13.3 屏蔽室
- 13.4 管线、门洞和其他要求
- 13.5 分项验收
- 14 防静电设施
- 14.1 一般规定
- 14.2 防静电地面
- 14.3 防静电水磨石地面
- 14.4 防静电聚氯乙烯(PVC)地板
- 14.5 防静电瓷质地板
- 14.6 面层和涂层
- 14.7 系统部件
- 14.8 分项验收
- 15 施工组织与管理
- 15.1 一般规定
- 15.2 人员和文件
- 15.3 施工措施
- 15.4 安全措施
- 15.5 环境保护与节能
- 16 工程检验
- 16.1 一般规定
- 16.2 检验项目及方法
- 16.3 检验周期
- 16.4 性能检验
- 17 验收
- 17.1 一般规定
- 17.2 分项验收阶段
- 17.3 竣工验收阶段
- 17.4 性能验收阶段
- 17.5 工程验收
- 17.6 使用验收
- 附录A 风管分段漏风检测方法
- A.1 检测装置
- A.2 检测方法
- A.3 管段漏风量计算
- 附录B 施工检查记录表
- 附录C 施工验收记录表
- 附录D 高效空气过滤器现场扫描检漏方法
- D.1 原理
- D.2 光度计法
- D.3 粒子计数器法
- D.4 检漏气溶胶的发生
- 附录E 洁净室综合性能检验方法
- E.1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
- E.2 静压差的检测
- E.3 单向流洁净室截面风速不均匀度的检测
- E.4 微粒计数浓度的检测
- E.5 温湿度的检测
- E.6 噪声的检测
- E.7 照度的检测
- E.8 悬浮微生物的检测
- E.9 表面导静电性能的检测
- E.10 微振的检测
- E.11 自净时间的检测
- E.12 气流的检测
- E.13 甲醛浓度检测
- E.14 氨浓度检测
- E.15 臭氧浓度检测
- E.16 二氧化碳浓度检测
- 附录F 洁净室生物学评价方法
- F.1 回、排风高效过滤风口微生物透过率
- F.2 对微生物气溶胶局部泄漏扩散的抑制能力评价
- F.3 生物安全柜的隔离系数
- 附录G 洁净室气密性检测方法
- G.1 原理
- G.2 压力衰减法
- G.3 恒压法
- G.4 安全要求
- 附录H 分子态污染物的检测
- H.1 分子态污染物(amc)
- H.2 检测方法
- H.3 撞击采样法
- H.4 吸附管采样法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