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 总则
1.0.1 为在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3章起简称洁净室)的施工及验收中,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规范施工要求,统一检验方法,明确验收标准,以保证施工和安装质量,达到节能、节材、节水、保护环境和安全操作的目的,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整体和装配的、固定和移动的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的施工及验收。
1.0.3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由具有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专业资质的施工企业,按批准的文件和图纸施工,施工人员均应经过有关洁净室的施工、验收规范的培训及考核,特殊工种应持有上岗证,并应由具有专业监理资质和经过专业培训的监理机构实行全过程监理。
2 施工前应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各工种之间应密切配合,按程序施工。没有图纸、技术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项目不应施工。工程施工中需修改设计时应有设计单位的变更文件。对没有竣工图纸的工程项目不应进行性能验收。
3 工程所用的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的规格、型号、性能及技术指标均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并有齐全合法的质量证明文件。对质量有疑义的,必须进行检验。过期材料不得使用。
4 分部分项工程或工程中的复杂工序施工完毕后,应进行分项验收,分项验收不合格的必须返工直至合格,并记录备案。
1.0.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配套使用。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的施工及验收,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1 施工质量固然是本规范要达到的目的,但节能、环保和安全也是不可忽略的。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是指以洁净室为主体,包括其附属的、辅助的周边用房或局部环境,这些用房或环境将对洁净室性能产生影响,因而也必须受控。
1.0.2 关于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名称说明如下:
1 关于本规范的名称问题,因为它是行标《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以下简称“原行标”)的提升,所以仍用原名。
2 最近ISO的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技术委员会的一系列标准冠名为《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为了简化,本规范没有用此名称,而在条文中说明适用于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并在术语中对“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作了说明。
3 以控制无生命微粒为主的是工业洁净室,以控制生命微粒为主的是生物洁净室。
生物洁净室用于制药厂时工艺上有无菌药品和非无菌药品之分。所谓非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未列有菌检查项目,列出要无菌检查的则为无菌药品。无菌药品和非无菌药品分为“非最终灭菌”和“最终灭菌”两类。这两类都要实行微生物控制,都不允许有菌沾染,都要用生物洁净室,只是级别不同,所以从洁净室施工及验收上来说都是一样的。
1.0.3 建设主管部门是指中央或地方一级主管建设的部门,专业资质是指施工专业或其所在大行业的资质(例如机电安装)。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建筑结构
- 3.1 一般规定
- 3.2 结构施工要求
- 3.3 分项验收
- 4 建筑装饰
- 4.1 一般规定
- 4.2 地面
- 4.3 墙面
- 4.4 吊顶
- 4.5 墙角
- 4.6 门窗
- 4.7 缝隙密封
- 4.8 分项验收
- 5 风系统
- 5.1 一般规定
- 5.2 风管和配件制作
- 5.3 风管安装
- 5.4 部件和配件安装
- 5.5 风口的安装
- 5.6 送风末端装置的安装
- 5.7 分项验收
- 6 气体系统
- 6.1 一般规定
- 6.2 管材及附件
- 6.3 管道系统安装
- 6.4 管道系统的强度试验
- 6.5 管道系统的吹除
- 6.6 气体供给装置
- 6.7 分项验收
- 7 水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2 给水
- 7.3 排水
- 7.4 热水
- 7.5 纯化水与高纯水
- 7.6 分项验收
- 8 化学物料供应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储存设施
- 8.3 管道与部件
- 8.4 分项验收
- 9 配电系统
- 9.1 一般规定
- 9.2 线路
- 9.3 电气设备与装置
- 9.4 分项验收
- 10 自动控制系统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自控设备的安装
- 10.3 自控设备管线的施工
- 10.4 自控设备的综合调试
- 10.5 分项验收
- 11 设备安装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净化设备安装
- 11.3 设备层中的空调及冷热源设备安装
- 11.4 生物安全柜安装
- 11.5 工艺设备安装
- 11.6 分项验收
- 12 消防系统
- 12.1 一般规定
- 12.2 防排烟系统
- 12.3 防火卷帘、防火门和防火窗
- 12.4 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
- 12.5 分项验收
- 13 屏蔽设施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屏蔽体
- 13.3 屏蔽室
- 13.4 管线、门洞和其他要求
- 13.5 分项验收
- 14 防静电设施
- 14.1 一般规定
- 14.2 防静电地面
- 14.3 防静电水磨石地面
- 14.4 防静电聚氯乙烯(PVC)地板
- 14.5 防静电瓷质地板
- 14.6 面层和涂层
- 14.7 系统部件
- 14.8 分项验收
- 15 施工组织与管理
- 15.1 一般规定
- 15.2 人员和文件
- 15.3 施工措施
- 15.4 安全措施
- 15.5 环境保护与节能
- 16 工程检验
- 16.1 一般规定
- 16.2 检验项目及方法
- 16.3 检验周期
- 16.4 性能检验
- 17 验收
- 17.1 一般规定
- 17.2 分项验收阶段
- 17.3 竣工验收阶段
- 17.4 性能验收阶段
- 17.5 工程验收
- 17.6 使用验收
- 附录A 风管分段漏风检测方法
- A.1 检测装置
- A.2 检测方法
- A.3 管段漏风量计算
- 附录B 施工检查记录表
- 附录C 施工验收记录表
- 附录D 高效空气过滤器现场扫描检漏方法
- D.1 原理
- D.2 光度计法
- D.3 粒子计数器法
- D.4 检漏气溶胶的发生
- 附录E 洁净室综合性能检验方法
- E.1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
- E.2 静压差的检测
- E.3 单向流洁净室截面风速不均匀度的检测
- E.4 微粒计数浓度的检测
- E.5 温湿度的检测
- E.6 噪声的检测
- E.7 照度的检测
- E.8 悬浮微生物的检测
- E.9 表面导静电性能的检测
- E.10 微振的检测
- E.11 自净时间的检测
- E.12 气流的检测
- E.13 甲醛浓度检测
- E.14 氨浓度检测
- E.15 臭氧浓度检测
- E.16 二氧化碳浓度检测
- 附录F 洁净室生物学评价方法
- F.1 回、排风高效过滤风口微生物透过率
- F.2 对微生物气溶胶局部泄漏扩散的抑制能力评价
- F.3 生物安全柜的隔离系数
- 附录G 洁净室气密性检测方法
- G.1 原理
- G.2 压力衰减法
- G.3 恒压法
- G.4 安全要求
- 附录H 分子态污染物的检测
- H.1 分子态污染物(amc)
- H.2 检测方法
- H.3 撞击采样法
- H.4 吸附管采样法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