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B 渗沥液产生量计算方法
B.0.1 渗沥液最大日产生量、日平均产生量及逐月平均产生量宜按下式计算,其中浸出系数应结合填埋场实际情况选取。
式中:Q——渗沥液产生量(m3/d);
I——降水量(mm/d)。当计算渗沥液最大日产生量时,取历史最大日降水量;当计算渗沥液日平均产生量时,取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当计算渗沥液逐月平均产生量时,取多年逐月平均降雨量。数据充足时,宜按20年的数据计取;数据不足20年时,可按现有全部年数据计取;
C1——正在填埋作业区浸出系数,宜取0.4~1.0,具体取值可参考表B.0.1。
表B.0.1 正在填埋作业单元浸出系数C1取值表
注:若填埋场所处地区气候干旱、进场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低、生活垃圾降解程度低及埋深小时宜取高值;若填埋场所处地区气候湿润、进场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高、生活垃圾降解程度高及埋深大时宜取低值。
A1——正在填埋作业区汇水面积(m2);
C2——已中间覆盖区浸出系数。当采用膜覆盖时宜取(0.2~0.3)C1生活垃圾降解程度低或埋深小时宜取下限,生活垃圾降解程度高或埋深大时宜取上限;当采用土覆盖时宜取(0.4~0.6)C1(若覆盖材料渗透系数较小、整体密封性好、生活垃圾降解程度低及埋深小时宜取低值,若覆盖材料渗透系数较大、整体密封性较差、生活垃圾降解程度高及埋深大时宜取高值);
A2——已中间覆盖区汇水面积(m2);
C3——已终场覆盖区浸出系数,宜取0.1~0.2(若覆盖材料渗透系数较小、整体密封性好、生活垃圾降解程度低及埋深小时宜取下限,若覆盖材料渗透系数较大、整体密封性较差、生活垃圾降解程度高及埋深大时宜取上限);
A3——已终场覆盖区汇水面积(m2);
C4——调节池浸出系数,取0或1.0(若调节池设置有覆盖系统取0,若调节池未设置覆盖系统取1.0);
A4——调节池汇水面积(m2)。
B.0.2 当A1、A2、A3随不同的填埋时期取不同值,渗沥液产生量设计值应在最不利情况下计算,即在A1、A2、A3的取值使得Q最大的时候进行计算。
B.0.3 当考虑生活管理区污水等其他因素时,渗沥液的设计处理规模宜在其产生量的基础上乘以适当系数。
顶部
- 上一节:附录A 填埋库容与有效库容计算
- 下一节:附录C 调节池容量计算方法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填埋物入场技术要求
- 4 场址选择
- 5 总体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处理规模与填埋库容
- 5.3 总平面布置
- 5.4 竖向设计
- 5.5 填埋场道路
- 5.6 计量设施
- 5.7 绿化及其他
- 5.7 绿化及其他
- 6 地基处理与场地平整
- 6.1 地基处理
- 6.2 边坡处理
- 6.3 场地平整
- 7 垃圾坝与坝体稳定性
- 7.1 垃圾坝分类
- 7.2 坝址、坝高、坝型及筑坝材料选择
- 7.3 坝基处理及坝体结构设计
- 7.4 坝体稳定性分析
- 8 防渗与地下水导排
- 8.1 一般规定
- 8.2 防渗处理
- 8.3 地下水导排
- 9 防洪与雨污分流系统
- 9.1 填埋场防洪系统
- 9.2 填埋库区雨污分流系统
- 10 渗沥液收集与处理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渗沥液水质与水量
- 10.3 渗沥液收集
- 10.4 渗沥液处理
- 11 填埋气体导排与利用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填埋气体产生量
- 11.3 填埋气体导排
- 11.4 填埋气体输送
- 11.5 填埋气体利用
- 11.6 填埋气体安全
- 12 填埋作业与管理
- 12.1 填埋作业准备
- 12.2 填埋作业
- 12.3 填埋场管理
- 13 封场与堆体稳定性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填埋场封场
- 13.3 填埋堆体稳定性
- 14 辅助工程
- 14.1 电气
- 14.2 给排水工程
- 14.3 消防
- 14.4 采暖、通风与空调
- 15 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
- 16 工程施工及验收
- 附录A 填埋库容与有效库容计算
- 附录B 渗沥液产生量计算方法
- 附录C 调节池容量计算方法
- 附录D 渗沥液处理工艺参考设计参数
- 附录E 填埋气体产气量估算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