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5 室外噪声与空气污染
5.5.1 室外噪声与空气污染的评定应包括室外噪声、空气污染2个分项,满分为16分。按照本标准附录E中表E.0.4的评定指标评分。
5.5.2 室外噪声(8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室外噪声等效声级,室外夜间偶然噪声等效声级。
评定方法:选取并审阅室外噪声检测报告和现场检查。
5.5.3 空气污染(8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排放性局部污染源,开放性局部污染源,溢出性局部污染源,扬尘。
评定方法:选取并审阅空气污染检测报告和现场检查。
条文说明
5.5.2 室外噪声的评定包括以下内容:
1 当住区临近交通干线、铁道,或固定的设备噪声源时,应采取隔离和降噪措施,如采取隔声屏障、低噪声路面、绿植降噪屏障(需结合植物季节变化对降噪作用的影响)或限制重载车夜间通行等;对周围无明显噪声声源的住区,可免于检测。若周围存在明显噪声干扰源,应提供具有相应检测资质单位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选取的噪声标准和检测方法均应遵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相关规定。
2 在偶然噪声测量有困难的住区,可采用表1所示的间接计算方式。
5.5.3 空气污染的评定包括以下内容:
1 排放性局部污染源包括:1km范围内大型采暖锅炉或工业烟囱,无除尘脱硫设备;除尘与脱硫均指按国家标准设计与施工并经验收合格的装置,其治理污染范围为100%。
2 开放性局部污染源包括:距离住区500m范围内非封闭污水沟塘、饮食摊点(使用非洁净燃料),非封闭垃圾站等。洁净燃料包括:油类(重油小于25%)、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等。
3 溢出性局部污染源包括:距离住区300m范围内无水洗公共厕所、汽车修理厂、电镀厂、小型印染厂等。
4 住区规划与楼栋布置应有利于空气流通,地上停车位(场)与住栋、室外居民聚集的场所之间保持合理距离,以减少汽车尾气对住户的污染。结合当地具体气候条件,除做到绿化全覆盖无裸露土地外,对种植土采取有效措施,做到不扬尘。
4 住区规划与楼栋布置应有利于空气流通,地上停车位(场)与住栋、室外居民聚集的场所之间保持合理距离,以减少汽车尾气对住户的污染。结合当地具体气候条件,除做到绿化全覆盖无裸露土地外,对种植土采取有效措施,做到不扬尘。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4 绿地与活动场地
- 下一节:5.6 水体与排水系统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适用性能
- 4.1 一般规定
- 4.2 单元平面
- 4.3 套型
- 4.4 装修
- 4.5 隔声性能
- 4.6 设备设施
- 4.7 室内无障碍设施与适老化
- 5 环境性能
- 5.1 一般规定
- 5.2 用地与规划
- 5.3 建筑造型
- 5.4 绿地与活动场地
- 5.5 室外噪声与空气污染
- 5.6 水体与排水系统
- 5.7 配套设施
- 5.8 智能化系统
- 6 经济性能
- 6.1 一般规定
- 6.2 节能
- 6.3 节水
- 6.4 节地
- 6.5 节材
- 7 安全性能
- 7.1 一般规定
- 7.2 结构承载能力
- 7.3 建筑防火
- 7.4 燃气及电气设备安全
- 7.5 日常安全防范措施
- 7.6 室内污染物控制
- 8 耐久性能
- 8.1 一般规定
- 8.2 结构工程
- 8.3 地下防水工程
- 8.4 有防水要求的房间
- 8.5 屋面防水
- 8.6 装修工程
- 8.7 管线工程
- 8.8 设备工程
- 8.9 门窗
- 8.10 外墙保温
- 附录A 住宅性能初评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 附录B 住宅性能中期检查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 附录C 住宅性能终评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 附录D 住宅适用性能评定指标
- 附录E 住宅环境性能评定指标
- 附录F 住宅经济性能评定指标
- 附录G 住宅安全性能评定指标
- 附录H 住宅耐久性能评定指标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