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5 生物处理


Ⅰ 一般规定
4.5.1 电子工业有机废水宜针对污染物特性分别完成预处理,再合并处理达标排放。
4.5.2 厌氧生物处理宜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预处理。
4.5.3 好氧生物处理宜用于低浓度且进水BOD5∶CODCr大于或等于0.3的易生物降解有机废水。
Ⅱ 生物处理
4.5.4 水解酸化反应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解酸化反应器宜用于难降解有机物的预处理,反应器有效容积宜根据水力停留时间计算。水力停留时间宜通过试验或相似水质运行经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水力停留时间宜取6h~12h。
    2 水解酸化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解酸化池内宜设置生物填料;
        2)生物填料的设置应保证维护检修空间,悬挂式生物填料距离池底不宜小于0.8m;
        3)悬挂式生物填料的总量不宜小于水解酸化池容积的70%;悬浮式生物填料的总量不宜小于水解酸化池容积的40%;
        4)水解酸化池宜按常温进行设计;
        5)水解酸化池的主要设计参数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4.5.4的规定取值。
表4.5.4 水解酸化池的主要设计参数
    3 水解酸化池有效水深宜为4m~6m。
    4 布水装置和集水装置的布置应确保废水均匀分布。
4.5.5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好氧生物处理应根据处理规模、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2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有毒有害和抑制物质的允许浓度应通过试验或按有关技术资料确定;
    3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供氧应满足废水处理需氧量、混合等要求;
    4 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应根据废水性质,有针对性地采用水力消泡或化学消泡措施。
4.5.6 好氧生物反应池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好氧生物反应池的有效水深宜结合地质条件、曝气设备类型、废水高程设计确定,宜为4m~6m;
    2 廊道式生物反应池的池宽与有效水深之比宜为1~2,长宽比不宜小于5;
    3 生物反应池的超高宜根据所采用的曝气方式确定,当采用鼓风曝气时,超高宜为0.5m。
4.5.7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超过2000mg/L时,宜增加降低进水浓度的预处理措施;
    2 进水悬浮物浓度超过500mg/L时,宜根据废水水质设置初沉池,采取混凝沉淀或气浮等预处理工艺;
    3 进水水温宜控制在12℃~37℃,否则宜采取必要的水温控制措施;
    4 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宜选择对微生物无毒害、易挂膜、质轻、强度高、抗老化、比表面积大和去除率高的填料;
    5 生物接触氧化池进水宜设置防止短流的措施,出水宜采用堰式出水。
    6 池体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1)接触氧化池的长宽比宜取2~1,有效水深宜取3m~6m,超高不宜小于0.5m;
        2)接触氧化池采用悬挂式填料时,宜由下至上布置曝气区、填料层、稳水层和超高;其中,曝气区高宜采用1.0m~1.5m,填料层高宜取2.5m~3.5m,稳水层高宜取0.4m~0.5m;
        3)导流槽不宜小于0.8m,导流槽与接触氧化池之间宜用导流墙分隔;导流墙下缘至填料底面的距离宜为0.3m~0.5m,至池底的距离不宜小于0.4m;
        4)竖流式接触氧化池宜采用堰式出水,过堰负荷宜为2.0L/(s·m)~3.0L/(s·m);接触氧化池进水宜设置防止短流的措施,进水端宜设导流槽,其宽度不宜小于0.8m;
        5)接触氧化池底部宜设置排泥和放空装置。
4.5.8 膜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1 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水宜设置栅条间距为1mm~2mm的细格栅预处理;
    2 膜生物反应器宜选择孔径分布均匀,非对称、耐污染和易清洗的材质;
    3 当膜池与生物反应池分开设置时,膜池的间数不宜少于2间;
    4 膜的设计通量宜通过试验确定,计算总通量时宜扣除水反洗、在线化学反洗和化学清洗时不产水部分模块的通量,并宜有10%~20%的余量;
    5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1)膜的工作水通量宜大于10L/(m²·h);
        2)污泥浓度宜为5gMLSS/L~12gMLSS/L;
        3)污泥停留时间宜为15d~60d。
Ⅲ 曝气系统
4.5.9 污水需氧量应根据同类污水经验数据进行计算。没有相关参数时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O2——污水设计需氧量(kgO2/d);
          Qw——曝气池进水量(m³/d);
          S0——进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
          Se——出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
          ΔXv——排出系统的微生物量(kg/d);
          Nk——进水的总凯氏氮浓度(mg/L);
          Nke——出水的总凯氏氮浓度(mg/L);
          Nt——进水的总氮浓度(mg/L);
          Noe——出水的硝态氮浓度(mg/L);
          0.12ΔXv——排出系统的微生物中含氮量(kg/d);
          a——碳的氧当量,当含碳物质以五日生化需氧量计算时,取1.47;
          b——常数,氧化每千克氨氮所需氧量(kgO2/kgN),取4.57kgO2/kgN;
          c——常数,细菌细胞的氧当量,取1.42。
4.5.10 标准状态下污水需氧量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其中:
式中:OS——标准状态下污水需氧量(kgO2/d);
           K0——需氧量修正系数,采用鼓风曝气装置时按式(4.5.10-2)、式(4.5.10-3)、式(4.5.10-4)计算;
           α——混合液中总传氧系数(KLa)与清水中总传氧系数(KLa)之比,一般取0.80~0.85;
           β——混合液的饱和溶解氧值与清水中的饱和溶解氧值之比,一般取0.90~0.97;
          CS——标准状态下清水中饱和溶解氧浓度(mg/L),取9.17mg/L;
          Csw——实际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清水表面处饱和溶解氧(mg/L);
          CO——混合液剩余溶解氧(mg/L),一般取2mg/L;
          Tm——混合液温度(℃),一般取5℃~30℃;
          Csm——实际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按曝气装置在水下深处至池面的清水平均溶解氧(mg/L);
          Ot——曝气池逸出气体中氧气所占体积比(%);
          Pb——曝气装置所处的绝对压力(MPa);
          EA——曝气设备氧的利用率(%)。
4.5.11 采用鼓风曝气装置时,宜按下式将标准状态下污水需氧量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供气量:
式中:GS——标准状态下的供气量(m³/h);
          OS——标准状态下污水需氧量(kgO2/h);
          0.28——标准状态下的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氧量(kgO2/m³)。
4.5.12 悬挂式填料宜采用鼓风式穿孔曝气管、中孔曝气器;悬浮式填料宜采用穿孔曝气管、中孔曝气器、射流曝气器和螺旋曝气器。
4.5.13 鼓风曝气宜符合下列规定:
    1 鼓风曝气宜采用主管和支管相结合的曝气管路系统;
    2 池底主管宜采用环形、一字型、十字型或王字型等;一字型、十字型和王字型等主管端口宜封闭;
    3 根据曝气系统的大小,支管宜采用一点、两点或多点进气入主管。
4.5.14 采用穿孔管曝气时,每根穿孔管的水平长度不宜大于5m,且宜设置调节气量和方便维修的设施。
条文说明
I 一般规定
4.5.2 厌氧生物处理是多种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微生物协同工作的、连续的微生物废水处理过程,厌氧微生物能对好养微生物不能降解的一些有机物进行降解或部分降解,同时厌氧生物处理的污泥产量低。因此,对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宜用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进行预处理。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电子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标准 GB51441-2022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