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3.3 填埋堆体稳定性
13.3.1 填埋堆体的稳定性应考虑封场覆盖、堆体边坡及堆体沉降的稳定。
13.3.2 封场覆盖应进行滑动稳定性分析,确保封场覆盖层的安全稳定。
13.3.3 填埋堆体边坡的稳定性计算宜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中土坡计算方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13.3.4 堆体沉降稳定宜根据沉降速率与封场年限来判断。
13.3.5 填埋场运行期间宜设置堆体沉降与渗沥液导流层水位监测设备设施,对填埋堆体典型断面的沉降、边坡侧向变形情况及渗沥液导流层水头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滑移等危险征兆采取应急控制措施。
13.3.1 本条是关于堆体稳定性所包括内容的规定。
13.3.2 本条是关于封场覆盖稳定性分析的原则规定。
条文中“滑动稳定性分析”宜采用无限边坡分析方法。在进行覆盖稳定性分析时,要求考虑其最不利条件下的稳定性。封场覆盖稳定性安全系数(稳定系数)在1.25~1.5为宜。
13.3.3 本条是关于堆体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的规定。
边坡稳定分析要求从短期及长期稳定性两方面考虑,边坡稳定性通常与垃圾的抗剪参数、坡高、坡角、重力密度及孔隙水应力等因素有关。
堆体边坡稳定定性计算方法选用原则:
(1) 堆体边坡滑动面呈圆弧形时,宜采用简化毕肖普(Simplified Bishop)法和摩根斯顿-普赖斯法(Morgenstern-Price)进行抗滑稳定计算。
(2) 堆体边坡滑动面呈非圆弧形时,宜采用摩根斯顿-普赖斯法和不平衡推力传递法进行抗滑稳定计算。
(3) 边坡稳定性验算时,其稳定性系数要求不小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中表5.3.1的规定。
13.3.4 本条是关于堆体沉降稳定性判断的规定。
(1) 堆体沉降量由沉降时间得到沉降速率,进而通过沉降速率与封场年限判断堆体的稳定性。
(2) 填埋堆体沉降速率可作为填埋场场地稳定化利用类别的判定特征。填埋堆体沉降速率可根据沉降量与沉降历时计算。
(3) 堆体沉降量可通过监测或通过主固结沉降与次固结沉降计算得到。
13.3.5 本条是关于堆体沉降、导排层水头监测要求及应对措施的规定。
(1) 堆体沉降监测:
1) 填埋堆体沉降的监测内容包括堆体表层沉降、堆体深层不同深度沉降。
2) 堆体中的监测点宜采用30m~50m的网格布置,在不稳定的局部区域宜增加监测点的密度。
3) 沉降计算时监测点的选择要求沿几条选定的沉降线选择不同的监测点。
4) 监测周期宜为每月一次,若遇恶劣天气或意外事件,宜适当缩短监测周期。
(2) 渗沥液水位监测:见本规范第10.3.7条的条文说明。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3.2 填埋场封场
- 下一节:14 辅助工程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填埋物入场技术要求
- 4 场址选择
- 5 总体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处理规模与填埋库容
- 5.3 总平面布置
- 5.4 竖向设计
- 5.5 填埋场道路
- 5.6 计量设施
- 5.7 绿化及其他
- 5.7 绿化及其他
- 6 地基处理与场地平整
- 6.1 地基处理
- 6.2 边坡处理
- 6.3 场地平整
- 7 垃圾坝与坝体稳定性
- 7.1 垃圾坝分类
- 7.2 坝址、坝高、坝型及筑坝材料选择
- 7.3 坝基处理及坝体结构设计
- 7.4 坝体稳定性分析
- 8 防渗与地下水导排
- 8.1 一般规定
- 8.2 防渗处理
- 8.3 地下水导排
- 9 防洪与雨污分流系统
- 9.1 填埋场防洪系统
- 9.2 填埋库区雨污分流系统
- 10 渗沥液收集与处理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渗沥液水质与水量
- 10.3 渗沥液收集
- 10.4 渗沥液处理
- 11 填埋气体导排与利用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填埋气体产生量
- 11.3 填埋气体导排
- 11.4 填埋气体输送
- 11.5 填埋气体利用
- 11.6 填埋气体安全
- 12 填埋作业与管理
- 12.1 填埋作业准备
- 12.2 填埋作业
- 12.3 填埋场管理
- 13 封场与堆体稳定性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填埋场封场
- 13.3 填埋堆体稳定性
- 14 辅助工程
- 14.1 电气
- 14.2 给排水工程
- 14.3 消防
- 14.4 采暖、通风与空调
- 15 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
- 16 工程施工及验收
- 附录A 填埋库容与有效库容计算
- 附录B 渗沥液产生量计算方法
- 附录C 调节池容量计算方法
- 附录D 渗沥液处理工艺参考设计参数
- 附录E 填埋气体产气量估算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