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2 施工期间监测
Ⅰ 基础沉降监测
7.2.1 连续梁桥的墩台、拱桥的拱脚、斜拉桥或悬索桥的桥墩和索塔、所有类型的高速铁路桥梁的墩台均应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监测。
7.2.2 沉降监测应反映荷载及荷载作用变化、结构体系转化等情况。
Ⅱ 变形监测
7.2.3 施工期间的变形监测可包括轴线监测、挠度监测、倾斜变形监测。
7.2.4 高度大于30m的索塔、大于15m的墩台施工时,应进行水平度和垂直度监测。
7.2.5 应对悬臂施工主梁的水平向和竖向变形进行监测。
7.2.6 变形监测时应停止可能对监测结果造成影响的桥上机械作业。对于缆索安装、悬臂施工对日照比较敏感的施工过程,变形监测应考虑日照影响,并进行修正。
7.2.7 变形监测的监测频次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3.11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桥梁体系转换施工过程、节段施工新增节段过程中,应连续进行变形监测;
2 整体浇筑或吊装的桥梁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50%和100%时各监测一次。
Ⅲ 应变监测
7.2.8 监测的关键构件及其关键部位宜包括特征位置构件、吊杆或吊索、斜拉索、主缆,施工过程中内力变化较大构件,反映构件受力特性的关键位置,受力复杂的局部位置。
7.2.9 复杂支架、扣塔及吊塔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临时设施应进行应变监测。
7.2.10 应变监测的频率除符合本规范第4.2.6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节段施工的桥梁在新增节段过程中,应进行应变监测;
2 体系转换过程中,应进行应变监测;
3 整体浇筑或吊装的桥梁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50%和100%时各监测一次。
Ⅳ 环境及效应监测
7.2.11 环境及效应监测可包括温度、风及风致响应监测。温度监测结果应与变形、应变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风及风致响应监测应结合结构特点设置相应的预警值。
Ⅴ 其他施工过程的监测
7.2.12 转体施工期间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转体施工时应将转体临时索、塔结构纳入主体结构监测体系,监测应包括搭设、加载、承载及落架全过程;
2 应对主体结构及转体临时结构的力学参数、几何参数及转体速度进行监测。
7.2.13 顶推施工期间监测应将临时结构纳入主体结构监测体系,顶推过程中应对主体结构及顶推临时结构的力学参数、几何参数及顶推速度进行监测。
7.2.14 顶升施工期间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顶升过程中应对顶升速度、同步性和被顶升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监测;
2 应根据顶升过程结构的受力特性,确定变形和应变测点。
7.2.10 体系转换过程中监测包含体系转换前与体系转换后的监测,以方便进行对比。
7.2.13 顶推前宜进行顶推机构摩阻力与摩擦系数的测试试验,力学及几何参数应包括顶推荷载及支墩的应力变形等。
7.2.14 顶升前应对顶升系统的同步性进行测试验证。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1 一般规定
- 下一节:7.3 使用期间监测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监测系统、测点及设备规定
- 3.3 施工期间监测
- 3.4 使用期间监测
- 4 监测方法
- 4.1 一般规定
- 4.2 应变监测
- 4.3 变形与裂缝监测
- 4.4 温湿度监测
- 4.5 振动监测
- 4.6 地震动及地震响应监测
- 4.7 风及风致响应监测
- 4.8 其他项目监测
- 4.9 巡视检查与系统维护
- 5 高层与高耸结构
- 5.1 一般规定
- 5.2 施工期间监测
- 5.3 使用期间监测
- 6 大跨空间结构
- 6.1 一般规定
- 6.2 施工期间监测
- 6.3 使用期间监测
- 7 桥梁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施工期间监测
- 7.3 使用期间监测
- 8 其他结构
- 8.1 隔震结构
- 8.2 穿越施工
- 附录A 监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 附录B 不同类型桥梁使用期间监测要求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