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4 栈桥
7.4.1 栈桥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栈桥檐口高度大于10m,且跨度大于18m时,宜采用钢结构。
2 支承结构采用钢结构时,栈桥结构也应采用钢结构。
3 栈桥抗震单元的划分可取相应防震缝间的区段。
7.4.2 栈桥设铰支座时应留有足够的行程,并应有消能及防坠落的措施。
7.4.3 栈桥的支承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2 同一抗震单元的支承结构宜采用相同材料。
7.4.4 支承结构应进行地震作用的内力组合计算,连接螺栓应进行抗剪计算。
7.4.5 栈桥支承结构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角及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应满足选煤厂功能及厂房结构允许的变形值要求,并宜符合本规范第7.2.19条的规定。
7.4.6 支承结构采用钢结构时,其杆件的长细比不应大于表7.4.6的规定。
表7.4.6 支承结构杆件容许长细比
注:表中数值适用于Q235钢,采用其他牌号钢材时应乘以。
7.4.7 栈桥端部与相邻建筑之间应设置防震缝,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的规定。
7.4.1 开滦煤矿统计74座各种型式栈桥,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总的来说破坏是严重的。钢结构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采用钢结构的栈桥震后大部分能保持完好或震害轻微;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尤其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支承结构,破坏虽然严重,但不致发生倒塌;砖石砌体的抗拉、抗剪等性能都很差,自重又大,不利于抗震,震后大部分倒塌或严重破坏。
7.4.2 采用钢支架的钢结构栈桥,其柔性较大,钢桁架的滚动支座支承面应适当加长加宽,并设置防坠措施。
7.4.5 矿井工业建筑内人员活动较少,大多数是运行设备。地震时对人员影响小,其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比一般民用建筑可适当放宽。但对高度大于24m的单跨支承结构,可采取加强措施或更严格的层间位移角限值。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基本规定
- 2.1 设防分类
- 2.2 结构体系
- 2.3 隔震与消能
- 2.4 材料与施工
- 3 岩土工程
- 3.1 一般规定
- 3.2 液化评价
- 3.3 震陷评价
- 3.4 活动断裂
- 4 总平面与场外道路
- 4.1 场地选择
- 4.2 总平面布置
- 4.3 道路与桥梁
- 5 井下工程
- 5.1 一般规定
- 5.2 井巷支护
- 5.3 安全出口
- 5.4 井下主排水
- 5.5 提升设施
- 6 矿井地面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井架
- 6.3 井塔
- 6.4 提升机房
- 6.5 井口房
- 7 选煤厂工程
- 7.1 工艺布置
- 7.2 建筑结构
- 7.3 构造措施
- 7.4 栈桥
- 7.5 煤仓
- 8 供配电与综合信息化
- 8.1 一般规定
- 8.2 供配电系统
- 8.3 供配电设备安装
- 8.4 综合信息化
- 9 给排水供热与瓦斯储配
- 9.1 水源
- 9.2 给水排水
- 9.3 供热
- 9.4 瓦斯储配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