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2.3 隔震与消能
2.3.1 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可用于对抗震安全性和使用功能有较高要求的矿井、选煤厂工程。
2.3.2 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的矿井、选煤厂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宜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2 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2.3.3 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
2.3.2 应积极推动防震减灾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高工程抗震设防能力。
重点推广应用隔震消能体系、轻钢结构和钢结构。
据有关资料记录,1994年1月17日,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中,该市相距不远的两家医院,一个采取了隔震措施,地震时医师护士照常工作,毫无问题;另一个正常设计未采取隔震措施,地震时损失严重。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发生7级强烈地震,距震中不远的四川省西昌市国税局六层宿舍楼,采用了隔震措施。地震发生时,楼中居民只感到轻微晃动,而相邻一栋四层按常规抗震设计的楼房,楼中居民感觉摇晃得十分厉害。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级地震,震中烈度达11度,受此次地震影响的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地震烈度达到9度,在该县采用了橡胶隔震垫的三栋六层砖混结构楼房却完好无损,楼内住户震感很小。隔震新技术经受住了此次地震考验,效果良好。隔震消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值得在高烈度地震区煤矿建筑的乙类工程中大力推广应用。
我国已经有采用隔震消能措施的建筑。21世纪90年代初汕头市一栋八层框架结构商住楼,是我国第一栋采取隔震措施的住宅房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第90层设置了两台各重250t的阻尼器,台湾“101”大楼采用了一种呈球状重600t的调频阻尼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基本规定
- 2.1 设防分类
- 2.2 结构体系
- 2.3 隔震与消能
- 2.4 材料与施工
- 3 岩土工程
- 3.1 一般规定
- 3.2 液化评价
- 3.3 震陷评价
- 3.4 活动断裂
- 4 总平面与场外道路
- 4.1 场地选择
- 4.2 总平面布置
- 4.3 道路与桥梁
- 5 井下工程
- 5.1 一般规定
- 5.2 井巷支护
- 5.3 安全出口
- 5.4 井下主排水
- 5.5 提升设施
- 6 矿井地面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井架
- 6.3 井塔
- 6.4 提升机房
- 6.5 井口房
- 7 选煤厂工程
- 7.1 工艺布置
- 7.2 建筑结构
- 7.3 构造措施
- 7.4 栈桥
- 7.5 煤仓
- 8 供配电与综合信息化
- 8.1 一般规定
- 8.2 供配电系统
- 8.3 供配电设备安装
- 8.4 综合信息化
- 9 给排水供热与瓦斯储配
- 9.1 水源
- 9.2 给水排水
- 9.3 供热
- 9.4 瓦斯储配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