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1.1 供配电与照明
11.1.1 发光二极管工厂的用电负荷等级和供电,应根据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的有关规定。
11.1.2 主要生产工艺设备宜由专用变压器或专用低压馈电线路供电,当对断电时间或电源质量有特殊要求时,工作电源宜设置不间断电源(UPS)或其他提高电源质量的设备。
11.1.3 发光二极管工厂低压配电电压应符合生产工艺设备用电要求。配电系统接地的型式宜采用TN-S或TN-C-S系统。
11.1.4 发光二极管工厂的消防用电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11.1.5 洁净室内应选择不易积尘、便于擦拭的配电设备。
11.1.6 发光二极管厂房的电气管线敷设在洁净室内时宜暗敷。穿线导管应采用不燃材料。洁净区内的电气管线管口及安装于墙上的各种电器设备与墙体接缝处应有可靠的密封措施。
11.1.7 发光二极管厂房内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的入口室、辅助间的电气设计应根据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的特性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有关规定。
11.1.8 洁净室内照明光源,宜采用高效荧光灯。当工艺有特殊要求或照度值达不到设计要求时,也可采用其他形式光源。
11.1.9 洁净室内一般照明灯具宜为吸顶明装或嵌入顶棚暗装。当嵌入顶棚暗装时,其安装缝隙应有可靠的密封措施,同时应便于灯管维修和更换。
11.1.10 发光二极管厂房洁净室(区)的主要生产用房一般照明的照度值应根据工艺生产的要求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有关规定。
11.1.11 厂房内应设置供人员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在安全出口、疏散口和疏散通道转角处设置疏散标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在专用消防口处应设置红色应急照明灯。
11.1.1 在发光二极管厂房中,设备用电的负荷等级应根据下列因素来确定:
(1)突然停电造成排风中断,有毒有害气体不能排出和处理,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对环境造成破坏。
(2)生产设备和生产装备在突然断电时造成损坏的情况。
(3)洁净厂房的空气洁净度对有净化要求的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保持净化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一旦停电,室内空气会很快污染,影响产品质量。洁净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到正常生产要求的时间长短。
(4)突然停电造成产品报废的损失情况。
设计时应综合上述因素,确定工厂的用电负荷等级。
11.1.2 发光二极管厂房工艺设备和动力设备对配电系统的影响各有不同,所以设置配电变压器时应尽量把工艺设备用变压器与动力设备用变压器分开设置。
如果工艺设备对于供电电源提出不间断供电、稳频、稳压等特殊要求,设计时应针对使用要求的不同,分别设置不间断电源(UPS)、稳压稳频装置等,以满足用电要求。
11.1.3 发光二极管厂房内存在部分单相负荷和非线性负荷存在,造成配电线路中存在不平衡电流和高次谐波电流,致使中性线有较大的电流。而TN-S或TN-C-S接地系统中有专用不带电的保护接地线(PE),因此安全性好。
11.1.4 洁净厂房从工程投资规模和厂房的密封结构等方面考虑,防火设计更加重要,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的规定。
11.1.5 洁净室内配电设备的选择应尽量减少积尘的可能性,且应尽量放置在辅助区内,以减少对工艺区洁净度和温湿度的影响。
11.1.6 管线暗敷原因是为了防止积尘。考虑防火要求,在密闭的洁净厂房内管材应采用不燃材料。当洁净室不能保持正压时,防止由于压差而使尘粒通过管线空隙由非洁净区渗入洁净区;不同级别洁净室之间电气管线口也应做密封处理。
11.1.7 发光二极管厂房入口室、辅助间等的防爆要求应根据房间内储存、分配设备的布置和气体种类确定,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规定进行设计。
11.1.8 洁净室的照明一般要求照度高。灯具的选择应该考虑发光效率、发热量小、光谱分布尽量接近于天然光,一般均采用荧光灯作为照明光源。当有些洁净室层高较高,采用一般荧光灯照明很难达到设计照度值,在此情况下,可采用其他光色好、光效更高的光源。
11.1.9 照明灯具的安装方式应按照洁净室的要求考虑,一般采用吸顶明装和嵌入顶棚暗装,同时还需要考虑灯具的维修和灯管的更换方便。
灯具嵌入顶棚暗装时,在施工中应注意与建筑配合,采取密封措施,防止灯具缝隙尘粒渗入洁净室。使洁净度等级有所下降。
在对相关工厂的调查中,运行人员关注的最大问题是灯具的维护和灯管的更换。灯具结构应便于清扫和更换灯管。
带格栅的灯具易积尘,不应在洁净室中采用。
11.1.10 发光二极管厂房照度值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执行。
由于某些生产工艺对光源光色有特殊要求,或荧光灯对生产工艺和测试设备有干扰时,需要在指定区域采用黄色光源。
11.1.11 发光二极管厂房是一个相对的密闭体,室内人员流动路线复杂,出入通道迂回,为便于事故情况下人员的疏散,及火灾时能救灾灭火,所以,洁净厂房应设置供人员疏散用的应急照明。
在安全出口、疏散口和疏散通道转角处设置标志灯以便于疏散人员辨认通行方向,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在专用消防口设红色应急灯,以便于消防人员及时进入厂房进行灭火。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1 电气
- 下一节:11.2 防雷与接地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工艺
- 4.1 一般规定
- 4.2 基本工序与生产协作
- 4.3 工艺区划
- 4.4 设备布置
- 5 总图
- 5.1 厂址选择
- 5.2 总平面布置
- 6 建筑
- 6.1 一般规定
- 6.2 防火及安全疏散
- 7 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结构设计
- 8 动力及气体工程
- 8.1 冷热源
- 8.2 大宗气体供应
- 8.3 特种气体供应
- 8.4 动力气体供应
- 9 供暖、通风、空气调节与净化
- 9.1 一般规定
- 9.2 供暖、通风与废气处理
- 9.3 空气调节与净化
- 9.4 防排烟
- 10 给水排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一般给水排水
- 10.3 纯水
- 10.4 工艺冷却循环水
- 10.5 废水处理
- 10.6 消防
- 11 电气
- 11.1 供配电与照明
- 11.2 防雷与接地
- 11.3 自控
- 11.4 通信
- 11.5 安全防护
- 12 防静电
- 12.1 一般规定
- 12.2 防静电措施
- 12.3 防静电接地
- 13 空间管理
- 13.1 一般规定
- 13.2 管线布置
- 附录A 发光二极管典型生产环境要求
- 附录B 发光二极管生产工艺动力品质要求
- 附录C 发光二极管生产的典型工艺流程
- C.1 整体流程
- C.2 分步流程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