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6 材料及管道组成件
8.6.1 油气集输管道所用管子、管道附件的材质选择,应根据设计压力、设计温度、介质特性、使用地区等因素,经技术经济对比后确定。采用的钢管和钢材,应具有良好的韧性和焊接性能。
8.6.2 油气集输管道用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 5310、《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GB 6479、《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 9711的有关规定。
8.6.3 管道附件不应使用铸铁件、螺旋焊缝钢管制作,宜采用锻钢、钢板、无缝钢管或直缝焊接钢管制作,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NB/T 47008、《低温承压设备用低合金钢锻件》NB/T 47009、《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NB/T 47010、《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GB 713、《低温压力容器用钢板》GB 3531、《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 5310、《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GB 6479、《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 9711中的有关规定。
8.6.4 油气集输管道所用钢管表面缺陷及运输、施工中损伤的处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的有关规定。
8.6.5 当管道附件与管道采用焊接连接时,两者材质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相同或相近。
8.6.6 用于含硫酸性天然气的管道附件,在材质选用、结构设计和腐蚀裕量选取、热处理等方面均应考虑酸性天然气的腐蚀因素。用于含硫酸性天然气的汇管、清管器收发筒、管件应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
8.6.7 钢制弯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油气输送用钢制感应加热弯管》SY/T 5257的有关规定。
8.6.8 弯头和弯管的壁厚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δb——弯头或弯管的计算壁厚(mm);
δ——弯头或弯管所连接直管的计算壁厚(mm);
m——弯头或弯管壁厚增大系数;
R——弯头或弯管的曲率半径(mm),为弯头或弯管外直径的倍数;
D——弯头或弯管的外径(mm)。
8.6.9 直接在主管上开孔与支管焊接或焊制三通,开孔削弱部分的补强可按现行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的有关规定执行。
8.6.10 异径接头的结构尺寸和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力容器》GB 150的有关规定。
8.6.11 管封头宜采用椭圆形封头或平封头,其结构尺寸和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力容器》GB 150的有关规定。
8.6.12 清管器收发筒应按其各受压元件等强度的原则进行选材和计算。
8.6.13 清管三通应在支管与主管交界位置设置挡条或采用其他结构,挡条长度方向与主管轴线方向应一致。
8.6.14 管法兰的选用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HG/T 20592~20635的有关规定,法兰密封面形式、垫片和紧固件应与所选用的管法兰相匹配。
8.6.15 站场和线路的管道绝缘宜采用绝缘接头或绝缘法兰。绝缘接头和绝缘法兰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绝缘接头与绝缘法兰技术规范》SY/T 0516的有关规定。
8.6.16 阀门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 50316及其他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在防火区内关键部位使用的阀门,应具有耐火性能。通过清管器的阀门,应选用全通径阀门。
8.6.17 输送强腐蚀性介质或处于土壤腐蚀性强地区的管道,可根据试验情况选用非金属管道。
8.6.1 本条规定了油气集输管道用钢管、管道组件材质选用的原则,是油气集输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供应各方均应遵守的。
8.6.2 油气集输管道输送的介质是石油、天然气,均属易燃或易爆介质,且输送压力较高,油气集输管道最低设计压力为1.6MPa,为了管道的安全,要求油气集输管道用钢管必须在具备一定强度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良好的可焊性,且经过严格的检验,标准中所列的4种钢管现行国家标准,都具备上述条件,且在油气集输的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证明是适合用于油气集输管道的。
8.6.3 管道附件包括弯管、管件(三通、清管三通、弯头、异径接头、管封头)、法兰、阀门、绝缘法兰/绝缘接头、汇管、清管器收发筒、快开盲板等,它们均是受压部件/元件,均属压力管道范畴,其受力状态复杂,出现不安全事故的危害甚大,因此对用于管道附件的材料必须加以明确规定,严格执行相关的材料标准。
由于铸铁件属脆性材料,组织疏松,强度低,因此严禁使用;螺旋焊缝钢管由于其焊缝的形式特殊,不适用于汇管或清管器收发筒上的开孔焊接,弯管和管件因需将钢管加热或多次加热成型,且油气集输管道的介质一般腐蚀较严重,鉴于螺旋焊缝钢管的残余拉应力较大,焊缝较长,存在缺陷的概率较大,因此为了保证油气集输工程的安全,不应用于油气集输工程中。
8.6.6 酸性介质对钢质管道和管道附件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为了保证其使用安全,必须在设计的诸多方面考虑这个因素,为了消除汇管、清管器收发筒、管件中的残余拉应力,消除酸性介质产生腐蚀的必要条件,因此用于酸性介质的汇管、清管器收发筒、管件应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
8.6.8 弯头和弯管在介质压力的作用下,在其壁上产生的环向应力,在弯曲段各部位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最大环向应力位于弯曲段内弧侧,比同规格直管在同压力下的环向应力大m倍,增大系数m是R/D的函数,R/D越大,则m越大,该公式经四川石油设计院与华东石油学院理论推导和试验所验证。
8.6.10 异径接头与压力容器上的锥壳相同,其结构尺寸特别是折边段受力和计算较复杂,压力管道的有关规范对此尚未有标准规定,因此应用《压力容器》GB 150-2011规定,即可满足压力管道系统设计的要求,但许用应力应改按压力管道的相关规范选取。
8.6.11 管封头的结构尺寸和计算符合《压力容器》GB 150-2011规定,即可满足压力管道设计要求,但其许用应力应改按压力管道的相应规范选取。
8.6.12 清管器收发筒有时设计压力相当高,可达10MPa或以上,在受压元件的受力分析上与压力容器的圆筒、锥筒无异,从安全上考虑,对其制造在技术上必须严格要求,因此要求符合《压力容器》GB 150-2011规定,且应由具有与其设计压力相应的压力容器制造资格的工厂制造。
8.6.13 清管三通设置挡条的作用是防止清管器通过时在支管处有杂物或清管器卡住,挡条这种结构较简单、经济,此外还有其他结构形式,如夹套式清管三通。
8.6.14 管法兰一般均为选用,目前有国家标准和多个行业标准,经过分析比较,化工行业管法兰标准能较好地适应油气集输工程设计和制造的需要,特别是与国外进口阀门、设备配套时使用,因此推荐采用现行行业标准《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HG/T 20592~20635-2009管法兰标准。
8.6.15 绝缘接头已普遍用于油气集输和长输管道工程,有代替绝缘法兰的趋势。但由于绝缘法兰已得到广泛使用,且价格较便宜,因此二者均可选用。
8.6.16 阀门均为选用,应遵循相关标准的规定:
阀门的耐火性能可按《石油、石化及相关工业用的钢制球阀》GB/T 12237-2007相关要求执行,耐火性能是阀门使用软密封材料时在火灾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这是位于防火区内的关键部位阀门所必须具有的性能。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8.5 管道敷设及防腐保温
- 下一节:9 自动控制及油气计量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油气收集
- 4.1 一般规定
- 4.2 采油井场
- 4.3 原油泵输
- 4.4 天然气增压
- 4.5 原油加热及换热
- 5 原油处理
- 5.1 油气分离
- 5.2 原油除砂
- 5.3 原油脱水
- 5.4 原油稳定
- 5.5 油罐烃蒸气回收
- 6 天然气处理
- 7 原油及天然气凝液储运
- 7.1 原油储存
- 7.2 原油装卸
- 7.3 天然气凝液储存
- 7.4 天然气凝液装卸
- 8 油气集输管道
- 8.1 一般规定
- 8.2 原油集输管道
- 8.3 天然气集输管道
- 8.4 天然气凝液和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
- 8.5 管道敷设及防腐保温
- 8.6 材料及管道组成件
- 9 自动控制及油气计量
- 9.1 一般规定
- 9.2 仪表选择及检测控制点设置
- 9.3 油气计量
- 9.4 计算机控制系统
- 10 站场总图
- 10.1 站场址选择
- 10.2 站场防洪及排涝
- 10.3 站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
- 10.4 站场管道综合布置
- 11 配套设施及公用工程
- 11.1 供配电
- 11.2 通信
- 11.3 给排水及消防
- 11.4 建筑与结构
- 11.5 供热
- 11.6 燃料供应
- 11.7 暖通空调
- 11.8 站场道路
- 附录A 重力分离器的计算公式
- 附录B 液滴在气体中的阻力系数计算列线图
- 附录C 油气混输的压降计算公式
- 附录D 埋地沥青绝缘集输油管道总传热系数K选用表
- 附录E 埋地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集输油管道总传热系数K选用表
- 附录F 集油管道伴热输送双管管组[(D2/D1)≤3]热力近似计算公式
- 附录H 站内架空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间距
- 附录H 站内架空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间距
- 附录J 站内埋地管道与电缆、建(构)筑物平行的最小间距
- 附录K 通信电缆管道和直埋电缆与地下管道或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 附录L 通信架空线路与其他设备或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 附录M 站场内建筑物的通风方式及换气次数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