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1.6 无功功率补偿
11.6.1 无功功率补偿及补偿容量可根据电网要求确定,补偿方式可采用集中补偿方式、机端补偿方式或同步电机补偿方式。
11.6.2 采用集中补偿方式时,电容器应分组,并根据需要及时投入或退出运行。
11.6.3 电容补偿装置宜选用成套补偿柜,并装设专用的控制、保护和放电设备。
11.6.4 安装在室内的补偿电容器宜选用干式。
条文说明
11.6.1 设计中可根据当地的电网无功和市场情况做技术经济比较,可补也可不补,只需满足电网的要求即可。
对于装机台数较多、电机功率较大的泵站,也可同时采用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两种形式,利用同步电机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如广东东深供水就有泵站采用了这种无功补偿方式。如采用这种补偿方式,应对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的配比进行详细分析,确保在各种运行方式下都能满足电网要求。
11.6.2 本条强调电容器应分组,其分组数及每组容量应与运行方式相适应,随负荷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防止无功倒送(电力网不要求时)。
对于装机台数较多、电机功率较大的泵站,也可同时采用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两种形式,利用同步电机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如广东东深供水就有泵站采用了这种无功补偿方式。如采用这种补偿方式,应对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的配比进行详细分析,确保在各种运行方式下都能满足电网要求。
11.6.2 本条强调电容器应分组,其分组数及每组容量应与运行方式相适应,随负荷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防止无功倒送(电力网不要求时)。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1.5 高压配电装置选择
- 下一节:11.7 站用电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泵站等级及标准
- 4 泵站主要设计参数
- 4.1 设计流量
- 4.2 特征水位
- 4.3 特征扬程
- 5 站址选择
- 5.1 一般规定
- 5.2 泵站站址选择
- 6 总体布置
- 6.1 一般规定
- 6.2 泵站布置形式
- 7 泵房
- 7.1 泵房布置
- 7.2 防渗排水设计
- 7.3 稳定分析
- 7.4 地基计算及处理
- 7.5 主要结构计算
- 7.6 结构抗震设计及措施
- 8 进出水建筑物
- 8.1 引渠
- 8.2 前池及进水池
- 8.3 出水管道
- 8.4 出水池及压力水箱
- 9 其他形式泵站
- 9.1 一般规定
- 9.2 竖井式泵站
- 9.3 缆车式泵站
- 9.4 浮船式泵站
- 9.5 潜水泵站
- 9.6 潜没式泵站
- 10 水力机械及辅助设备
- 10.1 主泵
- 10.2 进出水流道
- 10.3 进水管道及泵房内出水管道
- 10.4 过渡过程及产生危害的防护
- 10.5 真空及充水系统
- 10.6 排水系统
- 10.7 供水系统
- 10.8 压缩空气系统
- 10.9 供油系统
- 10.10 水力监测系统
- 10.11 起重设备
- 10.1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0.13 水力机械设备布置
- 10.14 机修设备
- 11 电气
- 11.1 供电系统
- 11.2 电气主接线
- 11.3 主电动机选择
- 11.4 主变压器选择
- 11.5 高压配电装置选择
- 11.6 无功功率补偿
- 11.7 站用电
- 11.8 室内外主要电气设备布置及电缆敷设
- 11.9 电气设备的防火
- 11.10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装置
- 11.11 照明
- 11.12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 11.13 计算机监控系统
- 11.14 视频监视系统
- 11.15 信息管理系统
- 11.16 测量表计装置
- 11.17 操作电源
- 11.18 通信
- 11.19 电气试验设备
- 11.20 电气节能
- 12 闸门、拦污栅及启闭设备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拦污栅及清污机
- 12.3 拍门及快速闸门
- 12.4 启闭设备
- 13 泵站更新改造设计
- 13.1 一般规定
- 13.2 泵站建筑物
- 13.3 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
- 14 工程安全监测
- 附录A 泵站稳定分析有关参数
- 附录B 快速闸门闭门速度及撞击力近似计算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