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5 井筒恢复
6.5.1 井筒恢复前,应取得下列资料:
1 井筒停产、停工的原因;
2 井筒中心坐标、井口标高、井壁结构、井筒装备等有关图纸资料;
3 现有地面设施及其中可供利用部分的情况;
4 井筒穿过层位的地质、水文资料、积水和有害气体情况;
5 矿井开采情况和有关图纸资料。
6.5.2 井筒恢复前,应首先检查或调查井内原有罐道梁的损坏、锈蚀情况、井壁损坏程度、井壁损坏范围大小,并应根据本标准第6.5.1条规定的资料内容制订恢复工作施工方案。
6.5.3 井筒恢复前,应先对井筒内的积水和涌水进行处理。
6.5.4 井筒排水前,应安装通风机通风,经测定井筒内的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后,再下放水泵排水,排水过程中尚应经常测定井下空气成分。
6.5.5 排水过程中,应随时检查露出水面的井壁、巷道口、井筒装备等部位,并应做记录。发现事故隐患时,应先经处理后再继续排水。当水位下降到接近井底车场的巷道顶板时,应对空气取样测定。
对仍需使用的巷道口,在距井壁2m~3m范围内,应修复已损坏的支护,并应清除积物;对废弃的巷道口,应予封砌和填堵。
6.5.6 修复变形、开裂、塌落的井壁,应由上向下进行。井筒进行修复时,每次修复段高不宜超过2m。修复部位应做隐蔽工程记录,并应绘制实测图。
1 井筒停产、停工的原因;
2 井筒中心坐标、井口标高、井壁结构、井筒装备等有关图纸资料;
3 现有地面设施及其中可供利用部分的情况;
4 井筒穿过层位的地质、水文资料、积水和有害气体情况;
5 矿井开采情况和有关图纸资料。
6.5.2 井筒恢复前,应首先检查或调查井内原有罐道梁的损坏、锈蚀情况、井壁损坏程度、井壁损坏范围大小,并应根据本标准第6.5.1条规定的资料内容制订恢复工作施工方案。
6.5.3 井筒恢复前,应先对井筒内的积水和涌水进行处理。
6.5.4 井筒排水前,应安装通风机通风,经测定井筒内的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后,再下放水泵排水,排水过程中尚应经常测定井下空气成分。
6.5.5 排水过程中,应随时检查露出水面的井壁、巷道口、井筒装备等部位,并应做记录。发现事故隐患时,应先经处理后再继续排水。当水位下降到接近井底车场的巷道顶板时,应对空气取样测定。
对仍需使用的巷道口,在距井壁2m~3m范围内,应修复已损坏的支护,并应清除积物;对废弃的巷道口,应予封砌和填堵。
6.5.6 修复变形、开裂、塌落的井壁,应由上向下进行。井筒进行修复时,每次修复段高不宜超过2m。修复部位应做隐蔽工程记录,并应绘制实测图。
条文说明
6.5.2 因井筒停产、停工的原因、情况不同,井筒恢复方案有很大差别。恢复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工作平台、提升容器和排水设施的布置是关键。工作平台、提升容器和排水设施的设计,直接影响原井筒装备的存舍和井壁修复工作量的大小。因此必须在井筒恢复工作开始前,对井筒装备的损坏、锈蚀情况和井壁损坏情况做全面分析,或下放摄像头直接观察这些情况,做出切实可行的恢复方案。以避免在恢复工程开始后,遭遇难以克服的困难或发生安全事故。
若原井筒装备无须重做,且井壁损坏的处理工作量不大,工作平台、提升容器及其导向装置的设计应尽可能与原井筒装备匹配。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4 自下向上延深井筒
- 下一节:7 斜井与平硐导工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施工准备
- 3.1 一般规定
- 3.2 井筒检查孔及巷道地质预测
- 3.3 施工准备的技术原则
- 4 立井井筒普通法施工
- 4.1 一般规定
- 4.2 锁口施工
- 4.3 冲积层施工
- 4.4 基岩掘进
- 4.5 永久支护
- 4.6 井筒穿过特殊地层的施工
- 5 立井井筒特殊法施工
- 5.1 一般规定
- 5.2 冻结法施工
- 5.3 钻井法施工
- 5.4 井筒注浆
- 6 立井井筒的延深和恢复
- 6.1 一般规定
- 6.2 保护措施
- 6.3 自上向下延深井筒
- 6.4 自下向上延深井筒
- 6.5 井筒恢复
- 7 斜井与平硐导工
- 7.1 一般规定
- 7.2 冲积层施工
- 7.3 基岩施工
- 8 巷道施工
- 8.1 一般规定
- 8.2 巷道掘进
- 8.3 巷道支护
- 8.4 探、放水
- 8.5 铺轨工程
- 8.6 安全构筑物及附属工程
- 9 暗井和硐室施工
- 9.1 一般规定
- 9.2 暗井施工
- 9.3 硐室施工
- 10 辅助工作
- 10.1 凿井井架及悬吊设施
- 10.2 立井临时提升及设备
- 10.3 水平巷道及倾斜井巷的运输和提升
- 10.4 通风
- 10.5 排水
- 10.6 压气
- 10.7 信号与通信
- 10.8 供电
- 10.9 井下照明
- 11 绿色施工
- 11.1 一般规定
- 11.2 井下热害的防治
- 11.3 井下粉尘的防治
- 11.4 井下噪声的防治
- 11.5 健康监护
- 附录A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
- 附录B 岩层稳定性分类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