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0.6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
10.6.1 厂房的消防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10.6.2 厂房消火栓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可通行检修的洁净室(区)的生产层及下技术夹层应设置室内消火栓;
2 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472的有关规定。
10.6.3 厂房内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的有关规定。
2 洁净生产区及上、下技术夹层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水强度不应小于8L/(min·㎡),作用面积不应小于160㎡。
3 特种气体站(间)内存储的特种气体与水不发生反应时,该特种气体间应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水强度不应小于8L/(min·㎡),作用面积不应小于160㎡。
4 设置在室外的硅烷站,应设置雨淋系统。保护部位包括硅烷钢瓶、大宗硅烷储罐及相关的工艺气柜。雨淋系统的设计喷水强度不应小于12L/(min·㎡),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2h。
5 存储和使用硅烷的房间应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喷水强度不低于严重危险级Ⅰ级,设计喷水强度不应小于12L/(min·㎡),作用面积不应小于260㎡。
10.6.4 厂房内设置的气体灭火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及《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的有关规定。
10.6.5 厂房内设置的灭火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洁净区内的灭火器宜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2 洁净区以外区域的灭火器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的有关规定。
10.6.6 化学品存储、分配、回收间的灭火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存储的化学品遇水可发生剧烈反应,产生不良后果的,该房间严禁采用水消防系统;
2 有机化学品的存储、分配、收集间宜设置固定式的消防灭火系统。
10.6.2 洁净室的生产层及下技术夹层,如果能够通行检修,应设置室内消火栓。在消火栓的设计上中国的规范要严于国外的规范,此处要按照中国规范来设计。
洁净室的上技术夹层为空调回风层,除空调设备、灯及喷淋管道外,无其他设备,因此不要求设置消火栓系统。当设有专用的检修通道时,可在检修通道上设置消火栓。
10.6.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扑灭初期火灾的有效手段,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厂房中已经广泛应用。
1 关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规定是结合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和美国消防协会《洁净室消防标准》NFPA318来制订的。
2 美国消防协会《洁净室消防标准》NFPA318对洁净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水强度要求为不低于8L/(min·㎡),作用面积约为280㎡。我国现行国家标准《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472中规定喷水强度不低于8L/(min·㎡),作用面积不小于160㎡。本规定此处与我国的规范保持一致。但本条仅为最低要求,当工厂的保险顾问有更高的要求时,或工厂希望提高设计要求时,可以参考《洁净室消防标准》NFPA318中的规定。
洁净室内如设备等无特殊要求,宜采用湿式系统,喷头建议采用快速反应喷头。
3 特种气体间内设置喷洒系统可以在火灾发生时,对房间内的设施进行消防及冷却,避免由于特种气体泄漏或爆炸产生更大的损失。喷水强度和保护面积是按照中危险Ⅱ级来执行的。如果所参与的项目有国外保险商参与,或是气体公司有特殊要求,可以按照较严格的规范执行。
4 采用雨淋系统是为了冷却硅烷钢瓶、储罐等设备用的,发生火灾时,应有水喷淋等措施来冷却钢瓶及相关设备,避免因过热发生爆炸,从而造成更大损失。关于系统的强度及其他参数是参考了《硅烷和硅烷混合物的存储和搬运》(Storage and Handing of Silane and Silane Mixtures)ANSI/CGA-13中的相关规定。
5 在室内的硅烷存储间等位置,湿式系统可以稳定地发挥作用,相关设计强度是参考了《硅烷和硅烷混合物的存储和搬运》(Storage and Handing of Silane and Silane Mixtures)ANSI/CGA-13中的相关规定。
10.6.5 在洁净室内采用的灭火器不应因误喷而破坏洁净室的环境,也就是应避免采用各种类型的干粉灭火器及蛋白泡沫灭火器。目前在洁净室内经常采用的是CO2灭火器。CO2灭火器的数量在每个消火栓处不宜少于两具,每具消火栓的药剂量不宜小于2kg。
10.6.6 本条规定了化学品区域的消防。
1 化学品中有很多种类与水接触会发生化学反应,有的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有的会大量发热引起燃烧。比如浓硫酸,遇水大量发热,同时释放大量有毒气体,这时采用水消防是不恰当的;再如,四乙氧基硅烷(TEOS)闪点37℃,火灾危险性分类属于乙类,遇水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硅;乙醇闪点12℃,火灾危险性分类属于甲类,相当于危险等级提高了。因此本规范规定存储这些化学品的房间严禁采用水消防系统。可以采用气体灭火、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形式,具体采用的消防方法需要与化学品公司确定化学品性质后决定。本款为强制性条款。
2 有机化学品的存储、收集、分配间,由于其危险性较高,因此建议设置固定的灭火设施。在实际工程中使用的消防方式有多种,如泡沫及湿式系统联用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气体消防等。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泡沫与湿式系统联用系统比较合适,初期可以利用泡沫来灭火,泡沫喷完后可以利用水对房间内的设施进行消防及冷却,避免由于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产生更大的损失。在实际工程中,应充分了解化学品公司的要求后再设计。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工艺
- 4.1 一般规定
- 4.2 基本工序
- 4.3 工艺区划
- 4.4 设备配置
- 5 厂址选择及总体规划
- 5.1 厂址选择
- 5.2 总体规划
- 6 建筑
- 6.1 一般规定
- 6.2 防火及安全疏散
- 7 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厂房结构设计
- 7.3 微振动控制标准
- 7.4 微振动控制设计及测试
- 7.5 基座平台设计
- 8 气体动力
- 8.1 冷、热源
- 8.2 大宗气体供应
- 8.3 特种气体供应
- 8.4 压缩空气供应
- 8.5 工艺真空和清扫真空
- 9 供暖、通风、空气调节与净化
- 9.1 一般规定
- 9.2 采暖、通风与废气处理
- 9.3 空气调节与净化
- 9.4 防排烟
- 10 给水排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一般给水排水
- 10.3 纯水
- 10.4 工艺冷却循环水
- 10.5 废水
- 10.6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
- 11 电气
- 11.1 供配电与照明
- 11.2 防雷与接地
- 11.3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
- 11.4 通信及自控
- 12 防静电
- 12.1 一般规定
- 12.2 防静电措施
- 12.3 防静电接地
- 13 化学品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化学品储存和配送
- 13.3 管材、阀门
- 13.4 化学品废液收集回收
- 14 空间管理
- 14.1 一般规定
- 14.2 管线布置
- 14.3 共用管道支、吊架
- 附录A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工艺流程
- 附录B 微振动标准VC曲线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