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4 微振动控制设计及测试
7.4.1 微振动控制设计应包括下列因素:
1 厂房外部振源;
2 厂房内部操作人员行走;
3 生产和动力设备运行;
4 管道内流体流动;
5 工艺设备的固有频率。
7.4.2 同一个工艺生产楼层中,垂直方向可按不同设备的微振动控制要求选择不同的微振动控制标准,水平方向应按全部设备中最严格的微振动控制标准要求选择。
7.4.3 核心区楼层结构应采用小柱距的布置方案,VC-C微振动控制标准的区域柱距不宜大于6m;VC-A、VC-B微振动控制标准的区域柱距不宜大于10m。
7.4.4 首层地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宜小于400mm,并应与主体结构连成整体。
7.4.5 微振动控制在工程建设中应按下列步骤进行微振动测试及分析评估工作:
1 场地环境振源的调查、振动测试及分析评估;
2 结构楼层的动力特性测试及分析评估;
3 支持区动力设备运行时基座平台上的振动测试及分析评估;
4 工艺设备运行时基座平台上的振动测试及分析评估。
7.4.1 厂房的外部振源包括总的周围环境条件:当地的交通、码头、铁路、高铁、城铁、邻近的飞机场和邻近的工业设施,通过现场测试了解建筑物场地的振动情况;在建筑物内,也有许多产生振动的振源,厂房的内部振源包括人的步行活动,运输系统,电力和机械设备,空调设施和泵,管道和风管,工艺设备本身的运行等。
7.4.4 根据国外的相关资料和国内一些工程的实测结果对比,底层结构大底板具有抑制周围环境水平振动的作用。
7.4.5 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厂房的建设过程中,微振动的控制是一个过程控制,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建设周期,通过在不同建设时期的测试、分析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微振动的问题不会成为影响投资巨大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厂房正常生产的主要因素。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3 微振动控制标准
- 下一节:7.5 基座平台设计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工艺
- 4.1 一般规定
- 4.2 基本工序
- 4.3 工艺区划
- 4.4 设备配置
- 5 厂址选择及总体规划
- 5.1 厂址选择
- 5.2 总体规划
- 6 建筑
- 6.1 一般规定
- 6.2 防火及安全疏散
- 7 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厂房结构设计
- 7.3 微振动控制标准
- 7.4 微振动控制设计及测试
- 7.5 基座平台设计
- 8 气体动力
- 8.1 冷、热源
- 8.2 大宗气体供应
- 8.3 特种气体供应
- 8.4 压缩空气供应
- 8.5 工艺真空和清扫真空
- 9 供暖、通风、空气调节与净化
- 9.1 一般规定
- 9.2 采暖、通风与废气处理
- 9.3 空气调节与净化
- 9.4 防排烟
- 10 给水排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一般给水排水
- 10.3 纯水
- 10.4 工艺冷却循环水
- 10.5 废水
- 10.6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
- 11 电气
- 11.1 供配电与照明
- 11.2 防雷与接地
- 11.3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
- 11.4 通信及自控
- 12 防静电
- 12.1 一般规定
- 12.2 防静电措施
- 12.3 防静电接地
- 13 化学品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化学品储存和配送
- 13.3 管材、阀门
- 13.4 化学品废液收集回收
- 14 空间管理
- 14.1 一般规定
- 14.2 管线布置
- 14.3 共用管道支、吊架
- 附录A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工艺流程
- 附录B 微振动标准VC曲线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