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4 水处理主要设施
8.4.1 软水密闭循环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软水全密闭循环水系统的主要设施应包括热交换器(或蒸发冷却器)、加压水泵、补水调压罐(或高位稳压水箱)、补水泵、投加杀菌剂设施、安全供水水箱或柴油机驱动的水泵及软水回收水箱。补水调压罐的气相应采用氮气。当采用水-水热交换时,冷媒水宜采用净循环水。
2 软水半密闭循环水系统的主要设施应包括热交换器(或蒸发冷却器)、软水循环水池、加压水泵、投加水质稳定剂设施、杀菌灭藻设施、安全供水水箱或柴油机驱动的水泵。当采用水-水热交换器时,冷媒水宜采用净循环水。
3 贮存软水的构筑物,应进行防腐处理。
8.4.2 净循环水系统主要设施应包括冷却塔、循环水池、各环节加压水泵、旁通过滤设施、投加水质稳定剂设施、杀菌灭藻设施、安全供水水箱或其他安全供水设施。
8.4.3 净循环水系统应设置旁通过滤设施。
8.4.4 浊循环水系统主要设施应包括铁皮沟、一次沉淀池(漩流池)、二次沉淀池(化学除油器、稀土磁盘)、清渣除油设施(排泥设施)、过滤设施、冷却塔、各环节加压水泵、安全供水设施、加药设施及过滤器的反洗排水处理设施。
8.4.5 浊循环水的铁皮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铁皮沟内水的流速不应小于3.0m/s,宜采用铸石流槽。
2 漩流沉淀池入口处的铁皮沟沟底应高于水面200mm~300mm。
8.4.6 大、中型连铸机的一次沉淀池宜采用漩流沉淀池,且应采取防止泵房被淹的安全措施。一次沉淀池应设置清除氧化铁皮的设施。
8.4.7 漩流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应小于15min。在采用内旋式漩流池时,其内筒直径宜取4. 0m~6.5m,外筒的表面负荷不宜大于20m3/m2·h。在采用外旋式沉淀池时,其内、外筒的表面负荷均不宜大于42m3/m2·h,用于火焰清理工段时,不应大于24m3/m2·h。
8.4.8 二次沉淀池宜采用平流池、化学除油器或其他形式的处理设施。
8.4.9 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每格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宜小于4,长度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宜小于8。
2 平流沉淀池的格数不宜小于2格。
3 平流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宜根据实验确定,当缺乏资料时,宜取4m3/m2·h~6m3/m2·h。
4 池底纵向坡度不宜小于0.5%。
5 平流沉淀池的超高宜取0.3m。
6 平流沉淀池的进水管不应淹没出流。
7 平流沉淀池应设置除油、除泥设施。
8.4.10 浊环水过滤器反洗排水应收集处理后回用。
8.4.11 冷却塔应根据建厂的自然条件、综合工艺用水制度及参数选择,冷却塔应采用阻燃填料。
8.4.1 对本条中的一些名词解释如下:
1 软水全密闭循环水系统:是指结晶器冷却回水经热交换器(或蒸发冷却器)冷却后,再直接经结晶器供水泵加压供用户使用。系统的渗漏或更换结晶器损失的水量,由系统设置的补水泵通过补水调压罐送入循环水管网。
2 软水半密闭循环水系统:是指结晶器冷却回水经热交换器(或蒸发冷却器)冷却后,贮存在软水循环水池中,再经结晶器供水泵供用户使用。为防止降尘污染,软水循环水池必须加盖并设通气帽。
8.4.2 当采用水-水热交换器时,净循环水系统的水量平衡图中应包括热交换器的冷媒水用量。
8.4.3 净循环水系统旁通过滤器无论采用砂过滤器还是纤维球(束)过滤器,均可不设气洗,有条件时可不设置专门的反洗水泵,直接利用滤前水进行反洗。
8.4.4 浊循环水系统中的设备直接冷却供水系统,是否在一次沉淀池后需要后续处理,可根据连铸工艺的具体要求确定。一般情况下,板坯连铸机的设备直接冷却水不需要后续处理,可以直接经一次沉淀池处理后供给,方坯连铸机的设备直接冷却水需要后续处理。
8.4.5 铁皮沟内水的流速小于3.0m/s容易产生沉积。铁皮沟进入漩流池的入口处应避免淹没出流。
8.4.6 漩流沉淀池除必要的有效容积外,还应考虑贮存当停电事故发生时二次喷淋水的安全水水量和铁皮沟内积存水量。此外,漩流沉淀池泵站应设置回流装置,与漩流池水位连锁。
8.4.8 二次沉淀池也可以采用化学除油器等处理设施。化学除油器的泥浆可采用污泥调节池处理。调节池的上清液可返回化学除油器。
8.4.9 如果平流池进水管为淹没出流,当漩流池停电时,漩流池水泵出口止回阀的压头很低,难以保证止回阀不泄漏,使平流池的水倒回入漩流池,造成漩流池淹没事故。
8.4.11 在施工或维修过程中,由于电焊火花,曾多次造成冷却塔填料燃烧事故,故本规范规定冷却塔应采用阻燃填料。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连铸车间工艺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炼钢炉与连铸机的配合
- 4.3 车间生产能力
- 4.4 连铸车间工艺布置及厂房建筑
- 5 连铸机工艺参数及机型选择
- 5.1 铸坯断面选择
- 5.2 连铸机弧形半径
- 5.3 连铸机拉坯速度
- 5.4 连铸机冶金长度
- 5.5 连铸机流数的确定
- 5.6 连铸机机型选择
- 6 连铸机设备
- 6.1 一般规定
- 6.2 钢包运载浇注设备
- 6.3 中间罐车
- 6.4 中间罐
- 6.5 结晶器
- 6.6 结晶器振动装置
- 6.7 二次冷却及铸坯导向装置
- 6.8 拉矫机或扇形段驱动装置
- 6.9 铸坯切割机械
- 6.10 辊道
- 6.11 引锭杆和引锭杆存放装置
- 6.12 铸坯冷却输出装置
- 6.13 液压、气动及润滑系统
- 7 电气及自动化
- 7.1 供配电
- 7.2 传动
- 7.3 自动化仪表
- 7.4 电信
- 7.5 自动化
- 7.6 电气
- 8 水处理设施
- 8.1 一般规定
- 8.2 连铸机用水水质及用水条件
- 8.3 供水系统
- 8.4 水处理主要设施
- 8.5 安全供水
- 8.6 水质稳定
- 8.7 补充水
- 8.8 水质分析及监测
- 8.9 水处理设施的布置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