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2 基本工序
4.2.1 生产加工工序可按本规范附录A所列各段工序内容和流程确定。
4.2.2 生产的主要工序应完整、配套,阵列、彩膜和成盒工序段宜设置在同一厂区内。
4.2.3 工厂中应设置与主生产工艺有关的辅助生产和有关技术服务设施。
4.2.1 加工工艺流程是工艺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工厂建设项目的生产加工工序组成和流程应以建设单位提供的工艺流程为准。但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初期阶段,建设单位往往出于多种原因暂时不能确定和提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生产的工艺流程。在此情况下,工程设计单位可以依据本规范附录A所列工艺流程进行建设方案的规划和设计。附录A是根据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生产常见的产品类型和技术路线提出的,其中内容基本反映了目前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生产的主要流程和工序,并可以此作为初步确定生产环境要求和动力需求的基础。但该流程中未包括批量生产所必需的检验和测试工序,以及针对特定产品结构所需的特定加工工序(如MVA膜光刻工序)等。因此在业主暂时不能提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生产的工艺流程时,设计单位可以在与建设单位经协商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按本规范附录A确定工艺内容和流程。一且建设单位确定工艺流程后,则应以建设单位提供的工艺流程为准,设计单位应及时向建设单位了解、核实各项相关设计要求,并在必要时调整设计方案。
4.2.2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生产一般分为阵列、彩膜、成盒和模组四个工艺段。其中阵列和彩膜在各自的加工段完成加工后,由于产品上的薄膜十分脆弱,成盒段(生产线起端)宜尽可能就近布置在阵列和彩膜生产线尾端附近,以避免对阵列和彩膜进行包装和解包装,从而降低产品在搬送过程中受到损伤的概率。而在成盒之后,特别是在经过切割裂片之后,对产品的保护要求和加工环境要求已经大大降低,需搬送产品的单元尺寸也大大缩小,因此模组段布置则相对灵活。在国内外近20年来的行业发展和工程实践中,低世代(5代线及以下)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生产线大多采用阵列+成盒,彩膜外置(外购)的方式,而高世代生产线则几乎全部采用彩膜内置的模式。而且为了应对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行业投资收益低、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大的风险,国内外主要面板制造商近年来更趋向于将模组,甚至电视整机生产与阵列、彩膜和成盒加工整合起来,实现所谓整机模组设计一体化和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电视生产链的垂直一体化。
4.2.3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生产是典型的连续型、大批量生产,自动化水平高、生产连续性强。因此应在主生产线附近设置必要的辅助生产和技术服务设施,以保障主生产线的高效运行。典型的辅助生产和技术服务设施举例如表4所示。
表4 典型辅助生产和技术服务设施举例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工艺
- 4.1 一般规定
- 4.2 基本工序
- 4.3 工艺区划
- 4.4 设备配置
- 5 厂址选择及总体规划
- 5.1 厂址选择
- 5.2 总体规划
- 6 建筑
- 6.1 一般规定
- 6.2 防火及安全疏散
- 7 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厂房结构设计
- 7.3 微振动控制标准
- 7.4 微振动控制设计及测试
- 7.5 基座平台设计
- 8 气体动力
- 8.1 冷、热源
- 8.2 大宗气体供应
- 8.3 特种气体供应
- 8.4 压缩空气供应
- 8.5 工艺真空和清扫真空
- 9 供暖、通风、空气调节与净化
- 9.1 一般规定
- 9.2 采暖、通风与废气处理
- 9.3 空气调节与净化
- 9.4 防排烟
- 10 给水排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一般给水排水
- 10.3 纯水
- 10.4 工艺冷却循环水
- 10.5 废水
- 10.6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
- 11 电气
- 11.1 供配电与照明
- 11.2 防雷与接地
- 11.3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
- 11.4 通信及自控
- 12 防静电
- 12.1 一般规定
- 12.2 防静电措施
- 12.3 防静电接地
- 13 化学品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化学品储存和配送
- 13.3 管材、阀门
- 13.4 化学品废液收集回收
- 14 空间管理
- 14.1 一般规定
- 14.2 管线布置
- 14.3 共用管道支、吊架
- 附录A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工艺流程
- 附录B 微振动标准VC曲线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