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3 基本规定
3.0.1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工厂设计应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防止和减少在生产建设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液、废渣、粉尘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3.0.2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工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应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2 应满足设备安装、调试检修、安全生产、维护管理的要求;
3 应采取措施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
4 应采取节约能源措施;
5 应满足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所需要超大空间洁净环境的要求。
3.0.3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线的设计能力应符合经济规模的要求,设计中应根据企业发展规划为今后生产发展或工艺改进预留条件。
3.0.3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生产线(特别是高世代生产线)工艺设备价值昂贵、生产环境要求高、动力供应种类繁多,如规模过小,无疑将造成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巨大浪费。不同世代或不同工艺的面板生产线(甚至不同的工艺段),其经济规模均有差异,而业界对此也未见系统性的研究。根据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的结构和加工工艺特点,面板生产线的规模一般以阵列和成盒段的产能作为标志。5代及其以下世代的彩色滤光片多以从专业生产厂家外购为主,生产规模以供应多条面板生产线来确定。而6代及其以上世代则多以面板生产厂家自行配置彩色滤光片生产线为主流,其生产规模则与阵列生产能力相匹配。
至于模组生产规模,由于该段生产特点与电子装配十分接近,其规模要求则灵活了很多。而且由于模组生产客户化的要求比之前的工艺段高了许多,模组生产线更多的是被配置在显示器(电视)整机生产厂家的附近,而不是与面板生产线整合在一起。近年来,随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大型面板生产厂家开始实施面板和整机一体化的策略,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降低经营风险。在此前提下,模组段生产规模一般是按照阵列等工艺段的规模(流片量)和模组产品组合情况确定的。模组段的规模只能以各种规格的模组数量的总和(块数)来表示。
从国内外的工程实践看,若以阵列段生产线的规模计算,4.5代线以下的量产化生产线,其单线产能大体以3.0万片/月~4.5万片/月较多,5代、6代线则一般在6万片/月~9万片/月之间,7代以上的产能就要大于9万片/月。
当然,企业的投资规模是以市场为导向,并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和资金实力进行综合考虑后确定的。分期投资建设也是许多企业在决策投资新建生产线过程中常见的策略。因此当工程首期不能以经济规模建设时,设计单位应特别注意在厂址和设计方案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并为此预留必要的工程条件。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工艺
- 4.1 一般规定
- 4.2 基本工序
- 4.3 工艺区划
- 4.4 设备配置
- 5 厂址选择及总体规划
- 5.1 厂址选择
- 5.2 总体规划
- 6 建筑
- 6.1 一般规定
- 6.2 防火及安全疏散
- 7 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厂房结构设计
- 7.3 微振动控制标准
- 7.4 微振动控制设计及测试
- 7.5 基座平台设计
- 8 气体动力
- 8.1 冷、热源
- 8.2 大宗气体供应
- 8.3 特种气体供应
- 8.4 压缩空气供应
- 8.5 工艺真空和清扫真空
- 9 供暖、通风、空气调节与净化
- 9.1 一般规定
- 9.2 采暖、通风与废气处理
- 9.3 空气调节与净化
- 9.4 防排烟
- 10 给水排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一般给水排水
- 10.3 纯水
- 10.4 工艺冷却循环水
- 10.5 废水
- 10.6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
- 11 电气
- 11.1 供配电与照明
- 11.2 防雷与接地
- 11.3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
- 11.4 通信及自控
- 12 防静电
- 12.1 一般规定
- 12.2 防静电措施
- 12.3 防静电接地
- 13 化学品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化学品储存和配送
- 13.3 管材、阀门
- 13.4 化学品废液收集回收
- 14 空间管理
- 14.1 一般规定
- 14.2 管线布置
- 14.3 共用管道支、吊架
- 附录A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工艺流程
- 附录B 微振动标准VC曲线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