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2 可燃气体探测器的设置
8.2.1 探测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应设置在被保护空间的顶部,探测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应设置在被保护空间的下部,探测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当时,可燃气体探测器可设置在被保护空间的中间部位或顶部。
8.2.2 可燃气体探测器宜设置在可能产生可燃气体部位附近。
8.2.3 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保护半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 50493的有关规定。
8.2.4 线型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保护区域长度不宜大于60m 。
条文说明
8.2.1 如果可燃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则该气体泄漏后会漂浮在保护空间上方,所以探测器应安装在保护空间上方;如果可燃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则该气体泄漏后会下沉到保护空间下方,因此探测器应安装在保护空间下部;如果密度相当,探测器可设置在保护空间的中部或顶部。
8.2.2 由于可燃气体探测器是探测可燃气体的泄漏,因此越靠近可能产生可燃气体泄漏的部位,则探测器的灵敏度越高。
8.2.3 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保护半径不宜过大,否则由于泄漏可燃气体扩散的不规律性,可能会降低探测器的灵敏度。
8.2.4 线型可燃气体探测器主要用于大空间开放环境泄漏可燃气体的探测,为保证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过大。
8.2.2 由于可燃气体探测器是探测可燃气体的泄漏,因此越靠近可能产生可燃气体泄漏的部位,则探测器的灵敏度越高。
8.2.3 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保护半径不宜过大,否则由于泄漏可燃气体扩散的不规律性,可能会降低探测器的灵敏度。
8.2.4 线型可燃气体探测器主要用于大空间开放环境泄漏可燃气体的探测,为保证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过大。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8.1 一般规定
- 下一节:8.3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的设置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 3.3 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 3.4 消防控制室
- 4 消防联动控制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3 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4 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5 防烟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6 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7 电梯的联动控制设计
- 4.8 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9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10 相关联动控制设计
- 5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5.1 一般规定
- 5.2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5.3 线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5.4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6 系统设备的设置
- 6.1 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设置
- 6.2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 6.3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 6.4 区域显示器的设置
- 6.5 火灾警报器的设置
- 6.6 消防应急广播的设置
- 6.7 消防专用电话的设置
- 6.8 模块的设置
- 6.9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的设置
- 6.10 火灾报警传输设备或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的设置
- 6.11 防火门监控器的设置
- 7 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2 系统设计
- 7.3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 7.4 家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设置
- 7.5 火灾声警报器的设置
- 7.6 应急广播的设置
- 8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可燃气体探测器的设置
- 8.3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的设置
- 9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 9.1 一般规定
- 9.2 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设置
- 9.3 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设置
- 9.4 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设置
- 9.5 电气火灾监控器的设置
- 10 系统供电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系统接地
- 11 布线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室内布线
- 12 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12.1 道路隧道
- 12.2 油罐区
- 12.3 电缆隧道
- 12.4 高度大于12m的空间场所
- 附录A 火灾报警、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表
- 附录B 消防安全管理信息表
- 附录C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分类
- 附录D 火灾探测器的具体设置部位
- 附录E 探测器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
- 附录F 不同高度的房间梁对探测器设置的影响
- 附录G 按梁间区域面积确定一只探测器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