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5 控制系统
5.5.1 控制系统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操作站应按工艺操作区域配置,集中分散控制系统应配备工程师站;
2 中央处理器、电源及模块均应1:1冗余配置,中央处理器的负荷不宜小于50%,负荷最高不应超过70%;
3 对中心控制室超出仪表自身输送距离的工艺装置检测,应采用总线控制方式;
4 重要控制回路的I/O卡应冗余配置,I/O的备用点数宜为实际设计点数的15%~20%;
5 集中分散控制系统的通信总线(包括接口设备和电缆),应1:1冗余配置,通信距离应满足工艺装置的实际要求;
6 集中分散控制系统应支持多种现场总线和标准的通信协议,并宜与工厂管理网相连接,其通信网络应符合ISO/IEEE的通信标准;
7 工厂管理网可根据工厂管理的需要设置,并应配置相应的网络接口。
5.5.2 逻辑程序控制宜设置在操作室内,逻辑程序控制系统可通过通信总线与中心控制室内的集中分散控制系统相连。
5.5.3 安全联锁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过程参数越限、机械设备故障、系统自身故障或电源中断时,应根据工艺要求设置程序联锁。联锁发生时,相关的通-断阀及调节阀应置于安全位置,相关的工艺设备应按工艺要求启动或停止;
2 程序联锁宜由集中分散控制系统实现;
3 生产车间宜根据工艺要求设置紧急停车系统。紧急停车系统应独立于集中分散控制系统单独设置,宜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或通过继电器联锁回路实现。紧急停车系统可采用串行通讯或硬接线方式向集中分散控制系统传送信号,其报警、联锁信号可同时显示。
5.5.4 纺丝热风系统应与纺丝计量泵联锁,当纺丝热风系统发生故障或停车时,应报警,并应切断纺丝泵原液供给。
5.5.5 纺丝热风系统应设置在线氧分析仪检测,并应与纺丝联锁,当系统内DMAc浓度接近爆炸下限值的50%时,应报警并联锁启动,同时应切断纺丝泵原液供给。
5.5.6 公用工程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热力站、冷冻站、污水处理站等公用工程站房,宜采用盘装式智能型显示控制仪表监控或采用小型逻辑程序控制系统控制;
2 需要与集中分散控制系统联网的仪表应设置通信功能。
5.5.1 氨纶工厂的操作区域、生产线、操作单元的一般划分如下:
按聚合工序、纺丝工序、精制和罐区工序划分,其中,精制和罐区可单独划分单元。
按过程检测、控制点数及其复杂程度配置时,操作站数量一般配置如下:
(1)50控制回路或800个检测、报警点以下可配置2台;
(2)50~150控制回路或800个~1500个检测、报警点可配置3台;
(3)150~250控制回路或1500个~3000个检测、报警点可配置5台;
(4)250控制回路或3000个检测、报警点以上可根据需要配置。
5.5.4、5.5.5 这两条为强制性条文,其规定都是为了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安全。目前氨纶企业所采用的防范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设置安全联锁装置,确保热风系统内的空气始终处于循环状态,如果监测到循环风机异常,或系统内DMAc的体积含量达到爆炸下限值的50%时,系统将主动停机,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切断纺丝原液的供给,增加系统的排风量,以确保系统的安全。
(2)系统内增加在线氧分析仪,监测系统中的氧含量,确保控制系统内的氧含量处于安全范围,否则系统将主动停机,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切断纺丝原液的供给。
(3)系统内充填惰性保护气体,常用的惰性保护气体有氮气和烟道气(主要为CO2)。
纺丝热风系统与纺丝计量泵应设置联锁保护。当热风系统有故障时,纺丝计量泵应强制停车,否则将会造成浪费或者甬道内气态溶剂含量的增加以致超过爆炸极限,从而引起燃烧或者爆炸。但纺丝计量泵停车时,纺丝甬道使用的热风系统不允许自动停车,目的也在于控制甬道内溶剂浓度,使其不会升高。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代号
- 2.1 术语
- 2.2 代号
- 3 工艺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2 工艺流程选择
- 3.3 工艺设备选型和配置
- 3.4 主要工艺装置及设备配台计算
- 3.5 工艺辅助单元
- 3.6 节能
- 3.7 仓储
- 4 工艺设备布置和管道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工艺设备布置
- 4.3 工艺管道设计
- 5 自动控制和仪表
- 5.1 一般规定
- 5.2 控制水平
- 5.3 主要控制方案
- 5.4 仪表选型
- 5.5 控制系统
- 5.6 控制室
- 5.7 供电和接地
- 5.8 仪表气源
- 5.9 配管配线
- 6 电气
- 6.1 一般规定
- 6.2 供配电系统
- 6.3 电气防爆
- 6.4 消防和火灾报警
- 6.5 接地和防雷
- 6.6 照明
- 7 总平面布置
- 7.1 一般规定
- 7.2 总平面布置
- 8 建筑结构
- 8.1 一般规定
- 8.2 生产厂房和辅助用房
- 8.3 建筑防火、防爆、防腐蚀
- 8.4 结构形式和构造
- 9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9.1 一般规定
- 9.2 采暖
- 9.3 通风
- 9.4 空气调节
- 9.5 设备、风管和其他
- 10 给水排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给水
- 10.3 排水
- 10.4 消防
- 11 动力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制冷
- 11.3 供热
- 11.4 压缩空气
- 11.5 氮气
- 11.6 热媒站
- 12 环境保护、职业安全与卫生
- 附录A 氨纶工厂可燃、有毒和有爆炸危险性物质的数据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