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9 安装及材料
8.9.1 现场仪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接近、观察及操作。
2 宜避开高温、强烈振动的场所。
3 宜避开静电干扰和电磁干扰。
4 应具备适应现场环境的防护措施。
5 仪表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 50093和《石油化工仪表安装设计规范》SH/T 3104的有关规定。
6 当测量高黏度、腐蚀性或凝固点高于环境温度介质压力时,应采取隔离、伴热或反吹等措施。
7 当测量含有粉尘、固体颗粒的气体压力时,宜采用反吹、隔离或除尘等措施。
8 当测量高黏度、易沉淀的介质压力时,宜采用水或蒸汽进行清洗。
8.9.2 纸浆浓度变送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浓度变送器宜安装在垂直管道上。
2 安装纸浆浓度变送器应有便于安装和日常维护足够空间的位置。
3 纸浆浓度变送器安装位置应避免浆管振动较大的场合。
4 取样阀的安装位置宜靠近纸浆浓度变送器,并方便操作。
5 刀式纸浆浓度变送器的刀片应与浆管平行安装,并应与浆流方向一致。
8.9.3 配管配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配管、配线设计,有火灾及爆炸危险、灰尘、腐蚀、高温、潮湿、振动、静电、雷击及电磁场干扰环境,应采取防护措施。
2 测量管线的材质应按被测介质的特性、温度、压力等级和所处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3 非腐蚀性介质的测量管线,宜选用碳钢或不锈钢。腐蚀性介质的测量管线,应选用与工艺管线或设备相同或高于其防腐性能的材质。
4 测量管线、管件和阀门宜选用同种材质或腐蚀电位相接近的金属材质。
8.9.4 气动管线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气动管线的管径宜选用φ6X1或φ8X1。
2 气动管线的材质宜选用不锈钢、紫铜管、尼龙管。
3 尼龙管(缆)应根据使用温度范围选用,当在环境温度变化较大、存在火灾危险或腐蚀性的场所时,不宜选用。
8.9.5 电线、电缆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线、电缆线芯截面积应满足检测及控制回路对线路阻抗的要求以及施工中对线缆机械强度的要求。
2 热电偶补偿导线的截面积,宜为1.5mm²~2.5mm²。当采用多芯补偿电缆时,在线路电阻满足测量要求的条件下,线芯截面积可为0.75mm²~1.00mm²。
3 电线宜选用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电缆宜选用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
4 寒冷地区及高温、低温场所,应考虑电线、电缆允许使用的温度范围。
5 火灾危险场所宜选用阻燃型电缆。
6 在爆炸危险场所,当采用本安系统时,宜选用本质安全电路用控制电缆,所用电缆的分布电容、电感应符合本安回路的要求。
7 采用分散型控制系统(DCS)或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系统(PLC)的信号电缆应选用屏蔽型电缆。
8.9.2 当在水平和倾斜管道上安装刀式纸浆浓度变送器时,应选择安装在管道的两侧,不应安装在顶部和底部。由于浆泵和浆管的弯头容易使浆料在流动过程中产生湍流,这些湍流又会直接影响到浓度变送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所以安装浓度变送器应保证前后直管段的要求。
8.9.5 电线、电缆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线、电缆线芯截面积(电线、电缆线芯截面积选择表)选择应符合表26的要求:
表26 电线、电缆线芯截面积选择
7 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可编程控制器系统(PLC)信号屏蔽电缆的屏蔽型式的选择应符合表27的要求:
表27 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可编程控制器系统(PLC)信号屏蔽电缆的屏蔽型式选择表
注:1 ☆表示需要。
2 DCS中的数据通信电缆,应根据制造厂的要求选择。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工艺
- 3.1 一般规定
- 3.2 工艺技术及设备选择
- 3.3 工艺设备布置
- 3.4 工艺管道
- 3.5 中心检验分析室
- 3.6 机修车间
- 3.7 仓库
- 4 厂址与总体规划
- 4.1 厂址
- 4.2 总体规划
- 5 热能动力
- 5.1 一般规定
- 5.2 热负荷
- 5.3 燃料供应
- 5.4 主要设备选择
- 5.5 化学水处理
- 5.6 烟气净化处理
- 5.7 其他配套设施
- 5.8 供热系统
- 5.9 压缩空气站
- 6 总平面与运输
- 6.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6.2 总平面布置
- 6.3 物流运输
- 6.4 竖向设计
- 6.5 管线综合布置
- 6.6 绿化
- 7 电气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2 供电
- 7.3 车间配电
- 7.4 电气照明
- 7.5 防雷及接地
- 7.6 电修
- 8 自控仪表
- 8.1 一般规定
- 8.2 监控系统
- 8.3 仪表
- 8.4 信号报警及安全联锁保护系统
- 8.5 控制水平
- 8.6 控制室与机柜室
- 8.7 供电及供气
- 8.8 接地
- 8.9 安装及材料
- 8.10 仪修
- 9 建筑
- 9.1 一般规定
- 9.2 主要车间建筑设计
- 9.3 防火
- 9.4 建筑安全
- 9.5 生产辅助用室
- 10 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设计荷载
- 10.3 构筑物及设备基础
- 10.4 结构防腐蚀
- 11 给水排水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取水
- 11.3 给水处理
- 11.4 消防给水
- 11.5 排水工程
- 11.6 废水处理
- 1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室内外计算参数
- 12.3 生产车间采暖通风
- 12.4 空气调节
- 12.5 制冷站
- 12.6 防 排 烟
- 13 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 13.1 一般规定
- 13.2 选址与总图布置的环境保护要求
- 13.3 备料
- 13.4 化学制浆
- 13.5 机械制浆
- 13.6 废纸浆
- 13.7 造纸
- 13.8 碱回收
- 13.9 其他
- 14 职业安全卫生
- 14.1 一般规定
- 14.2 防火防爆
- 14.3 防雷、电气安全
- 14.4 防烫
- 14.5 安全色、安全标志
- 14.6 噪声防护、防振动
- 14.7 防尘
- 14.8 防毒、防腐、防辐射
- 14.9 防暑、防寒、防湿
- 附录A 制浆造纸厂所用的水、电、蒸汽和压缩空气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要求
- 附录B 工艺管道不同介质的流速表
- 附录C 制浆造纸厂主要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表
- 附录D 主要车间楼板安装检修等效荷载
- 附录E 制浆造纸厂各生产车间和工作场所设计照明系统的照度标准值
- 附录F 制浆造纸厂用电设备需要系数(Kx)及功率因数(cos)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