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5 生产厂房主要建筑构造
5.5.1 生产厂房的屋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屋面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结构形式、建厂地区气候条件、屋面材料和天窗采光等使用要求综合考虑;
2 锯齿屋面坡度不应小于1:2.5,锯齿天沟宜采用外排水,当确有可靠技术措施时,锯齿屋面天沟排水坡度可采用不小于0.5%的坡度;气楼式屋面坡度不应小于1:2.5,轻钢结构用于干燥性生产车间的屋面坡度不宜小于5%;
3 厂房屋面构造应设置防止内表面结露的隔汽层,严寒地区应采取防结露措施;
4 轻钢屋盖宜选用优质压型钢板,屋盖保温层宜采用有相应隔汽层的玻璃棉毡等保温材料;
5 腐蚀性气体排放口周围的屋面宜采取耐腐蚀防护措施;
6 厂房高度大于6.0m时,应设置可直接到屋面的垂直爬梯,当从其他部位能到达时,可不设置。垂直爬梯的高度大于6.0m时,应有护笼。
5.5.2 生产厂房的墙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生产厂房墙体应满足建筑热工设计要求;
2 框架填充墙不得使用粘土砖,应采用非粘土类砌块或轻质板材;
3 内墙面应平整光洁,宜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对无腐蚀性气体作用且相对湿度不大的室内墙面,可采用混合砂浆;
4 有设备出入车间的门尺寸,应按设备尺寸确定,大门应比通过的设备高、宽各超出0.6m以上。
5.5.3 地面和楼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练漂、染色、印花车间楼地面应设置坡向排水沟或地漏的坡度,排水坡度不应小于0.5%,其楼地面应有防滑措施;
2 当溢水多的印染设备布置在楼层时,设备下部宜设集水盘,位于楼层上可能积水的房间,其楼面应设整体防水层;
3 有腐蚀性介质作用的楼地面和设备基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有关规定;
4 整装车间楼地面应防尘、耐磨。
5.5.4 地沟、地坑及地下防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印染工厂内的地沟,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宜减少沟道的长度、深度和交叉点,除与设备基础相结合以外,沟道宜避开设备基础,布置在设备之间的通道下面;
2 地沟不应利用建筑物的承重墙基础等兼作其底板和侧壁;
3 有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地沟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4 室内排水地沟在车间出口处应设集水坑及格栅装置。
5.5.5 采光窗及天窗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物窗宜选用塑钢窗、玻璃钢窗,不宜采用钢窗、铝合金窗;
2 窗的层数应根据地区气候条件,由热工计算确定;
3 锯齿天窗应设有部分开启方便的窗扇;当采用电动开窗器时,则应有防潮、防腐蚀的措施;
4 天窗窗框材料宜采用防腐蚀涂料的钢筋混凝土窗、塑钢窗及玻璃钢窗;
5 轻钢结构屋盖上的采光窗宜采用优质树脂、薄膜、玻纤复合材料组成的采光窗。
5.5.6 排气井构造应力求简单、施工维修方便。井筒内壁应平整光滑、耐腐蚀,并应有防止雨水侵入车间和凝结水下滴的措施。沿锯齿或气楼屋脊设置的通长排气井筒应有隔板分隔,隔板间距不宜大于3.0m。排气井材质宜采用无机不燃玻璃钢。
5.5.7 气楼式厂房气楼两侧挡风板宜用树脂采光板,其连接檩条宜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
5.5.1 本条对厂房屋面设计做了规定。
1 印染工厂的屋面类型比较多,长期以来选用锯齿形结构厂房较普遍,为解决厂房排雾、防结露,南方地区发展为带排气井的锯齿形结构厂房、气楼式厂房、气楼式带排气井厂房,近年来也有气楼式两侧带挡风板形式的厂房,并发展到采用轻钢结构形式。如何选择合适的屋面形式,应因地制宜而定。
2 印染工厂的屋面坡度,决定于生产车间的性质,如潮湿性生产车间坡度宜大,便于凝结水顺坡流到集水沟,否则易在中部下滴影响产品质量。根据实践经验,屋面坡度1:2.5能使凝结水顺坡流到集水沟。干燥性生产车间屋面坡度可按正常要求选用。轻钢屋盖本规范提出屋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5%,是根据多年来实践及已建成工厂调研核实,大跨度轻钢屋盖,当压型钢板搭接方式有可靠防水措施时,该坡度是适用的。锯齿式屋面天沟排水坡不小于0.5%,主要针对大面积厂房,天沟长度较长,又采用外排水时的补充规定。
3 本款针对多年来经验教训制定,有些建设单位片面节省投资,取消隔汽层后会带来不良后果,对严寒地区的屋面构造应有防结露措施,也是针对调研中在北方地区生产车间屋面保温做法过于简陋造成凝结水下滴,影响产品质量。
4 轻钢屋盖压型钢板材质优劣、板材厚度与使用时间长短密切相关,特别对有腐蚀性气体散发的车间,选用优质钢材更显重要。
5.5.2 生产厂房的墙体材料为了保护耕地、节约能源、推动墙体改革,应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
5.5.3 本条对印染工厂的地面、楼面设计提出要求。
1 印染工厂的湿加工车间属多水车间,常年有水、染液、化学溶液波及楼地面,平时需经常冲洗,因此保持楼地面一定的排水坡度显得十分重要。
2 当印染设备布置在楼层时,楼面排水一是做排水沟,但这种做法室内不整洁、结构处理较麻烦、排水沟过框架梁需预埋管道、排水不畅;二是在设备下部设集水盘,通过排水管排出室外,该做法室内整洁、结构简单、排水通畅。
5.5.5 本条对采光窗及天窗设计做出了规定。
印染工厂的采光窗及天窗因所处位置受腐蚀性介质作用,不宜采用钢窗及铝合金窗,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使用的钢窗已被腐蚀,不能灵活开启,铝合金窗受酸性介质腐蚀,型材已被腐蚀穿孔,因此宜采用塑钢窗。锯齿形厂房的天窗长期以来采用钢筋混凝土天窗框,但施工麻烦、自重大,可用塑钢窗或玻璃钢窗替代。
5.5.6 本条对印染工厂排气井设计做出了规定。
印染工厂广泛采用排气井,长期实践经验及调研后证实采用无机不燃玻璃钢制作,自重轻、使用耐久,效果较好。
5.5.7 本条通过调研发现有些工厂气楼两侧挡风板采用压型钢板,檩条采用角钢,几年后腐蚀程度十分严重。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4 生产辅助用房
- 下一节:6 结构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工艺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2 工艺流程
- 3.3 设备选用
- 3.4 机器排列
- 3.5 工艺管道
- 3.6 工艺对公用工程的要求
- 3.7 生产辅助设施
- 3.8 车间运输
- 4 总图运输
- 4.1 一般规定
- 4.2 建(构)筑物布置
- 4.3 道路运输
- 4.4 竖向设计
- 4.5 厂区管线
- 4.6 厂区绿化
- 4.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 建筑
- 5.1 一般规定
- 5.2 生产厂房
- 5.3 建筑防火、防爆
- 5.4 生产辅助用房
- 5.5 生产厂房主要建筑构造
- 6 结构
- 6.1 一般规定
- 6.2 结构选型
- 6.3 结构布置
- 6.4 设计荷载
- 6.5 结构计算
- 6.6 带排气井的单层锯齿形厂房构造要求
- 6.7 抗震构造措施
- 6.8 地基基础
- 7 给水排水
- 7.1 一般规定
- 7.2 用水量、水质和水压
- 7.3 水源与水处理
- 7.4 给水系统和管道布置
- 7.5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 7.6 排水系统和管道布置
- 7.7 水的重复利用及废水回用
- 8 供暖通风与空调
- 8.1 一般规定
- 8.2 室内外设计参数
- 8.3 生产车间的供暖通风与空调
- 8.4 辅助用房的供暖通风与空调
- 9 电气
- 9.1 一般规定
- 9.2 供配电系统
- 9.3 照明
- 9.4 防雷和接地
- 9.5 电气消防和报警
- 10 动力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蒸汽供热系统
- 10.3 蒸汽凝结水回收和利用
- 10.4导热油供热系统
- 10.5 燃气
- 10.6 压缩空气
- 11 仓储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坯布库、成品库
- 11.3 染化料库
- 11.4 危险化学品库
- 11.5 机物料库
- 附录A 工艺流程
- A.1 纯棉织物主要工艺流程
- A.2 涤棉织物主要工艺流程
- A.3 化纤织物主要工艺流程
- A.4 短流程工艺
- A.5 其他工艺流程
- 附录B 印染主机设备生产能力
- 附录C 主要印染设备参考用水量
- 附录D 主要印染设备参考用汽量
- 附录E 印染设备需要高温热源值
- 附录F 印染设备各轧车压缩空气用量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