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2 准备
5.2.1 施工前,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应对现场进行踏勘,了解现状与施工条件、核对设计图与现状的符合性等。
5.2.2 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应作好下列准备工作:
1 熟悉图纸文件;
2 核对图纸的齐全性;
3 熟悉设计文件的技术要求、施工特点和难点;
4 熟悉设计文件使用的规范、标准和规定;
5 掌握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
5.2.2 古建筑防雷工程的准备工作时,通常还需要准备下列相关资料,以便施工时参考:
1 古建筑原有防直击雷接闪装置(接闪针、带、网、线)的现状;
2 需要安装外部防雷装置(避雷针、带、网)的每栋古建筑脊(正脊、斜脊)、瓦、檐、柱等的尺寸大小(每栋古建筑的脊瓦尺寸都会有所不同,固定、支撑防雷装置连接部件的尺寸大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定制相适的固定支撑部件,敷设用非常规的方法。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制作不同尺寸的固定支撑、连接部件)。
3 引下线的现状、接地引入线间的距离;
4 古建筑物防侧击雷的措施;
5 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包括施工范围内的电源线路、监控、安防信号线路、消防或生活用水管线进入古建筑的方式和路由;
6 古建筑防雷施工现场示意图(施工位置及周围环境和古树、地下管线、地宫等位置);
7 曾经遭受过雷击灾害的记录等资料等。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1 一般规定
- 下一节:5.3 防雷装置的施工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分级
- 4 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第一级防雷古建筑的防雷措施
- 4.3 第二级防雷古建筑的防雷措施
- 4.4 其他防雷措施
- 4.5 防雷装置
- 5 施工
- 5.1 一般规定
- 5.2 准备
- 5.3 防雷装置的施工
- 5.4 施工记录
- 5.5 测试记录
- 5.6 自检验
- 6 验收
- 6.1 一般规定
- 6.2 验收项目
- 6.3 检测标准
- 6.4 竣工验收
- 7 维护与管理
- 7.1 一般规定
- 7.2 日常检测与检查
- 7.3 维护
- 附录A 古建筑预计年均雷击次数
- 附录B 现场勘察要求与报告
- 附录C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和定位
- 附录D 典型屋顶的简易防雷装置
- 附录E 接地装置的电阻值
- 附录F 古建筑防雷工程自检验内容与表格形式
- 附录G 验收检验批划分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