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2.2 供配电系统
12.2.1 丝绸工厂生产用电负荷应为三级负荷。消防设备用电负荷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12.2.2 供电电压等级与供电回路数应按生产规模、性质和用电容量,并结合当地电网的供电条件决定。丝绸工厂高压供电宜采用10kV供电,低压配电可采用220V/380V供电。
12.2.3 用电负荷计算宜采用需要系数法,消防负荷不应计入总负荷。
12.2.4 低压配电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相邻车间配电所之间宜设置低压联络线。
2 低压配电系统应与工艺生产系统相适应,同一生产线的各用电设备宜由同一(母线)回路供电。
3 供配电系统宜在变配电所内设无功功率集中补偿装置并采取谐波治理措施。
4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的有关规定。
12.2.5 变压器选择和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变压器的总容量、单台容量和台数应根据计算负荷及经济合理运行的原则确定。
2 变压器应选择D,yn11结线组别的三相变压器。
3 无防护外壳的干式变压器应安装在单独的变压器室。
4 有防护外罩的干式变压器可与不带可燃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安装在同一房间内。
5 油浸变压器应安装在单独的变压器室。
6 当车间变电所与高压配电室不在同一处时,变压器的一次侧应设隔离电器。
7 变压器选择和布置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的相关规定。
12.2.6 室内配电干线敷设方式宜采用电缆桥架敷设,在有腐蚀和特别潮湿场所采用的电缆桥架,应根据腐蚀介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室外宜采用电缆沟或直接埋地敷设。
12.2.1 条文明确了丝绸工厂负荷分级的要求。
12.2.2 供电电压等级与供电回路数应按生产规模、性质和用电量,并结合地区电网的供电条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丝绸工厂高压一般采用10kV供电。丝绸工厂的消防负荷一般都不大,要从供电部门就近获得独立的第二电源可能性较小,即使能提供第二电源,投资也很大。因此,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遵循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选择自备应急电源。自备应急电源可以采用柴油发电机组。
12.2.3 一般情况,需要系数和用电设备的工作性质、设备台数、设备效率、负荷系数和供电系统的损耗等因素有关,而且与工厂的产品、工人的技能素质和管理等因素也有关。建议设计人员从设备供应商获得有关数据或经现场实测采集有关数据,再参照已有经验数据确定。消防泵、喷淋泵、排烟风机等消防负荷,仅在火灾发生时启动,而在火灾发生时,火灾区域的一般用电设备等非消防设备已消防联动切除其电源而停止运行,停止运行的负荷远大于消防负荷。因此,负荷计算时,消防负荷不应计入总负荷,但正常运行的消防负荷仍应计入(如消防电梯、正常点燃的应急照明等)。
12.2.4 丝绸工厂一般按负荷分布设车间变电所。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电气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条文规定相邻两个车间变电所之间宜设低压联络线,目的是保证检修用电的需要。
丝绸工厂大量使用变频调速设备和照明荧光灯采用的电子镇流器等非线性用电设备,会产生谐波。谐波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电动机的转子造成明显局部发热,缩短其使用寿命或被迫降容运行;对变压器产生附加损耗,从而引起过热,使绝缘介质老化加剧导致绝缘损坏,同时产生噪声;对并联补偿电容器,会使其吸收谐波电流而引发过载发热,严重时可引起谐波谐振,加剧电容器的老化和损坏;对断路器,会使开断能力降低,严重时某些断路器的磁吹线圈不能正常工作;对设备中的电子设备、继电保护、通信线路都可能造成影响。对谐波治理应根据谐波源采取对应措施,一般可有以下防治措施:
(1)选用D,yn11结线组别的三相配电变压器。
(2)改变电容器组串联电抗器参数,或将电容器组的某些支路改为滤波器,或限制电容器组的投入容量,避免电力电容器组对谐波的放大等。
(3)加装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或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采用TCR、TCT或SR型静补装置时,其容性部分设计成滤波器。
(4)改变变频器性能,实现谐波源互补配置。
(5)厂房照明荧光灯采用电子式镇流器。
(6)采用无源或有源滤波器等其他新型抑制谐波的措施。
另外,工程中常采用无功功率补偿和谐波电流滤波组合在一起,组成LC电路,按计算无功功率和供电部门对功率因数的要求进行无功功率补偿。
12.2.5 配变电所设计应根据下列主要因素:接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接近电源进线侧、设备运输方便、避开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设计方案。条文明确了变压器选择和布置的一般规定,同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的规定。
12.2.6 当前丝绸企业随着产品市场的变化,工艺设备选型和产品均容易变更,采用电缆桥架明敷设能适应各种产品、设备选型变更带来的配电线路的调整。另外电缆沟中易积水也不利于清洁。在有腐蚀和特别潮湿的场所,应采用防腐蚀型电缆桥架,如采用铝塑、玻璃钢材料及外表面涂防腐层等。室外宜采用电缆沟或直接埋地敷设。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设计原则
- 3.2 工艺流程
- 3.3 设备选择与配置
- 3.4 厂房柱网与设备排列
- 3.5 管道设计
- 3.6 车间运输
- 4 制丝工艺设计
- 4.1 工艺流程
- 4.2 设备选择与配置
- 4.3 厂房柱网与设备排列
- 5 绢纺工艺设计
- 5.1 工艺流程
- 5.2 设备选择与配置
- 5.3 厂房柱网与设备排列
- 6 丝织工艺设计
- 6.1 工艺流程
- 6.2 设备选择与配置
- 6.3 厂房柱网与设备排列
- 7 丝绸印染工艺设计
- 7.1 工艺流程
- 7.2 设备选择与配置
- 7.3 厂房柱网与设备排列
- 8 总图设计
- 8.1 一般规定
- 8.2 总平面布置
- 8.3 竖向设计
- 8.4 厂区管线
- 8.5 厂区道路
- 8.6 厂区绿化
- 8.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9 建筑、结构
- 9.1 一般规定
- 9.2 生产厂房
- 9.3 建筑防火
- 9.4 生产辅助用房
- 9.5 生产厂房的主要建筑构造
- 9.6 结构选型
- 9.7 结构布置
- 9.8 设计荷载
- 9.9 地基基础
- 10 给水排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水源与水处理
- 10.3 水量、水质、水压
- 10.4 给水系统和管道敷设
- 10.5 消防给水系统
- 10.6 排水系统和管道敷设
- 10.7 废水处理与回用
- 11 采暖通风与空调滤尘
- 11.1 一般规定
- 11.2 采暖
- 11.3 通风
- 11.4 空气调节
- 11.5 滤尘
- 12 电气
- 12.1 一般规定
- 12.2 供配电系统
- 12.3 照明
- 12.4 防雷和接地
- 12.5 通信和火灾报警
- 13 动力
- 13.1 蒸汽供热系统
- 13.2 蒸汽凝结水回收与利用
- 13.3 导热油供热系统
- 13.4 燃气
- 13.5 压缩空气
- 13.6 制冷
- 14 仓储
- 14.1 一般规定
- 14.2 原料库
- 14.3 半成品库、成品库
- 14.4 染化料库
- 14.5 危险品库
- 14.6 机物料库
- 14.7 其他仓库
- 附录A 制丝工艺
- 附录B 绢纺工艺
- 附录C 丝织工艺
- 附录D 丝绸印染工艺
- 附录E 仓储面积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