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3.3 排土场设计内容
3.3.1 排土场设计应符合矿山开采设计总体要求,包括选址、工艺设计、安全稳定性分析、安全对策措施、安全防护距离、复垦规划、环境保护等内容。
3.3.2 排土场设计应说明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可靠性,以及土地占用状况、周边设施与环境状况。
3.3.3 工艺设计应包括排土方式、堆置方式、堆积要素、服务年限、排土计划、容积、安全防护距离、运输系统、设备选择。
3.3.4 排土场设计应对不同堆积状态条件下的排土场进行安全稳定性计算分析,并应对参数选取、资料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说明。
3.3.5 排土场设计应根据排土工艺、安全稳定性和周边环境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3.3.6 排土场设计应提出排土场复垦规划。
3.3.1 本条主要说明冶金矿山排土场的设计步骤与设计内容。一般矿山开采设计中排土场设计包含在露天开采设计文件中,主要以工艺设计为主导,同时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提出了安全要求。现在矿山排土场的安全要求提高,按照各级安全监督部门的要求,对排土场的设计内容要完善和对排土场的安全稳定性进行分析。很多矿山排土场设计逐步转向单项设计。本规范主要结合安全和工艺要求提出了排土场的设计内容。规范编制的章节也是按照上述内容安排。
3.3.2 排土场的选址是排土场设计最核心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工艺设计、排土场稳定性等。同时排土场选址也是一个综合分析的过程,本规范第4章全面说明选址的基本要求。排土场的选址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必须从安全角度、土地利用角度、环境保护角度考虑。
3.3.3 本条概括说明排土场关于设计的主要内容,详细的说明可见本规范第5章。
3.3.4 本条内容属于排土场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过程中对排土场的稳定性论证除了要进行最终堆排状态的稳定性计算分析外,还应该按照排土场堆排的关键年份和特征状态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论证,特别是排土场堆排初期的稳定性状态进行计算分析。设计过程中由于资料的获取不尽完善,因此应对参数的选择和依据资料的可靠性进行评述,特别是对影响排土场稳定性的排土场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述。排土场的安全稳定性已经成为排土场设计的重要环节。2008年8月尖山铁矿排土场滑坡事故和2011年2月攀枝花地区排土场滑坡事故,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安监部门和矿山企业重视,也体现出排土场设计中安全稳定性设计的必要性。
3.3.5 排土场的安全对策措施是排土场安全稳定和工艺实施的保证。排土场安全对策措施主要依据排土场的堆排状况、排土场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采取。对于沟谷型排土场,一般应考虑上游的截排洪工程和下游的堆石坝工程等;对于软弱地基条件和渗透性差的排土场,应考虑清除软弱地基土或采取预固结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对于沟谷中应考虑设置排渗盲沟等;对于原始的自然沟谷中,存在泥石流灾害可能性的条件下,应首先进行自然沟谷的泥石流灾害防治,然后提出排土场堆排后的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包括拦挡、谷坊、截排洪等措施。个别地区原始地形坡度较大,应在合理的排岩工艺条件下,在考虑防排水设施实施的前提下,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进行废石排弃,并制订有效的灾害预防措施。
3.3.6 排土场设计文件中应根据排土场的堆排计划制订排土场的复垦方案规划,复垦方案规划应与矿山总体复垦规划一致。复垦规划应考虑后期排土场的综合利用和环境因素。开采初期有表土的矿山,在建立表土堆场的同时,考虑后期复垦的要求。改、扩建矿山和已有排土场应在制订排土场稳定性综合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排土场的复垦方案编制。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3.2 排土场等级划分
- 下一节:3.4 设计基础资料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 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排土场设计原则
- 3.2 排土场等级划分
- 3.3 排土场设计内容
- 3.4 设计基础资料
- 3.5 排土场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查
- 3.6 排土场稳定性与安全措施
- 4 场址选择
- 4.1 一般规定
- 4.2 排土场场址
- 4.3 内部排土场场址
- 5 排土工艺
- 5.1 排土方式
- 5.2 堆置要素
- 5.3 排土计划
- 5.4 防护距离
- 5.5 排土场用地
- 5.6 排土场辅助设施
- 6 排土场安全稳定性
- 6.1 一般规定
- 6.2 计算方法
- 6.3 计算模型与参数
- 6.4 安全稳定性标准
- 7 排土场安全防护
- 7.1 主动防护
- 7.2 防 排 洪
- 7.3 排土场灾害防治
- 8 排土场病害防治
- 9 排土场复垦
- 10 排土场关闭
- 11 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 附录A 排土场分类与说明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