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4 整体面层的施工
7.4.1 铺抹聚合物水泥砂浆前,应先涂刷聚合物水泥素浆一遍,涂刷应均匀,干至不粘手时,再铺抹聚合物水泥砂浆。
7.4.2 聚合物水泥砂浆应分条或分块错开施工,每块面积不宜大于12m2,条宽不宜大于1.5m,补缝及分段错开的施工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坡面的接缝木条或聚氯乙烯条应预先固定在基体上,待砂浆抹面后可抽出留缝条,24h后在预留缝处涂刷聚合物素浆,再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补缝。分层施工时,留缝位置应相互错开。
7.4.3 聚合物水泥砂浆边摊铺边压抹,宜一次抹平,不宜反复抹压。当有气泡时应刺破压紧,表面应密实。
7.4.4 在立面或仰面施工时,当压抹面层厚度大于10mm时,应分层施工,分层抹面厚度宜为5mm~10mm。待前一层干至不粘手时,再进行下一层施工。
7.4.5 聚合物水泥砂浆施工12h~24h后,宜在面层上再涂刷一层聚合物水泥素浆。
7.4.2 聚合物水泥砂浆在终凝前有一定的收缩性,一次施工面积过大,内部会产生较大应力,宜产生裂缝,因此一次施工面积不宜过大,一般应控制在10m2~15m2。为使施工方便,条宽控制在1.5m以内。最好采用分条施工,中间留缝宽约15mm,用木条或聚氯乙烯等塑料条分开,木条应先固定在基层上再施工。木条两面应杜绝使用脱模剂,在砂浆稍变硬后用抹刀尖端沿板条边缘切开再抽出板条。
补缝应在24h后进行,但不迟于48h,应清理干净缝内杂物后,涂刷聚合物素浆,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补齐;并应仔细抹平接缝表面。补缝时应在地面铺板,以免直接踩在砂浆表面。
7.4.3 聚合物水泥砂浆的平面抹压与普通水泥砂浆相同,倒上砂浆用木板刮平再用抹刀抹平即可。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后,在气温较高时,约25min表面即生成一层薄膜,此时反复抹压就会使薄膜破裂而难以修复,影响表面的完整性,因此不宜反复抹压。
7.4.4 立面或仰面施工,一次抹压厚度不应超过10mm,否则很快脱落,由于加入较多稳定剂,砂浆看似黏稠,实际内聚力较小,一次抹面过厚,易产生脱落,再修复很难,只有等表面干燥后才可抹上,对于钢材表面更应一次少抹,等表面稍干,一般等24h后方可抹下一层。
7.4.5 在聚合物砂浆表面涂刷聚合物水泥素浆,可修复部分表面缺陷,同时可在表面形成一层富含聚合物的薄膜,提高防腐、防水性能。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3 砂浆的配制
- 下一节:7.5 养护和质量检查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基层要求
- 4 基层处理
- 4.1 一般规定
- 4.2 混凝土基层
- 4.3 钢结构基层
- 5 树脂类防腐蚀工程
- 5.1 一般规定
- 5.2 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质量要求
- 5.3 材料的配制
- 5.4 纤维增强塑料的施工
- 5.5 树脂整体面层的施工
- 5.6 养护和质量检查
- 6 水玻璃类防腐蚀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质量要求
- 6.3 材料的配制
- 6.4 钾水玻璃砂浆整体面层的施工
- 6.5 水玻璃混凝土的施工
- 6.6 养护和质量检查
- 7 聚合物水泥砂浆防腐蚀工程
- 7.1 一般规定
- 7.2 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质量要求
- 7.3 砂浆的配制
- 7.4 整体面层的施工
- 7.5 养护和质量检查
- 8 块材防腐蚀工程
- 8.1 一般规定
- 8.2 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 8.3 隔离层的施工
- 8.4 块材的施工
- 8.5 养护和质量检查
- 9 喷涂型聚脲防腐蚀工程
- 9.1 一般规定
- 9.2 原材料和涂层的质量要求
- 9.3 聚脲的配制
- 9.4 施工
- 9.5 养护和质量检查
- 10 涂料类防腐蚀工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涂料的配制与施工
- 10.3 养护和质量检查
- 11 沥青类防腐蚀工程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质量要求
- 11.3 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铺筑的整体面层
- 11.4 沥青稀胶泥涂覆的隔离层
- 11.5 碎石灌沥青垫层
- 11.6 养护和质量检查
- 12 塑料类防腐蚀工程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 12.3 施工
- 12.4 养护和质量检查
- 13 安全技术
- 14 环境保护技术
- 15 工程交接
- 附录A 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试验方法
- A.1 主要原材料取样法
- A.2 原材料的试验方法
- A.3 制成品的试验方法
- 附录B 施工配合比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