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2 光伏方阵布置
7.2.1 光伏方阵应根据站区地形、设备特点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布置。大、中型地面光伏发电站的光伏方阵宜采用单元模块化的布置方式。
7.2.2 地面光伏发电站的光伏方阵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固定式布置的光伏方阵、光伏组件安装方位角宜采用正南方向。
2 光伏方阵各排、列的布置间距应保证每天9:00~15:00(当地真太阳时)时段内前、后、左、右互不遮挡。
3 光伏方阵内光伏组件串的最低点距地面的距离不宜低于300mm,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当地的最大积雪深度;
2)当地的洪水水位;
3)植被高度。
7.2.3 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站的光伏方阵应结合太阳辐照度、风速、雨水、积雪等气候条件及建筑朝向、屋顶结构等因素进行设计,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方位角、倾角和阵列行距。
7.2.4 大、中型地面光伏发电站的逆变升压室宜结合光伏方阵单元模块化布置,宜采用就地布置方式。逆变升压室宜根据工艺要求布置在光伏方阵单元模块的中部,且靠近主要通道处。
7.2.5 工艺管线的敷设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工艺管线和管沟宜沿道路布置。地下管线和管沟一般宜敷设在道路行车部分之外。
2 电缆不应与其他管道同沟敷设。
3 管沟、地下管线与建筑物、道路及其他管线的水平距离以及管线交叉时的垂直距离,应根据地下管线和管沟的埋深、建筑物的基础构造及施工、检修等因素综合确定。
7.2.1 大、中型地面光伏发电站的光伏方阵布置一般均采用分单元、模块化的布置方式,单元模块的容量需结合逆变器和升压变的配置选取,一般取1MW(2个500kW逆变器+1个分裂变压器),不宜大于2MW。
7.2.2 光伏方阵各排、列的布置间距,无论是固定式还是跟踪式均应保证全年9:00~15:00(当地真太阳时)时段内前、后、左、右互不遮挡,也即冬至日当天9:00~15:00时段内前、后、左、右互不遮挡。
固定式布置的光伏方阵,在冬至日当天太阳时9:00~15:00不被遮挡的间距如图1所示,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L——阵列倾斜面长度;
D——两排阵列之间距离;
β——阵列倾角;
ф——当地纬度。
图1 方阵间距示意图
如采用跟踪布置方式,在同等土地面积条件下,需要尽量优化每台跟踪器上的光伏组件排布,选择合适的跟踪器形式,有效地对跟踪器阵列进行南北和东西间距设计,使得光伏组件能够在同等条件下,最有效地跟踪太阳运动轨迹,最大化地提高光伏阵列的发电量,提高光伏发电站总体经济效益。
7.2.4 逆变升压室布置在光伏方阵单元模块中部是为了尽量缩短光伏方阵汇流直流线缆的敷设长度,进而降低直流线损、减少投资;逆变升压室布置在靠近主要通道处是为了方便设备安装及检修。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1 站区总平面布置
- 下一节:7.3 站区安全防护设施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站址选择
- 5 太阳能资源分析
- 5.1 一般规定
- 5.2 参考气象站基本条件和数据采集
- 5.3 太阳辐射现场观测站基本要求
- 5.4 太阳辐射观测数据验证与分析
- 6 光伏发电系统
- 6.1 一般规定
- 6.2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
- 6.3 主要设备选择
- 6.4 光伏方阵
- 6.5 储能系统
- 6.6 发电量计算
- 6.7 跟踪系统
- 6.8 光伏支架
- 6.9 聚光光伏系统
- 7 站区布置
- 7.1 站区总平面布置
- 7.2 光伏方阵布置
- 7.3 站区安全防护设施
- 8 电气
- 8.1 变压器
- 8.2 电气主接线
- 8.3 站用电系统
- 8.4 直流系统
- 8.5 配电装置
- 8.6 无功补偿装置
- 8.7 电气二次
- 8.8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 8.9 电缆选择与敷设
- 9 接入系统
- 9.1 一般规定
- 9.2 并网要求
- 9.3 继电保护
- 9.4 自动化
- 9.5 通信
- 9.6 电能计量
- 10 建筑与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地面光伏发电站建筑
- 10.3 屋顶及建筑一体化
- 10.4 结构
- 11 给排水、暖通与空调
- 11.1 给排水
- 11.2 暖通与空调
- 12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污染防治
- 12.3 水土保持
- 13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 14 消防
- 14.1 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
- 14.2 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
- 14.3 电缆
- 14.4 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
- 14.5 消防给水、灭火设施及火灾自动报警
- 14.6 消防供电及应急照明
- 附录A 可能的总辐射日曝辐量
- 附录B 光伏阵列最佳倾角参考值
- 附录C 钢制地锚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