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8 管道标识
4.8.1 管道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交叉桩和警示牌等永久性标识。
4.8.2 管径相同且并行净距小于6m的埋地管道,以及管径相同共用隧道、涵洞或共用管桥跨越的管道,应有可明显区分识别的标识。
4.8.3 通过人口密集区、易受第三方损坏地段的埋地管道应加密设置标识桩和警示牌,并应在管顶上方连续埋设警示带。
4.8.4 平面改变方向一次转角大于5°时,应设置转角桩。平面上弹性敷设的管道,应在弹性敷设段设置加密标识桩。
4.8.5 地面敷设的管段应设警示牌并采取保护措施。
条文说明
4.8.1 管道标识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管道干线标记设置技术规范》SY/T 6064执行。
4.8.2 管径相同且近距离的并行管道,无论是埋地还是地面,仅从外观上是难以区分的,为便于运行管理及维修快速识别,特制定本条规定。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4.7 线路水工保护
- 下一节:5 管道和管道附件的结构设计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输气工艺
- 3.1 一般规定
- 3.2 工艺设计
- 3.3 工艺计算与分析
- 3.4 输气管道的安全泄放
- 4 线路
- 4.1 线路选择
- 4.2 地区等级划分及设计系数确定
- 4.3 管道敷设
- 4.4 并行管道敷设
- 4.5 线路截断阀(室)的设置
- 4.6 线路管道防腐与保温
- 4.7 线路水工保护
- 4.8 管道标识
- 5 管道和管道附件的结构设计
- 5.1 管道强度和稳定性计算
- 5.2 材料
- 5.3 管道附件
- 6 输气站
- 6.1 输气站设置
- 6.2 站场工艺
- 6.3 压缩机组的布置及厂房设计
- 6.4 压气站工艺及辅助系统
- 6.5 压缩机组的选型及配置
- 6.6 压缩机组的安全保护
- 6.7 站内管线
- 6.8 站内管道及设备的防腐与保温
- 7 地下储气库地面设施
- 7.1 一般规定
- 7.2 地面工艺
- 7.3 设备选择
- 8 仪表与自动控制
- 8.1 一般规定
- 8.2 调度控制中心
- 8.3 站场控制系统及远程终端装置
- 8.4 输气管道监控
- 9 通信
- 10 辅助生产设施
- 10.1 供配电
- 10.2 给水排水及消防
- 10.3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10.4 供热
- 11 焊接与检验、清管与试压、干燥与置换
- 11.1 焊接与检验
- 11.2 清管、测径与试压
- 11.3 干燥与置换
- 附录A 输气管道工艺计算
- 附录B 受约束的埋地直管段轴向应力计算和当量应力校核
- 附录C 受内压和温差共同作用下的弯头组合应力计算
- 附录D 敷管条件的设计参数
- 附录E 管道附件由膨胀引起的综合应力计算
- 附录F 三通和开孔补强的结构与计算
- 附录G 压缩机轴功率计算
- 附录H 管端焊接接头坡口型式
- 附录J 输气站及阀室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推荐做法
- 附录K 埋地管道水压强度试验推荐做法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