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D 柔性胶腔式桩端后注浆法钻孔灌注桩
D.0.1 桩端后注浆装置应包括桩端隔离钢板、封闭胶腔、腔内充填料、进浆管及进浆单向阀、排浆管及排浆逆止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隔离钢板的圆形板径应为桩径的0.9倍;
2 充填料宜用小直径卵、砾石及混合料;
3 进浆管与排浆管(含单向阀门)管内径不宜小于30mm;
4 水泥宜采用P·O型32.5级;水灰重量比应为0.55~0.60,必要时可掺加减水剂。
D.0.2 注浆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桩端持力层为砂层或卵砾石层时,注浆压力不宜超过4MPa~5MPa;
2 当桩端持力层为硬黏性土或粉土时,注浆压力不宜超过3MPa。
D.0.3 注浆量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Gc——注浆量,以水泥量计(t);
αp——桩端注浆经验系数,可取1.8~2.2,持力层好者取大值;
d——桩径设计值(m)。
D.0.4 实际注入浆量可按下列条件控制:
1 注浆最大压力值宜维持5min~10min;
2 胶腔不应发生破裂,按注浆压力不应出现突降为准;
3 桩顶出现抬升趋向,且抬升量不超过0.5mm~1.5mm;
4 注浆流量宜为50L/min~70L/min。
D.0.5 在桩身混凝土强度接近设计强度时,通过设置在桩内的注浆管路,将一定数量的水泥浆液压入桩端柔性胶腔内,达到使桩底沉渣脱水压实、消除桩端持力层的扰动层并应达到压密、桩头扩径和增强桩周土对桩端的握持作用。
D.0.6 有需要时,尚可在桩身一定高度处预置桩侧注浆管进行桩侧土层加强。
D.0.7 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
2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的估算,可采用本标准式(5.5.18)计算,或采用打入式预制桩的端阻力与侧阻力相关参数值计算确定。
顶部
- 上一节:附录C 集中质量换算系数
- 下一节:本标准用词说明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建筑设计
- 2.1 一般规定
- 2.2 建筑防火设计
- 2.3 建筑安全设计
- 2.4 建筑环保、卫生设计
- 2.5 建筑绿色、节能设计
- 2.6 建筑构造
- 2.7 主要工业建(构)筑物
- 2.8 行政及公共建筑
- 3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结构布置
- 3.3 结构静力分析
- 3.4 结构动力分析
- 3.5 构造要求
- 4 荷载
- 4.1 荷载分类与组合
- 4.2 永久荷载
- 4.3 楼(地)面活荷载
- 4.4 吊车荷载
- 4.5 风、雪荷载
- 4.6 堆料荷载
- 5 地基基础
- 5.1 一般规定
- 5.2 地基计算
- 5.3 采空区
- 5.4 山区地基
- 5.5 软弱地基
- 5.6 湿陷性黄土地基
- 5.7 基础
- 6 提升系统建(构)筑物
- 6.1 结构布置
- 6.2 结构计算
- 6.3 构造要求
- 7 运输系统建(构)筑物
- 7.1 结构布置
- 7.2 结构计算
- 7.3 构造要求
- 8 储煤系统建(构)筑物
- 8.1 结构布置
- 8.2 结构计算
- 8.3 构造要求
- 9 洗选系统建(构)筑物
- 9.1 结构布置
- 9.2 结构计算
- 9.3 构造要求
- 10 煤泥水系统建(构)筑物
- 10.1 结构布置
- 10.2 结构计算
- 10.3 构造要求
- 11 露天矿破碎站
- 11.1 结构布置
- 11.2 结构计算
- 11.3 构造要求
- 附录A 煤矿行政和公共建筑分项设施及面积指标
- 附录B 自振频率系数
- 附录C 集中质量换算系数
- 附录D 柔性胶腔式桩端后注浆法钻孔灌注桩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