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4.3 交通管理设施
14.3.1 当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等级为A级时,应配置完善的信息采集、交通异常自动判断、交通监视、诱导、主线及匝道控制、信息处理及发布等设施。
14.3.2 当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等级为B级时,宜配置基本的信息采集、交通监视、简易信息处理及发布等监控设施。平面交叉口信号灯形成路网的区域,可采用线控和区域控制。
14.3.3 当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等级为C级时,在交通繁杂路段、交叉口应设置交通监视装置和信号控制设施。
14.3.4 当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等级为D级时,可视交通状况设置信号灯等设施。
条文说明
交通管理设施在维护城镇交通秩序和安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管理设施的目标是依靠科技手段,使交通管理者同交通参与者之间建立一个“信息”交换系统;强化快速反应能力,充分发挥现有道路设施的作用,以向路网争空间、要速度、抢时间,为市民出行和交通运输服务。
14.3.1 A级管理设施是针对快速路配置的。快速路是城市交通网络中的骨架,交通量很大,一旦建成开通就成为离不开、断不得的交通命脉,因此齐全、完善的管理设施是完全必要的。但在开通初期,具体设施可根据服务水平等因素进行降级配置。A级配置首先要加强交通流基本参数(如流量、速度、密度)的检测,配置视频监视器等基础设备,加强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以后视交通量增长情况,配置二期设备,最终达到中等或较高规模的设施。
14.3.2 B级管理设施主要在平面交叉口上。纵观国内外城市交通矛盾都集中在平面交叉口上,人车分离、路口渠化是首要工作;交通信号灯控制是规范平交路口各个方向同时到达。且相互冲突(或交织)的人车流、在时间上进行通行权分配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对道路交通流、快速路的匝道和路段上人行横道等通行权进行分配、控制、疏导、合理组织的有效措施。对信号灯控已形成路网的区域,应考虑协调控制。
14.3.3、14.3.4 C、D级管理设施视需要而定。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4.2 交通安全设施
- 下一节:14.4 配套管网
目录导航
- 前言
- 修订说明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道路分级
- 3.2 设计速度
- 3.3 设计车辆
- 3.4 道路建筑限界
- 3.5 设计年限
- 3.6 荷载标准
- 3.7 防灾标准
- 4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 4.1 一般规定
- 4.2 快速路
- 4.3 其他等级道路
- 4.4 自行车道
- 4.5 人行设施
- 5 横断面
- 5.1 一般规定
- 5.2 横断面布置
- 5.3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 5.4 路拱与横坡
- 5.5 缘石
- 6 平面和纵断面
- 6.1 一般规定
- 6.2 平面设计
- 6.3 纵断面设计
- 6.4 线形组合设计
- 7 道路与道路交叉
- 7.1 一般规定
- 7.2 平面交叉
- 7.3 立体交叉
- 8 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
- 8.1 一般规定
- 8.2 立体交叉
- 8.3 平面交叉
- 9 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
- 9.1 一般规定
- 9.2 行人交通
- 9.3 非机动车交通
- 10 公共交通设施
- 10.1一般规定
- 10.2 公共交通专用车道
- 10.3 公共交通车站
- 11 公共停车场和城市广场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公共停车场
- 11.3 城市广场
- 12 路基和路面
- 12.1 一般规定
- 12.2 路基
- 12.3 路面
- 12.4 旧路面补强和改建
- 13 桥梁和隧道
- 13.1 一般规定
- 13.2 桥梁
- 13.3 隧道
- 14 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
- 14.1 一般规定
- 14.2 交通安全设施
- 14.3 交通管理设施
- 14.4 配套管网
- 15 管线、排水和照明
- 15.1 一般规定
- 15.2 管线
- 15.3 排水
- 15.4 照明
- 16 绿化和景观
- 16.1 一般规定
- 16.2 绿化
- 16.3 景观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