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4.1 一般规定
14.1.1 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的设计应确保交通“有序、安全、畅通、低公害”。各项设施应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并结合城市路网的建设情况等逐步补充、完善。
14.1.2 道路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设计应与道路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并应与当地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部门相协调和配合。
14.1.3 新建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应与现有设施协调和匹配,必要时应对现有设施进行调整和完善。
14.1.4 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等级分为A、B、C、D四级,各级道路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等级与适用范围应符合表14.1.4的规定。
表14.1.4 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等级与适用范围
条文说明
14.1.1 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是维护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发挥城市道路运输效率的基础设施,是“以人为本”、“方便群众”的具体体现,也是反映城市交通建设、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的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应结合国内生产实际的需要和适度超前;同时要相互匹配,协调发展,形成统一的整体。防止追求过高的技术标准或者随意降低技术标准。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应按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配置,最重要的是做好前期基础工作,即总体规划设计,依据路网的实施情况逐步补充、完善。
14.1.2 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易被人忽视,有时往往到了工程快竣工时,才想到要设置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特别是当经费不足时,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项目往往“首砍其冲”。因此本条强调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指导下工程才有保障。同时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是保障道路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体现城市交通管理的一个窗口,因此,强调在规划设计时,应与当地规划和交管部门协调配合。
14.1.3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一般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分条、分段由不同的建设单位建设。一条道路或一段道路建成通车,都会对一定区域的交通格局带来影响,因此,需对月边已有的一些交通设施进行调整,为了更好地发挥道路使用能,在此强调应加强对现有设施的协调和匹配。
14.1.4 为了明确各级道路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的建设规模和术标准,将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等级划分为A、B、C、D四级规定了道路开通运营时,各级道路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必须配置的水平。本条系结合我国城市道路的现状特点和实践经验,参照我国现行的公路设计相关标准制定的。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4 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
- 下一节:14.2 交通安全设施
目录导航
- 前言
- 修订说明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道路分级
- 3.2 设计速度
- 3.3 设计车辆
- 3.4 道路建筑限界
- 3.5 设计年限
- 3.6 荷载标准
- 3.7 防灾标准
- 4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 4.1 一般规定
- 4.2 快速路
- 4.3 其他等级道路
- 4.4 自行车道
- 4.5 人行设施
- 5 横断面
- 5.1 一般规定
- 5.2 横断面布置
- 5.3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 5.4 路拱与横坡
- 5.5 缘石
- 6 平面和纵断面
- 6.1 一般规定
- 6.2 平面设计
- 6.3 纵断面设计
- 6.4 线形组合设计
- 7 道路与道路交叉
- 7.1 一般规定
- 7.2 平面交叉
- 7.3 立体交叉
- 8 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
- 8.1 一般规定
- 8.2 立体交叉
- 8.3 平面交叉
- 9 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
- 9.1 一般规定
- 9.2 行人交通
- 9.3 非机动车交通
- 10 公共交通设施
- 10.1一般规定
- 10.2 公共交通专用车道
- 10.3 公共交通车站
- 11 公共停车场和城市广场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公共停车场
- 11.3 城市广场
- 12 路基和路面
- 12.1 一般规定
- 12.2 路基
- 12.3 路面
- 12.4 旧路面补强和改建
- 13 桥梁和隧道
- 13.1 一般规定
- 13.2 桥梁
- 13.3 隧道
- 14 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
- 14.1 一般规定
- 14.2 交通安全设施
- 14.3 交通管理设施
- 14.4 配套管网
- 15 管线、排水和照明
- 15.1 一般规定
- 15.2 管线
- 15.3 排水
- 15.4 照明
- 16 绿化和景观
- 16.1 一般规定
- 16.2 绿化
- 16.3 景观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