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1.3 电气竖井布线
11.3.1 体育建筑的电气竖井不应邻近烟道、热力管道及其他散热量大或潮湿的设施。乙级及以上等级体育建筑的强电、弱电竖井宜分开设置。
11.3.2 体育建筑电气竖井内的布线可采用电缆沿电缆槽盒、电缆梯架布线方式,也可采用封闭式母线布线方式。
11.3.3 对于钢结构的体育建筑,其竖井内垂直布线应避免钢结构变形对干线的影响。
11.3.2 体育建筑电气竖井内的布线可采用电缆沿电缆槽盒、电缆梯架布线方式,也可采用封闭式母线布线方式。
11.3.3 对于钢结构的体育建筑,其竖井内垂直布线应避免钢结构变形对干线的影响。
条文说明
11.3.1 强电、弱电竖井分开设置可以有效地避免强电线路对弱电系统的影响。但实际工程有时很难分开设置,本条建议在乙级及以上等级体育建筑中强电和弱电分别设置竖井。
11.3.3 体育建筑经常采用钢结构,而钢结构具有柔性特征,在风荷载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存在变形现象,变形包括扰度、水平位移等。电气设计时垂直布线需考虑变形因素,避免电气干线因此受损。
例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卸载后靠白身结构支撑,丢掉了“拐杖”,实测垂直位移为271mm,如果不考虑钢结构变形的影响,电气干线将会损坏,供配电系统将不能正常运行。解决办法主要有:1)采用柔性线路,例如采用辐照交联聚乙烯电缆;2)刚性线缆(如封闭母线、矿物绝缘电缆等)长度不能太长,且需采用伸缩配件以满足变形的需求;3)卸载后方可安装电气线路,包括电缆槽盒、电缆托盘、电缆梯架和线缆等。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1.2 导管布线和电缆布线
- 下一节:12 防雷与接地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代号
- 2.1 术语
- 2.2 代号
- 3 供配电系统
- 3.1 一般规定
- 3.2 负荷分级
- 3.3 电源
- 3.4 供配电系统
- 3.5 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
- 3.6 负荷计算
- 3.7 无功补偿
- 4 配变电所
- 4.1 所址选择
- 4.2 配电变压器选择
- 4.3 主接线及电器选择
- 4.4 配变电所形式和布置
- 5 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
- 5.1 一般规定
- 5.2 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
- 5.3 中央信号装置、控制方式及操作电源
- 6 应急、备用电源
- 6.1 应急、备用柴油发电机组
- 6.2 应急电源装置(EPS)
- 6.3 不间断电源装置(UPS)
- 7 低压配电
- 7.1 低压配电系统
- 7.2 特低电压配电
- 7.3 导体及线缆选择
- 7.4 低压电器的选择
- 7.5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
- 7.6 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
- 8 比赛场地照明
- 8.1 一般规定
- 8.2 照明标准
- 8.3 照明设备
- 8.4 照明附属设施
- 8.5 照明控制
- 9 应急照明及附属用房照明
- 9.1 照明标准
- 9.2 照明质量
- 9.3 照明方式及种类
- 9.4 照明灯具与光源
- 10 常用设备电气装置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媒体设备
- 10.3 专用设施系统设备
- 10.4 智能化系统设备
- 10.5 其他
- 11 配电线路布线系统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导管布线和电缆布线
- 11.3 电气竖井布线
- 12 防雷与接地
- 12.1 一般规定
- 12.2 防雷
- 12.3 等电位联结
- 12.4 接地
- 13 设备管理系统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 13.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13.4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 14 信息设施系统
- 14.1 一般规定
- 14.2 信息设施系统
- 15 专用设施系统
- 15.1 一般规定
- 15.2 信息显示及控制系统
- 15.3 场地扩声系统
- 15.4 计时记分及现场成绩处理系统
- 15.5 竞赛技术统计系统
- 15.6 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
- 15.7 售检票系统
- 15.8 电视转播和现场评论系统
- 15.9 标准时钟系统
- 15.10 升旗控制系统
- 15.11 比赛设备(集成)管理系统
- 16 信息应用系统
- 17 机房工程
- 17.1 一般规定
- 17.2 机房设计
- 18 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卫生
- 19 电气节能
- 19.1 一般规定
- 19.2 供配电系统节能
- 19.3 照明节能
- 附录A 场地扩声系统的传输频率特性
- A.1 体育馆场地扩声系统的传输频率特性
- A.2 体育场场地扩声系统的传输频率特性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