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2.2 节能
12.2.1 换流站的无功和滤波装置的配置应符合减少电能损耗的要求。
12.2.2 换流站的设备应选择低损耗的设备。
12.2.3 持续运行的阀冷却、空调等站内辅机系统应采用高效率、低能耗的设备。
12.2.4 换流站应根据环境条件和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建筑物节能技术。
12.2.2 换流站的设备应选择低损耗的设备。
12.2.3 持续运行的阀冷却、空调等站内辅机系统应采用高效率、低能耗的设备。
12.2.4 换流站应根据环境条件和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建筑物节能技术。
条文说明
12.2.1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无功补偿和滤波设备,一般情况需要配置40%~70%的输送容量的无功设备才能满足系统运行的条件。如何合理选择无功和滤波器装置的配置用于满足直流系统各种运行方式要求,为优化运行和优化调度创造了条件,可以有效降低全网的电能损耗。
12.2.2 换流站的主要的耗能设备有换流变压器、降压变压器、晶闸管换流阀、平波电抗器、交直流滤波器、通流导线及其金具,其中通流导线及其金具损耗占全站损耗的比例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通常换流站的损耗为换流站额定功率的0.5%~1%,其中,换流变压器和晶阀管换流阀的损耗在换流站总损耗占绝大部分(71%~88%)。因此,要降低换流站的总损耗以节省能源,降低换流变压器和晶阀管换流阀的损耗是关键。
12.2.3 换流站不同于常规变电站,站内应用冷却设备综多,如换流变压器、降压变压器、阀组冷却设备及其空调系统等。该部分的冷却系统的能耗在站用电负荷中占了60%~76%,所以能够选择效率高、能耗低的冷却设备对减少站用电损带来明显的效果。
12.2.4 近年来建筑节能技术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当前国内外节能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45%。我国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20%~25%,正逐步上升到30%。因此建筑节能是目前节能领域的当务之急。
建筑节能可分为两部分:一、建筑物自身的节能;二、空调系统的节能。建筑物自身的节能主要是从建筑设计规划、维护结构、遮阳设施等方面考虑。空调系统的节能是从减少冷热源能耗、输送系统的能耗及系统的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考虑的
建筑节能可分为两部分:一、建筑物自身的节能;二、空调系统的节能。建筑物自身的节能主要是从建筑设计规划、维护结构、遮阳设施等方面考虑。空调系统的节能是从减少冷热源能耗、输送系统的能耗及系统的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考虑的
换流站内建筑物主要由工业主厂房(阀厅、GIS室等)、办公建筑(控制楼、备班楼等)、附属建筑(综合泵房等)三大部分组成。根据国家大力发展节能建筑的通知要求,以及换流站本身的特点,满足建筑物各类用房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隔声等室内环境要求,提出的节能要求和措施。
对阀厅空调设备,由于其功率大,且长时间运行,因而用电量较大。合理确定阀厅运行环境,合理配置空调容量,将有利于减少阀厅空调系统用电,节约能源显著。
换流站照明考虑采用分层照明:正常巡视开低照度道路照明,设备维护检修开局部强光照明。照明采用高光效光源和高效率灯具以降低能耗。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2.1 噪声控制
- 下一节:附录A 交流系统谐波干扰指标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站址选择
- 4 交流系统基本条件及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要求
- 4.1 交流系统基本条件
- 4.2 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要求
- 5 电气一次
- 5.1 电气主接线
- 5.2 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及防雷接地
- 5.3 污秽水平及直流外绝缘
- 5.4 主要设备和导体选择
- 5.5 电气设备布置
- 5.6 站用电系统
- 6 控制和保护
- 6.1 一般规定
- 6.2 监控系统
- 6.3 直流控制系统
- 6.4 直流系统保护
- 6.5 交流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 6.6 辅助二次系统
- 6.7 二次设备布置
- 7 调度自动化及通信
- 7.1 调度自动化
- 7.2 通信
- 8 土建
- 8.1 站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
- 8.2 建筑
- 8.3 结构
- 9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9.1 采暖
- 9.2 通风和空调
- 10 水工
- 10.1 给水系统
- 10.2 排水系统
- 10.3 阀冷却系统
- 11消防
- 11.1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 11.2 灭火系统
- 12 噪声控制和节能
- 12.1 噪声控制
- 12.2 节能
- 附录A 交流系统谐波干扰指标
- 附录B 直流线路等效干扰电流计算
- 本规范用词说明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