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2 监控系统
6.2.1 高压直流换流站内交、直流系统应采用统一平台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6.2.2 监控系统宜按有人值班设计。系统应能实现对换流站可靠、合理、完善的监视、测量、控制,并具备遥测、遥信、遥调、遥控等全部的远动功能,具有与调度通信中心计算机系统交换信息的能力。
6.2.3 监控系统宜采用分层、分布式的网络结构,由站控层、控制层、就地层设备组成。
6.2.4 监控系统应采用国际标准的通信体系,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860的规定。
6.2.5 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应包括换流阀组、直流场设备、平波电抗器、换流变压器、交流场设备、交流滤波器组、站用电源系统、阀冷却系统和站内其他辅助系统等。
6.2.6 监控系统的监测范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3的有关规定。
6.2.2 监控系统宜按有人值班设计。系统应能实现对换流站可靠、合理、完善的监视、测量、控制,并具备遥测、遥信、遥调、遥控等全部的远动功能,具有与调度通信中心计算机系统交换信息的能力。
6.2.3 监控系统宜采用分层、分布式的网络结构,由站控层、控制层、就地层设备组成。
6.2.4 监控系统应采用国际标准的通信体系,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860的规定。
6.2.5 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应包括换流阀组、直流场设备、平波电抗器、换流变压器、交流场设备、交流滤波器组、站用电源系统、阀冷却系统和站内其他辅助系统等。
6.2.6 监控系统的监测范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3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
6.2.3 目前国内已运行的换流站工程中,采用ABB技术路线的监控系统由站控层、间隔层组成,采用SIEMENS技术路线的监控系统由站控层、控制层和就地层三部分组成。两种技术路线监控系统的站控层设备组成基本相同;SIEMENS技术路线的控制层设备包括直流极控、交流站控、直流站控系统,就地层设备指的是就地继电器室内的交/直流测控设备,而ABB技术路线的间隔层设备包括直流极控、交流站控主机和相应的I/O板卡,但控制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仍是采用单独的站CAN网,实际也是包含了控制主机层和就地I/O层。因此本条监控系统仍然建议由站控层、控制层和就地层三部分组成。
6.2.4 目前国内已运行的换流站工程中,虽然ABB技术路线和SIEMENS技术路线的监控系统均采用的是国际标准的通信体系和分层分布式结构,但由于其系统设计上的差异,选取的硬件平台和通信协议也各不相同,这直接导致了监控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的降低。随着现行行业标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860系列标准的逐步推广,国内的直流控制保护成套供货商在换流站监控系统中逐步采用了现行行业标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860系列标准的通信规约,如南瑞继保自主研发的PCS9550系统,其监控系统的通信就采用了DL/T 860系列标准的通信规约,且在溪洛渡、天广直流控制保护改造等工程中运行情况良好。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1 一般规定
- 下一节:6.3 直流控制系统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站址选择
- 4 交流系统基本条件及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要求
- 4.1 交流系统基本条件
- 4.2 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要求
- 5 电气一次
- 5.1 电气主接线
- 5.2 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及防雷接地
- 5.3 污秽水平及直流外绝缘
- 5.4 主要设备和导体选择
- 5.5 电气设备布置
- 5.6 站用电系统
- 6 控制和保护
- 6.1 一般规定
- 6.2 监控系统
- 6.3 直流控制系统
- 6.4 直流系统保护
- 6.5 交流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 6.6 辅助二次系统
- 6.7 二次设备布置
- 7 调度自动化及通信
- 7.1 调度自动化
- 7.2 通信
- 8 土建
- 8.1 站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
- 8.2 建筑
- 8.3 结构
- 9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9.1 采暖
- 9.2 通风和空调
- 10 水工
- 10.1 给水系统
- 10.2 排水系统
- 10.3 阀冷却系统
- 11消防
- 11.1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 11.2 灭火系统
- 12 噪声控制和节能
- 12.1 噪声控制
- 12.2 节能
- 附录A 交流系统谐波干扰指标
- 附录B 直流线路等效干扰电流计算
- 本规范用词说明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