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3 木组件与其他结构连接
7.3.1 木组件与其他结构的水平连接应符合组件间内力传递的要求,并应验算水平连接处的强度。
7.3.2 木组件与其他结构的竖向连接,除应符合组件间内力传递的要求外,尚应符合被连接组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协调要求。
7.3.3 木组件与其他结构的连接宜采用销轴类紧固件的连接方式。连接时应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预埋件。预埋件应按计算确定,并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
7.3.4 木组件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锚栓和轻型木结构地梁板与基础的连接锚栓应进行防腐处理。连接锚栓应承担由侧向力产生的全部基底水平剪力。
7.3.5 轻型木结构的锚栓直径不得小于12mm,间距不应大于2.0m,埋入深度不应小于25倍锚栓直径;地梁板的两端100mm~300mm处,应各设一个锚栓。
7.3.6 当木组件的上拔力大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0.65倍时,预制剪力墙两侧边界构件的层间连接、边界构件与混凝土基础的连接,应采用金属连接件或抗拔锚固件连接。连接应按承受全部上拔力进行设计。
7.3.7 当木屋盖和木楼盖作为混凝土或砌体墙体的侧向支撑时(图7.3.7),应采用锚固连接件直接将墙体与木屋盖、楼盖连接。锚固连接件的承载力应按墙体传递的水平荷载计算,且锚固连接沿墙体方向的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3.0kN/m。
7.3.8 装配式木结构的墙体应支承在混凝土基础或砌体基础顶面的混凝土梁上,混凝土基础或梁顶面砂浆应平整,倾斜度不应大于2‰。
7,3.9 木组件与钢结构连接宜采用销轴类紧固件的连接方式。当采用剪板连接时,紧固件应采用螺栓或木螺钉(图7.3.9),剪板采用可锻铸铁制作。剪板构造要求和抗剪承载力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GB/T 50708的规定。
条文说明
7.3.4 锚栓的防腐处理可采用热浸镀锌或其他方式,也可以直接采用不锈钢。
7.3.7 本条参考了加拿大“木结构规范一2010”。预制木组件和混凝土结构之间的连接不得采用斜钉连接,试验表明这种连接方式在横向力的作用下不可靠。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2 木组件之间连接
- 下一节:8 防护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材料
- 3.1 木材
- 3.2 钢材与金属连接件
- 3.3 其他材料
- 4 基本规定
- 5 建筑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建筑平面与空间
- 5.3 围护系统
- 5.4 集成化设计
- 6 结构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结构分析
- 6.3 梁柱构件设计
- 6.4 墙体、楼盖、屋盖设计
- 6.5 其他组件设计
- 7 连接设计
- 7.1 一般规定
- 7.2 木组件之间连接
- 7.3 木组件与其他结构连接
- 8 防护
- 9 制作、运输和储存
- 9.1 一般规定
- 9.2 制作
- 9.3 运输和储存
- 10 安装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安装准备
- 10.3 安装
- 11 验收
- 11.1 一般规定
- 11.2 主控项目
- 11.3 一般项目
- 12 使用和维护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检查要求
- 12.3 维护要求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